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人才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问题研究

2019-09-10鄂州市委组织部课题组

党员生活·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鄂州优秀人才人才

鄂州市委组织部课题组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是我们党管人才特有的制度优势。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有机统一,才能形成干事创业“乘数效应”,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凝聚磅礴伟力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 人才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的鄂州实践

(一)坚持政治领“航”。“党管人才”是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首要任务。鄂州市建立起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形成对人才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全面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统一领导。通过召开人才工作大会、实行党委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和联席协商、人才工作项目实绩清单等形式,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坚强领导,始终为人才工作把舵定向、立心铸魂, 确保人才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强化教育筑“魂”。教育培训是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重要途径。鄂州市结合高层次柔性人才、青年人才较多等特点,坚持把政治教育、爱国奉献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在人才集中的支部开展主题活动、建立 “梦想鄂州”人才微信群、在“鄂州基层党建”微信公号开设人才栏目、在《鄂州日报》等媒体开辟 “新鄂州人专栏”、新入职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教育引导模式,引领各类人才全面领会、深入贯彻党的重大理论和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正本清源,传递爱党、爱国、爱岗正能量。

(三)选树典型引“路”。选树典型,让各类人才从榜样身上汲取不懈奋斗的力量,形成“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正向激励。鄂州市开展了“新鄂州人”“鄂州工匠”等典型选树活动,充分利用媒体集中宣传各类人才典型,举办巡回报告会,全面激发各界人才对标先进、争先创优的豪情。截至目前,全市有6位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享受国贴、省突、市贴人才124人,高精尖缺急需人才624人,6个团队入选“湖北省双创战略团队”,人才队伍活力明显增强,各类重大人才工程取得新突破。

(四)健全制度夯“基”。制度保障是长久之策。鄂州市深入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健全人才调研制度、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和全社会协力抓人才制度,密切与人才的思想联系和感情交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在思想上关心人才、工作上帮助人才、生活上照顾人才。如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负责同志分头“一对一”联系服务专家,实行“一名市领导对接一家企业、服务一批专家、帮扶一个项目”;统筹市相关职能部门组成“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卡”;在全市推选优秀人才代表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政治待遇上给予人才更多关怀,在全市树立起爱才敬才用才“风向标”。

(五)搭建平台聚“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鄂州市高标准打造了一批以“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电光谷联合科技城”等为代表的双创平台,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高精尖缺”人才资源向双创平台集聚。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平台9个,成功对接市校合作科技创新项目108项,孵化加速科技型企业及新兴企业540家,共聚集各层次领军人才612名,高效转化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前瞻性创新技术成果100多项。各类双创平台对人才的吸纳、凝聚和激励作用十分明显。

(六)优化服务凝“心”。当前人才工作“不拼重金拼环境”,更重招才、留才。推行“店小二”式全程保障模式、“寄宿生”式生活保障模式、“提款机”式项目扶持模式和“全球通”式信息服务模式,为专家人才产学研孵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6亿元“天使基金”,撬动总规模43亿元的社会资金,推行“股权+债权”“知识产权质押”等综合金融服务,扶持企业发展和人才项目落实。实施“高层次人才一卡通”、大学生“零门槛”落户、建设“人才社区”等系列服务,全面优化人才生态,以优秀服务凝心聚力,让人才“为城而留”。

二 进一步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对策

要更好实现人才政治引领和吸纳、合理有效使用人才,关键在于形成与人才同心同力、同向同行的工作格局,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有机统一,为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坚持思想引领吸纳,增强价值认同

做实理论宣讲,把好人才思想“总开关”。充分利用党校阵地等多种载体,组织精干队伍到人才集中的单位和系统开展宣传,结合实际把党的理论、政策讲深讲透。要注意激发人才队伍自身的宣讲员作用,建立“人才宣讲库”,给予经费保障,通过“以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宣講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要创新宣讲方式,通过多媒体展示、知识竞赛等方式,使理论宣讲更加灵活、深入、多样,引导人才在政治上自觉看齐、在思想上主动、在信仰上坚定不移。

做细教育引导,树好人才价值标杆。在知识分子中以“爱党、爱国、爱岗”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其把事业追求融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要将爱国奋斗精神作为人才业务培训、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岗位的特性突出教育活动的差异化,将教育引导融入业务工作,引导人才立足本职岗位践行爱国奋斗精神。要充分运用全媒体,深度挖掘和宣传好具有时代特征、岗位特色的先进典型,开展好“新鄂州人”系列典型宣传,发挥典型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

做深国情研修,唤醒人才政治意识。开展“红色”研修,将人才理想信念培训纳入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内容,讲解党的理论和人才工作史,组织人才到延安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发展研修,组织人才到省内外知名创新创业平台、科研院所和重大项目建设参观,深入讲解国情省情市情,直观感受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机遇。组织开展专业研修,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深入讲解全国、全省和本地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发展趋势等,引导广大人才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国计民生主战场。

(二)加强组织引领吸纳,增强政治认同

给予优秀人才政治身份。注重在高校、教育、卫生、律师等人才集中领域和行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在知识分子、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常态化推荐机制,及时把专业能力强、政治立场坚定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加强“两新”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以党工团共建的形式,把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集聚起来,把优秀的党员发展对象发现出来。要突出发挥好各领域和行业人才队伍中党员的政治引领、业务帮带作用。

组织优秀人才参与政治生活。强化各级党组(党委)把关作用,注重在优秀人才代表中推荐产生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立推荐人选党组织谈话制度,增强人才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认同。积极引导专家人才参政议政,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建立决策咨询制度和专家智库,经常听取专家人才对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要规划的意见建议,发挥其参政议政和参与地方建设的“智囊团”作用。在机构改革和班子换届中,要广泛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高结构配比,形成统一政治目标。

实行优秀人才政治激励。以《湖北省杰出人才评选》《“新鄂州人”系列人才荣誉制度》等为抓手,授予一批爱国奋斗的人才典型,树立尊重、重视、礼遇人才的政治导向。同时,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设立人才专项荣誉,全面融入党委(党组)全程把关、群众全员参与、各行业全域评选的表彰体系,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注重做好配套优待服务,让优秀人才享受一流政治待遇、社会待遇、经济待遇,通过荣誉表彰和待遇提升,让人才有更多荣誉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加强资源引领吸纳,增强目标认同

在释放改革活力中增强人才政治自信。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一方面要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改进人才和职称的评价办法,打破学历、年限等硬性层级限制和论资排辈等隐性台阶,推动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破格”职称定级;另一方面要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在项目评审中打破对负责人资历、荣誉等显性和隐性限制,推行“盲审”等方式,使新创造、新发明快速发现并进行成果转化。通过“三评”改革,增强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的公信力,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坚定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自信、制度自信、发展自信。

在搭建事业平台中凝聚人才发展共识。为人才作用发挥提供平台和舞台是引进、留住、凝聚人才的关键。一方面,要搭好“鹊桥会”,利用市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契机,形成人才、项目、产业的“场效应”,让人才“技”有用武之地、“心”能笃定前行。另一方面,要建起多维的“彩虹桥”,发挥好政策性引导资金对支持推动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对于基础性、前沿性同时又周期长、收益慢、风险大的项目,政府能主动担当,拿出真金白银予以支持,让帮助解决项目成果转化的过程成为与人才惺惺相惜、同舟共济的历程。

在引导建功立业中强化人才责任担当。要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参与到“三大攻坚战”、长江经济带发展、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中来,推动人才和国家发展良性互动,这是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最高境界。从地域上看,要引导优秀人才到“老少边穷”、脱贫攻坚一线、欠发达地区干事创业;从产业上看,要引导、支持各类人才围绕前沿科学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等开展创新创业;从地方上看,要围绕当地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把产业导入与人才导入同步推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开展,为人才建功立业提供机会。

(四)加强心理引领吸纳,增强情感认同

形成价值坐标。对人才爱国奋斗精神的具体价值取向和抽象标准进行细化明确,建立价值坐标,形成价值取向。要针对人才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思想多元的特点,在中心城区建设人才文化中心,在人才聚集地区设立“人才驿站”,谱写以爱国奋斗为基调的人才之歌,讲好人才故事,让正能量激发人才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特别是针对海归人才、高层次人才,要注重区别中西方文化差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人才的思想、道德、精神引领。

樹立认同导向。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开展优秀人才和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引导全社会向党尊崇人才的导向看齐、争做优秀人才。发挥好报刊等传统媒体作用,常态化开设专版专栏,形成人才品牌效应,使人才宣传深入人心。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优势,让人才宣传更接地气、传播力更强、范围更广,以此营造全社会尊崇人才、争相成才的良好氛围,凝聚人才的情感认同导向。

做优服务引领。落实各级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开展走访慰问和资金帮扶,切实解决人才实际困难,让人才感受组织温暖。加强人才服务政策的整合打包,建立集项目申报、职称评定、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一揽子”服务政策和“一站式”服务模式,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使人才享受便捷高效服务。在产品研发期,对项目负责人和团队给予生活补助,免除场地租金,减少发展压力。注重关心人才的心理健康,经常开展一些联谊交友活动,扩大各类人才的社交圈、朋友圈,让人才既“安身”又“安心”,让“为人才服务”成为城市风尚和社会责任。

(课题组成员:叶祥明  邓江明  程宾玲 梁方瑞  吕泳庆)

猜你喜欢

鄂州优秀人才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是不是连我也隐藏雾的背后
登鄂州江上观音阁
书法《竹枝词》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建立党委联系优秀人才工作制度
赵学敏书法作品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
企业招聘优秀人才的经济学分析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