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退实进的日本

2019-09-10白竟楠

科学大观园 2019年21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诺贝尔奖科学家

白竟楠

说起日本,想必皇室和武士是大多数人最先联想到的代名词,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菊与刀”从未改变,但是对日本国家定义的“标签”已悄然加上了“诺贝尔奖”。“50年拿30个诺贝尔奖”的“狂言”正在让人们渐渐意识到这并非狂言。在迈入21世纪的这前20年里,日本已经获得了19个诺贝尔奖,究其背后的原因,除了经济发展和对科研的重视之外,也是科学真正渗透于民取得的“意外收获”,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看似“井喷”的背后,是日本国民对科学思维的掌握与运用,以及日本科学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科学精神与实践。

二战过后,日本的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无疑为日本的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日本对科研的支持也始终没有放松,1960年,日本在制訂“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同时,就提出要力争将国民收入的2%用于科研,从2005年到2015年,日本这10年的科研经费平均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居发达国家首位。

但是,高额的经济投入与诺贝尔奖的获得数不一定成正相关,比如韩国对科研的经费投入也一直在增加当中。人才的养成离不开教育,日本的几次教育变革对人才培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细心的人已经发现,日本的钱币上印的伟人均为科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等,网友开玩笑说“就差把‘好好学习’印到钱上了”。可见,科学教育不仅指的是狭义的校园教育,更是对社会民众的教育。

除此之外,日本产学研结合渠道的畅通,高校的建设,国家对科研工作者的包容与支持,社会对科学家和老师的尊重……科学、文化、经济、社会这四股力量共同造就了日本科技能够在经济“失去的20年”中成为“获得的20年”。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科研成果进发的背后,是整个国家制度和国民素质共同进步的结果,只看结果是片面的,还要反思在此之前日本“隐忍”的20年是如何度过的,日本今天取得的科技成就是举国之力的结果,经济的发展只是科研进步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接下来,我国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也要在科研制度、国民培养、校园教育等方面同时发力,才能在未来迎来属于中国的科研成就的爆发期。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诺贝尔奖科学家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假如我是科学家
诺贝尔奖的由来
与科学家面对面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
不要把院士的科研经费变成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