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分析与解决策略

2019-09-10王宏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困难初中生策略

王宏

摘要: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面对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遇到常见的困难,从普遍情况出发,分析如何对待初中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努力,丰富课堂生活,强化实验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体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方式,以改变学生学习物理难的状况。

关键词:初中生 ;学习物理;困难;策略;

物理教学要力争实施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方法,体验学习乐趣,关心学生发展,主动获取物理知识。在初学物理的过程中,学生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是物理学科的特点,二是学生自身因素,三是教学环境、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一、初中生学习物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析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观察、思考和总结,并通过向其他老师请教,对学生学习物理难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以下几方面。

(一)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

物理学是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各种基本形式的性质、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规律以及其内部结构的科学[1]。物理学科的内容除了物理知识之外,还包括物理方法、物理实验和社会实践等。初中物理没有高中物理知识的跨度大,计算多,教材以文字表述、图片说明、实验探究为主对物理现象做定性说明,附带简单的定量计算,但是加大了实验探究的内容,因此学生感觉抽象难学。

(二)学生知识的欠缺

在学习物理时,特别八年级学生由于是初次接触物理,之前并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大多不能正确面对问题,表现出盲目性,影响了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其次,当前一些学生对听课不够专心,上课没有听清楚,下课又不复习,更不去问老师,把作业当作任务,久而久之,对于物理课程、作业逐渐产生厌烦或畏惧心理[2],这也是造成物理學习困难的因素。

(三)受客观因素和教师因素的共同制约

这种因素在农村初中学生中存在较为普遍,首先九年义务教育使小学教学压力减小,上升到初中的学生知识水平和竞争意识下降,适应新课程的节奏慢,懒散的思想却逐步在部分学生中形成,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进入初中后,科目增多,难度加大,就产生了不思进取的心理,开始厌学、逃学、甚至辍学。其次教师的因素也不可否认,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队伍在发生着变化,有些学校甚至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不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能巧妙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学习,这些因素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业。

针对当前中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从多个方面改变,这包括教学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的提高,探索切实有效的办法,以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物理。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让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

学生升入初中后,爱美意识已逐渐加强,审美范围也应扩展到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中去;审美形式也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若把审美建立在学习之中,并去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对学习是有帮助的。如在讲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个表示物体,一个代表物体所成的像,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时学生不但看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真实性,又感受了物、像的对称美。此外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成功实验操作也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消除学习的困惑。

(二)加强迁移与融合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变成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是为了‘储备’而不能‘周转’。”同时他也指出:为什么低年级学得很好、掌握知识不费力的儿童,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却变得越来越困难[3]?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满足知识积累,更要促进知识的迁移、融合、应用,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主动去获取知识。例如瓦特从开水蒸汽能掀起壶盖的日常现象中发现内能可对外做功,进而发明了蒸汽机;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三)注重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

要学好物理还得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其是指在实验中正确选择观察对象,从观察对象中发现物理现象及现象间的本质联系的能力[4]。教学中不管是课本上的探究实验、演示性的小实验、甚至是“想想做做”都应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学生在九年级学扩散现象时,要注意空气瓶与红棕色二氧化氮瓶的上下位置,只有把两个瓶的上下位置放置正确才是严格的扩散现象;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成实像的范围内,物体越靠近凸透镜时像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大,光屏会离凸透镜越远,若学生养成注意观察每个成像点、每次物距、像距的变化规律的习惯,就不觉得这部分内容特别抽象了,因此养成观察习惯很重要。

从纵向来看,物理学具有很强的继承性。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学生应适当了解一些物理学史,因为它记载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物理、物理,就是要研究物理现象的道理,要讲清楚它的道理,必须就物说理[5] 。课堂上多利用演示、挂图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变抽象平淡为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新课标的理念,即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又关照个别差异,也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教师要牢牢把握新课标的尺度,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感,终将变难为易。

参考文献:

[1]毕照伟.学苑教育[D].河北:河北省永清县第一中学,2009

[2]李廷录.理化生教学与研究[D].山东:乐陵市化楼中学,2009

[3]苏霍娒林斯基.给教师一百条的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96—100.

[4]陆炳炎,王建磐.素质教育的理想与目标[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张玉科.管理观察[D].山西:原平农业学校,2009

猜你喜欢

困难初中生策略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Passage Four
遇到困难,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