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法得当,有效教学

2019-09-10张卫锋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原子分子物质

张卫锋

摘要:化学是一门综合的实践性学科,它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好化学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因此学好初中化学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的学科,随着知识的深入,学生们会遇到各样难题和重重阻挠。笔者应循序渐进,找到正确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好初中化学。笔者从三方面做出阐述,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一点不假,有兴趣才会有求知的欲望。对初中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源动力,所以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化学教学工作的首要目标。在化学的教学中可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在讲《碳的相关性质》这一相关知识点时,笔者给学生们提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古代书法家的作品都能保存至今?我们使用的铅笔有一根很脆的芯,它是什么材质?价格昂贵、质地坚硬的钻石又是什么材质?我们冬天配戴的防雾霾口罩里需要加入什么物质才能使口罩起到防霾作用?”笔者像“剥葱头”一般由易到难逐层地展开提问,由碳元素的基本性质到碳元素的各类化学反应再到反应后的物质对人类的优劣点。刚开始学生们还能回答一二,可是随着笔者提问的深入,学生们眉头紧锁,渐渐变得沉默,最后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笔者便成功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随后笔者带领学生对“碳元素的神奇特性”这一系列的知识点进行了学习,并重点讲述了课本和练习中的重要考点,然后再回过头来让学生们相互探讨刚才笔者提出的那些问题。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们对刚刚提出的问题给出了正确答案,获得了求学的满足感。因此笔者认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一步,学生们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使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入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化学中有许多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其中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而且对于微观世界的化学演示试验也无法详细透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于是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充分提高了教学效率。

比如,笔者在讲解“分子”这一知识点时,先对分子概念做出阐述,“分子是保持某物质物理化学特性的最小单元,它独立存在并相对稳定。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之间通过一定的作用力,以一定的次序和排列方式结合成分子。”为了更好地展现分子特征,笔者进行了视频播放,视频中出现的是“水分子”的结构图,图中出现了三个球体,两小一大,颜色不同,球体上分别标识着两个不同的字母,分别为H和O。视频继续介绍,“这就是水世界里最小的‘水单元’,它就是‘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虽然水分子是水世界的最小单元,但是它是可以被分解的。一个水分子可采用电解法分化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分解后,它的特性和水就完全不同了。”紧接着是分子种类的简单介绍,“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构成,称为单原子分子,如氦、氩等,这样的单原子分子既属于原子又属于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分子称双原子分子,如氧分子O2、一氧化碳分子CO等。”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详细了解了微观分子世界的神奇态貌,对分子性质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加深了对分子知识的理解,而笔者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化学作业巧布置,梳理学生知识层次

作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检测。初中化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有“理科中的文科”一称,所以化学作业设计要体现文理结合的多样性,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作业布置形式来巩固学生所学。

笔者将化学作业分为三类——

(1)记忆性作业:如元素周期表中的常用元素、元素化合价、金属活动性、化学基本概念等,这些作业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概括问题的能力。

作業中可包含,“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红黑色固体、溶液颜色、不溶于水的盐和碱、还原性物质、氧化性物质、可燃性物质、吸水性物质、挥发性物质、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物质”等等。

(2)巩固性作业:巩固性作业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应做到少而精炼。

综合性习题布置举例一二——

①化学式是用来表示()

A.物质的形成B.物质的变化C.物质的性质D.物质的结构

②表微观,不表宏观的是()

A. H2O       B. H         C. H2        D. 2H2

巩固性作业是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基础检测,教师的批改要及时,学生的矫正更要及时,这样才能发挥作业的作用。

(3)拓展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将基础知识变形、拓展。以灵活性、延伸性的习题考验学生所学。

如:对某隔绝空气的化合物加热后,变成氧气和氯化钾,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三种元素,其中金属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为()。

所谓“拓展”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摆脱正常的做题习惯,很多时候需要考验学生的逆向思维,所以拓展性作业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深入性的检测。

总之,初中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兴趣性的学科,教师应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来从事教学,使学生爱上化学,学好初中化学,为今后更高段的化学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小克.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2]王曙东.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J].甘肃教育.2018.

猜你喜欢

原子分子物质
原子究竟有多小?
原子可以结合吗?
带你认识原子
走出引力与斥力的误区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对比学习“分子”和“原子”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臭氧分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