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你讲讲曲艺的鼻祖——击鼓说唱俑

2019-09-10严若一姜博远

奇妙博物馆 2019年11期
关键词:鼻祖笑意琵琶

严若一 姜博远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满脸笑意的翘着腿的“小老头儿”陶俑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他是谁?为何如此开心?他正在做什么?在与博物馆老师的讨论中,我们知道了答案。

原来,这是东汉时期的击鼓说唱俑。通过这件文物,我们知道了在东汉时有一种表演形式叫“说唱”,这在当时是很流行的娱乐方式。

这种说唱的娱乐方式在当时为什么这么受人欢迎呢?我们仔细看看这个说唱俑:人物形象很滑稽,五短身材,一脸笑意,他左手拿鼓,右手拿槌儿,正表演说唱节目。观众一看见他的样子,还没等他开口就会发笑,更别说真正看他的喜剧表演了。有这样轻松喻快的氛围,说唱当然受欢迎啦!

当然我们心中还是充满问号的:在东汉时谁才能经常观看这样的表演呢?细细思考不难发现,这件击鼓说唱俑反映的是东汉时富人阶层的生活。说唱人又叫“俳优”,即男演员。他们社会地位低下,用表演来取悦有钱人。当时富人们喜欢将俳优请到家中表演喜剧节目来博得客人的欢心。

白居易在他的作品《琵琶行》中写道:“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后来白居易他们就叫来琵琶女弹奏琵琶。我们猜想:说唱人说不定也是在主人们喝酒时,说上一段滑稽的故事给大家助兴的。

击鼓说唱俑可以说是中国说唱艺术的鼻祖了。中国说唱艺术历经千年的发展,在今天演变出了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如相声、双簧、快板儿、口技等。可以说,是当时的击鼓说唱方式奠定了现代中国曲艺的基础。

讀万卷书,行万里路。

赏博物馆,变小学霸。

猜你喜欢

鼻祖笑意琵琶
我和我的琵琶
绽放纯真的笑意
飞机发展史
黄易:玄幻小说的“鼻祖”爱谈人生
校车“鼻祖”说
叫人
“琵琶”和“枇杷”
视界
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