APP下载

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2019-09-10麦大人

意林彩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忻州元好问蒙古

麦大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金庸武侠《神雕侠侣》里“赤练仙子”李莫愁经常念叨的一句话。爱要爱得刻骨铭心,恨要恨得惊天动地。一生悲苦的李莫愁,黄泉路冷,可有谁与你同行?

公元1205年,也就是金章宗泰和五年,剛满16岁的才子元好问独自赴山西并州参加科举考试。在途中遇到一个捕雁的人说,他今天捕杀了一只雁,另一只逃脱的雁悲鸣不止,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听后悲从中来。他从猎人手里买回了那只殉情的雁,把它葬在了汾河边上,立碑刻下“雁丘”二字,并写下了这首传世之作《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出生在山西忻州的一个贵族世家,从小天资聪颖。14岁时,元好问拜陵川大儒郝天挺为师。15岁时,元好问曾随元格在陵川西溪参加一个宴会,即席赋五言诗,引起轰动,有人描述说“当时膝上王文度,五字诗成众口传”,将他与东晋名士王坦之相比。都说出名要趁早,但这句话对元好问来说恰是一个糖衣炮弹。

少年成名的代价,就是此后二十年的寂寂无名。

元好问一生共考了6次科举,本来第5次已取得进士及第,因科场纠纷,被诬为“元氏党人”,心情不爽,便愤然不就任。读书人大多清高,元好问也不例外。公元1224年,这一年他35岁,这位大名鼎鼎的“元才子”才在赵秉文的举荐下,考中博学宏词科,得以以进士的身份进入仕途。

公元1233年,蒙古兵围困汴京,皇帝出逃,朝中无人,元好问为了天下苍生着想,向西面元帅崔立建议献城向蒙古投降,免遭屠城。事后,元好问、王若虚等大批金国官员被蒙古人俘虏,并押往山东聊城关押数年。后来,由于蒙古丞相耶律楚材的保护和举荐,他们才得以自由,生活渐渐好转。山河破碎风飘絮,成为亡国奴,对于拥有一颗极强爱国心的元好问来说,不啻是一个极大打击。国破家亡的这个心结,他终生都沒有解开。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蒙古国提供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于他如粪土一般。纵使后来元世祖忽必烈大帝出马劝说,也无济于事。金朝的覆亡已不可阻挡,元好问最关心的事,就是“国可亡,而史不可灭”,他要为后世留存一部金朝的历史。

他重获自由后,举家回到阔別二十余年的故乡,此后,他常年奔波于燕京、汴京、洛阳、太原、忻州等地搜集材料,经历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元好问皓首穷经,终于完成了《中州集》和《王辰杂编》等数部宏篇巨著。后来元朝丞相脱脱主持修撰《金史》,元好问的这些史学著作成为主要的资料来源。《金史》被公认为良史,元好问功不可沒。

公元1257年,命运多舛的一代文豪元好问溘然而逝,享年68岁。

猜你喜欢

忻州元好问蒙古
开启太忻动车组列车“公交化”时代
如果觉得人生太难,就去读读元好问
如果觉得人生太难,就去读读元好问
蒙古靴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
移巢别处觅雕梁
Studi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System Theory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