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午粽飘香 文化来传承

2019-09-10李少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5期
关键词:叠词粽子屈原

李少芳

《端午粽》是一篇关于传统文化节日的散文。文章脉络清楚,语言生动,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教学时,在学生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学生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

《端午粽》是统编本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作家屠再华的《嘟嘟糖和小雪灯》。课文主要以儿童的口吻,讲述了作者对童年时期过端午节的回忆。在作者的眼里,外婆包的粽子色香味俱全,而且花样还多。在这小小的粽子里不仅包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的爱意,还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能够把自己的东西与大家分享,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端午习俗,自然而然地使学生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主要写每年的端午节外婆煮好粽子以后等我们回去;第2自然段是从粽子的色香味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第3自然段是个过渡段,主要写了粽子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包粽子的花样还多,以及外婆让我把粽子与邻居们分享的事情;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点明了端午节的来历。文章语言准确生动,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还运用了一系列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学生喜爱。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不光要让学生能够读懂课文内容,还要让学生从中受到文化传承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使学生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渗透,提升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那么,在《端午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渗透呢?

一、在識字写字教学中渗透

这篇课文中有许多生字,这些生字中有许多象形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这些生字的演变规律播放给学生观看,以使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的源远流长,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教育。

如在教学“米”这个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生字从课文中圈出来,多读几遍,再把“米”的识字卡片让学生观看。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接着提出:“你们知道古时候的‘米’字是什么样的吗?”之后,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米”字的演变过程。(如图)

最后,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就“米”字进行组词,并指导学生书写。再如,在“午”字的教学指导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先让学生观看与发现。(如图)

之后,对学生说:“据《玉篇午部》:‘午,交也。’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正是一个前后相交的时段,在此之前称上午,在此之后称下午,12时左右便称中午、正午,‘午’字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

这样教学汉字,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使学生从中对汉字的演变规律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二、在课文朗读品味中渗透

在《端午粽》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青青的、红红的、白白的”作为叠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这些词语的味道,还可以借助这些叠词的由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几个词语,并把这个句子多读几遍。读完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掉这些词语再读句子,比较一下加上这些词语与去掉这些词语以后有什么区别。学生很快就发现,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起来更加生动,更有味道。在学生感悟到这点以后,教师再顺势指出:“这样的词语就叫做叠词。你们知道叠词的来历吗?叠词又叫‘迭音词’‘迭字’‘重言’‘复字’等等,它主要是指把相同音节的字重叠起来使用,以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有关文献记载,最早使用叠词的是《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随后,一些文人墨客也开始了叠词的使用,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等,它们的使用使得句子显得更加精彩。”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语言,并极力挖掘文本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因子,及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如此教学,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厚了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更具深度与厚度。

三、在节日实践活动中渗透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文化节日,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端午节这个节日的来源、内容、习俗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端午节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并自发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

《端午粽》这篇课文安排在一年级下册,刚好在端午节前后会学到这篇课文。因此,教师要具有整体把握的能力。新学期一开始,就要对整本教材的进度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尤其是对于这篇文章。在端午节来临之前的一两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访问乡亲等,对端午节的习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认识,之后对班里的学生进行分组,开展与端午节相关的实践活动。在端午节前的实践活动中,对每个小组都进行明确的分工,有的小组负责搜集跟端午节有关的诗歌、文集,有的小组负责搜集端午节的习俗,等等,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在端午节方面的差异。在端午节的实践活动中,有学生朗读了端午节的儿歌“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带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有的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屈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有的学生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搜集到的粽子的多种做法以及南北方端午节习俗的不同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对粽子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端午粽》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纪念屈原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了解到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想象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在爱国诗人介绍中渗透

语文教材是传统文化的浓缩品。教材中有许多爱国主义的文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不断进取、发展。我们的祖先之所以选择屈原为端午节的代表人物,也许就是因为他代表了华夏人民最美好的精神诉求与愿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屈原来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相传,端午节习俗的由来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农历五月初五,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汨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人们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不仅可以向学生介绍屈原这个历史人物,还可以把他的代表作《离骚》介绍给学生听,比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经典句子读给学生听,他们虽然似懂非懂,但是从教师的朗读中照样可以感受到屈原一心为祖国的满腔热血。如此教学,可以使传统文化的影响真正植入学生的心田。

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爱国磊落、正直鲜明人物的课文,也有许多描写我国千年流传下来的一些民俗民风的课文。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从屈原这个人物的介绍中,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还真正从内心深处生发了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促进了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

在《端午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揣摩编者意图,极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渗透,这不仅是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东海湾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叠词粽子屈原
妙用叠词我来说
屈原之死
端午节,粽子香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屈原送米
可爱的叠词
让叠词走进句子
屈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