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英译名的精妙之处

2019-09-10陆建非

英语世界 2019年5期

陆建非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首次倡议与沿线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端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端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而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到2016年年底,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世界如何理解中国这一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妙的中文表达和关键词语的翻译技巧。

没多久,这一想法统称为“一带一路”倡议,简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承和平发展理念,主动拓展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如此重大的国际化战略构想,自然需要严谨、贴切的英文翻译。2015年9月24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英文译法的官方规范。在对外公文中,统一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译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一带一路”译为the Belt and Road,英文缩写为B & R。更关键的是将“倡议”一词译为initiative,且使用单数。不使用strategy(战略),此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原义为军事将领、地方行政长官,后演变为军事术语,指作战的谋略,直到现代才被引申至政治经济领域,泛指统领性、全局性及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可见,strategy一词太强势,难以获得西方社会的认同,与我国外宣指导方针不符;而initiative一词强调的是“倡议”,表明“一带一路”并非中国单边的外交策略,而是对沿线国家及国际社会都有益的倡导和举措。两者相比,initiative更佳。另外,也不建议用project、program、agenda等表示“项目、规划、计划、议程”的措辞,这些词显得过于功利和具体。

鑒于“一带一路”出现频率较高,在非正式场合,除首次出现时使用英文全称外,其简称译法可酌情灵活处理,除可使用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外,也可使用the 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其中的关键词语需大写。其他译法不建议使用。

之前有人曾译为one belt and one road,招来质疑,这次没把“一”翻译出来,避免了刻板的逐字套译,试图找到一种得体精妙的表达,诚然,“一带一路”汉语本身所寓意的和谐与美感也荡然无存。坊间也有不少人将它译成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其实也不够准确。这不仅是英语文法的问题,而是“一带一路”并非只有一条经济带或一条海上道路,也不是一元化的平台,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和多元化的网络。有外媒评价说:If the “Belt and Road” are likened to the two wings of a soaring Asia, then connectivity is like their arteries and veins.(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双翼的血脉经络。)

去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的英语名称最后定为The 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简洁而达意。

汉语博大精深,若要精准译出“一带一路”这四个字所负载的精髓并非易事。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表示,在向世界介绍这一战略性构想时,中国面临的更多是沟通理解上的挑战。他觉得“一带一路”所倡导的想法很明确,即扩大中国与世界的联通性,也是对之前东盟理念的延伸。只有用大写的Belt来翻译“带”的时候,别人才会意识到你是在说经济上的互联互通(而非用来拴紧裤子的皮带)。陆克文提议用“泛亚联通计划”来诠释这一概念更能避免歧义。但中国的倡议也想得到欧洲和非洲的支持,也急需一个帮它们走出经济泥沼的路径,若这个倡议太强调泛亚互联互通,就不会引起广泛呼应。

根据具体语境,“一带一路”有时也可译为Modern Silk Road(现代丝绸之路)。而如要强调这一概念所指的联通性及基础设施建设,也可译成Asia-Africa-Europe Infrastructure Plan(亚非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有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之别,强势文化的排外性与强制性是选用前者的最主要原因。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常使用归化译法,即China’s Marshall Plan。马歇尔计划对西方人来说耳熟能详,非常容易令西方读者有先入为主的错误印象,造成理解偏差,且该词带有贬义,不利于中国对外形象的建构。

与归化相对应的异化策略(foreignization),即通过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的特色,让读者感受到异域风情和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此作为对强势文化实行“驯化”政策的一种抵制,争得一席之地。纵观国内外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英译,大部分以异化策略为主,译法较多,其中之一为New Silk Road Initiative(新丝绸之路倡议),silk road在西方知晓度大,容易产生联想和比照,且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具有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2011年曾提出过支持中亚地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New Silk Road Initiative,这与“一带一路”的译法容易混淆在一起,故国内媒体将它译成“新丝绸之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