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时代强音 凝聚奋进力量

2019-09-10

新长征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态发展

伴随着全国两会的胜利闭幕,奋发前行的号角再一次吹响。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新的一年,更加需要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再创新的历史伟业。全国两会期间,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来自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就一系列关系国家和我省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各抒己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奏响了奋发前行的时代强音。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到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从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到强化民生兜底保障,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到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如何更好擘画民生改善新画卷,更多增进人民福祉,我省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共话民生。

民生实事温暖人心。“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民本思想,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表述让人倍感温暖。”李东浩委员说:“无论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还是提高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5年来,国家在财力紧张情况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超过4%;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700多万人次受益,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李圣范代表说:“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民生改善的关键所在。过去5年,国家坚持民生优先,用心用情用力坚决贯彻各项决策部署,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民生改善在医疗卫生领域有突出表现。”秦海涛委员表示,就我省而言,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家庭医生工作流程,其中包括了每名家庭医生需要负责的居民数量、保证24小时在岗等,并且从2018年开始加强了对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的签约力度,贫困人口的家庭医生签约率已经达到了100%,非贫困人口的签约率也超过了国家要求。

惠民为先共享成果。“就业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是改善民生之举、构建和谐社会之策。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家庭生活就有保障。”王欣委员说:“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不能总把眼光盯在利润的增长上,在努力做好企业的基础上,也应该把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关注他们的收入、福利和幸福感的增长,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实惠。”邓健委员对报告中提到的“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这一部分内容非常关注。她认为,实现教育公平最重要的落脚点在乡村,发展好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杨振斌委员认为,目前国家倡导的“建设学习型社会”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环节,但这一环节不能只靠社会力量来实现,也需要人们来提高自我的终身学习意识。李东浩委员对发展民族教育有着自己的看法:“目前国家和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均没有可共享的朝鲜族教育教学资源,建议支持中国朝鲜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少数民族特有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谷凤杰代表非常关注医疗资源均衡。“目前,吉林省村医队伍中,年龄在55岁以上的占28.2%,由于村医岗位吸引力不强,村医队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她建议,一方面,适度降低执业门槛,可通过全面铺开乡村医生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面向农村定向招录,定点(区域)执业;另一方面,完善基层卫生人才激励保障政策,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农村卫生人才补助力度,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调动乡村医生积极性。“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缩小城乡医疗差距,打造健康中国。”

改善民生从“新”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群体就业得到较好保障;持续合理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低保、优抚等标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徐艳茹代表说,一个个具体的指标,一项项务实的举措,彰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信心和决心。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惠民政策令人民群众感到温暖和振奋: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王廷双代表对食品药品的打击制假工作提出建议:“要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优化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法环境,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形成常态化,为保障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用上安全药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两会期间,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曾撰文指出:“民生连着民心。做好新時代民生工作,要拿出真心和真情,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时代出题目,实干来作答。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道书写好新时代的民生答卷。”

将“三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国两会上,这样的“三农”利好消息令人惊喜和期待。

作为产粮大省,吉林的特色和优势在农业,发展的重头在农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做好“三农”工作,对于我省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全省“三农”工作稳中有进的一年。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乘势而上,让我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

走出“特色”路,激活“三农”工作新动能。洁净的村道,清澈的河流,金色的稻田,清新的空气……一幅吉林新时代新农村的画卷徐徐展开。伊通县建国村,曾经因穷闻名,如今却是一派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新气象;镇赉县架其村闲了几十年的小庭院,如今有了大作为,“庭院经济”呈现一派生机;柳河稻香的品牌带动力,成为激活农村稻米产业发展的引擎……我省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各地“三农”发展正在实现新跨越。“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韩福春代表说:“四平作为我省农业大市,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四平市正通过做好治河、种树、修路、脱贫、兴业5篇文章,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推进乡村振兴和做好‘三农’工作,第一要做好‘治河’文章,筑牢乡村振兴生态基石,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第二是做好‘种树’文章,打造乡村振兴绿色空间。要坚持绿色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第三是做好‘修路’文章,铸造乡村振兴的强健筋骨。四平将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彻底解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问题。第四则要做好‘脱贫’文章,这是强化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第五要做好‘兴业’文章,点燃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发挥“绿色”优势,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松原作为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近年来,松原市积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特别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厚望,以建设全国知名绿色农业城为目标,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走出了一条向农业强市转变的振兴之路。王子联代表说:“松原耕地面积占全省近五分之一,水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因此,松原致力于‘争当全省农业现代化的领头羊’,牢牢牵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以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为着力点,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上做文章,从根本上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松原始终注重打好‘生态牌’。未来一个时期,松原将大力实施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和农村绿网工程,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农村公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屯屯有美景、村村有乡愁’将成为松原农村的新常态。”

培养新型农民,走质量兴农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王欣委员说:“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职业教育是连接和融通教育与农业、教育与农村、教育与农民的枢纽,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途径,在质量兴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质量兴农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加快补齐农村职教发展的短板,培养全面發展的质量兴农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乡村振兴需要新型农民,这很契合我们延边州的实际。”金寿浩代表说:“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建设新农村,也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长远看,实现这些目标都需要依托青壮年农民。而延边州地处东北边陲,青壮年劳动力很多都出国打工,必须想办法把青壮年吸引回来,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好作用。”质量兴农,产业富农。目前,我省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做好“三农”工作方面,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2018年,我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产量达到726亿斤,连续6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以“吉林大米”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实现了品质、价格、效益的同步提升;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新改建“四好农村公路”2097公里,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条件不断改善;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设改造农村卫生厕所20万户,扶持建设新农村重点村431个,建成美丽乡村50个,创建“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10万户,“三农”工作保持了持续向好发展势头。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如何实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谈观点、话发展、议落实。

“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开放合力。要以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为依托,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和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动起来。”对于东北地区如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迎来新机遇,新战略构建新格局。近年来,我省统筹发展全局,兼顾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重点,注重资源向均衡发展方向配置,让协调成为内生特点,努力实现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协调发展。2019年,我省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谋划实施“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推动“三个五”发展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和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深化细化。

李明伟代表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全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入手,加快推进全方位对口合作、多层次战略合作、紧密型专业合作、前瞻性共建合作、开放性国际合作。”“从东北振兴的角度来看,关键是如何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并借力,推动资源和市场要素自由流动,这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他表示:“白城聚焦‘五个合作’,推动白齐兴跨省生态经济合作区列入国家《东北西部生态经济带规划》,并与兴安盟签署区域合作协议,两地派员考察、互相学习,共商合作发展大计。”他建议:“要对接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特别是深入研究、大力加强与浙江省的对口合作,促进浙江市场机制、经验优势与吉林资源要素对接互动。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对口合作的重要任务,通过改革创新倒逼思想观念革新、工作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好风凭借力,发挥好自然区位优势、产业比较优势、绿色发展优势,吉林的发展就会后劲十足、行稳致远。”在李圣范代表看來,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可以有效破解我省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我们长白县正立足区位优势,加快长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长白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申报设立进程。不断提升边贸实力,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互市贸易区,升级改造口岸商贸城,带动口岸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李圣范代表表示,下一步,长白县将继续融入“一带一路”,根据长白通(丹)大通道发展方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长惠口岸大桥建设项目,打通我省“借港出海”新通道。

“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绿色篇章浓墨重彩。全国两会期间,围绕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来自我省的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积极踊跃睿智建言。

“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虽然已时隔5个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查干湖时寄予的深情厚望,让来自松原市的王子联代表记忆犹新。王子联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点亮了查干湖的未来,指明了绿色发展的方向,更赋予了吉林人民沉甸甸的神圣使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查干湖的生态保护发展,召开全会、常委会、常务会等10多次重要会议,采取调整省级湖长,提级完成相关规划、编制,加快推进西部河湖连通和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一系列有效举措,为更好地加强查干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松原市成立了查干湖生态保护与发展委员会、生态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生态保护研究中心和5个专项推进组,修订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修编了《查干湖生态保护开发总体规划》,编制了《查干湖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为查干湖保护提供了科学遵循和有力指导。围绕生态保护、水质提升、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等方面,谋划了6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发展基础。高效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退耕还林还草还湿1800亩,全面实行核心区、缓冲区禁捞禁捕,从严从实加强生态管护和提升。

现在查干湖的水质变得越来越好,生态环境也越来越美,再现了“沙鸥翔集”“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王子联代表说:“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使查干湖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游客数量呈暴增之势,去年国庆节期间增加了5.7倍,冬捕节期间增加了1.5倍,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了576%和145%。如今,松原广大干部群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

如今,尝到生态“甜头”的松原人,决心不断擦亮查干湖这个“金字招牌”,捧好绿色生态这个“金饭碗”,坚定不移地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王子联代表说:“松原会持续抓好‘生态保护’工程,打好污染‘除法减法’组合拳,发挥生态‘乘法加法’倍增效益,把生态保护的‘标杆’牢牢树立起来。同时打好‘生态旅游’牌,让‘绿色经济’成为松原发展的主基调。”

为促进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李和跃委员建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使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扎实走下去,兼顾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协调统一。“我们要通过推行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打造吉林绿色发展新格局。”

目前,我省水利、林业、农业、环保等多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大对查干湖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力度,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产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以查干湖为代表的多个绿色优势产业正在成长为一个个生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让我们以这份共识为新契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凝聚奋进力量,共同奏响我省新时代振兴发展最强音。

猜你喜欢

生态发展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区域发展篇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图说共享发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