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ERA饵料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2019-09-10冯晓鹏

垂钓 2019年1期
关键词:钓者饵料雾化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我们用大量篇幅为大家详细介绍了HERA钓法所用的钓具。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更加接近HERA钓法的“核心”。众所周知,钓鱼最离不开的是饵料。对于HERA钓法所用的一些饵料,国内钓友或多或少地有所耳闻或接触,可以说,大家对这些品类繁多的饵料既熟悉又陌生。本期文章将为钓友们正式揭开HERA饵料的神秘面纱。

2011年,冯晓鹏正式注册“钓道”,成立北京钓道无限运动发展中心,同时陆续推出“约道”系列产品,并与日本厂家一起举办钓鱼比赛等活动。

2013年,他对酷鱼垂钓CLUB钓场进行了改扩建,使其以全新的面貌继续支。HERA钓法的推广;2014年开始进行HERA的收集和繁殖养育,开辟了中国HERA垂钓的新领域;2015~2016年不断推出“钓道”系列并继竿,受到普遍欢迎,并开始针对大众在酷鱼垂钓CLUB举办各项钓鱼推广活动,让HERA钓走进大众视线。2017年,第一批北京本地养殖盼HERA正式投放钓场,HERA开始正式走进中国钓鱼人的视线。

春天,万物复苏,刚刚从寒冷的冬季苏醒的鱼类面临着产卵,进而要大量补充食物:到了炎夏,鱼儿就饵欲望极强,是摄食的最旺期;秋天,气温逐日下降,鱼儿为了过冬而大量补充蛋白质: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天,鱼儿栖于深水,摄食极为消极。

可以说,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钓法,而钓法的差异化,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饵料。设定钓法,选择合适的饵料,再选择合适的浮标,制作相应的线组,这切都需要长时间的认知积累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HERA钓法是不断革新的,几乎每年都有新的钓法、思路被大家认可,饵料也相应地不断推陈出新。

提起日本的HERA饵料,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就是丸九( MARUKYU),该品牌占据着日本HERA饵料市场的半壁江山。丸九饵料的生产历史较长,以“丸九”作为商标命名已有数十年历史。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丸九的研发和出新速度飞速增长,并且培养出大批顶尖钓手。

达亿瓦(DAIWA)作为 家综合性钓具公司,对HERA饵料也非常重视。达亿瓦有自己的竞技队伍,其饵料种类也比较多,虽然销量不及丸九,但达亿瓦在HERA市场上的表现也不容小觑。

MORRIS公司,所拥有的品牌BASIC在日本关西地区有着相当高的人气。该公司最著名的产品是VARIVAS,在HERA钓具领域,他们的线类和钩类非常受欢迎。在日本HERA钓具領域拥有项级地位的BASIC竞技团队,结合饵料的开发也非常厉害。BASIC的饵料素有“单品爆钓”之美誉,不仅单品使用简单,状态稳定,他们的配合饵相对来说也搭配简单,效果出众。简单易用,是BASIC最受欢迎之处。

上述三家公司的HERA饵料销量几乎占据了日本HERA饵料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他的品牌,例如“景”,出现的时间不长,是年轻HERA爱好者创造的品牌,销售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日本著名钓手杉山达也,在2018年推出了“达人”品牌。如他的钓鱼特点一样,他用进攻的姿态直接打入HERA市场,主攻饵料。他的产品理念是化繁为简,让大多数人扔掉复杂的HERA用饵的方法,让HERA钓法简单化。今年,他会正式推出自己的产品,我们拭目以待。

“野本钓具店”是一家历史非常悠久的钓具店,他们也用自己的店名推出了一些简装的HERA饵料和下钩专用的固态饵——例如乌冬、感叹和便携粒玉等。野本钓具店的技术推广,让更多钓鱼人对HERA饵料有了新的认知。

关于HERA饵料,我们其实可以把它们分成下面几个种类来看:

麸系饵料

麸系饵料是HERA用饵中最常用的部分。从冬季到夏季,无论是团饵钓法还是组合钓法,都离不开麸系饵料。通常来说,麸系饵料就是经过膨化加工的粮食副产品,主要由小麦外层加工生产而成——般来说,小麦分为六层,我们常用的麸系饵料就是从外面的五层加工而成的。

麸系饵料的特点是,比重轻,吸水性强,饱和后雾化脱离的碎片体积相对比较大。在实际钓鱼的时候,钓者需要在这些基本的特点之上,通过各种加工手段来改变麸类饵料的原始状态,以配合鱼情和钓法。

麸系饵料可分为两大类:基础饵和添加饵。

基础饵,即钓鱼人根据出钓之日的温度、天气,以及鱼的活跃状态等因素,决定使用的饵料搭配方法中最基础的饵料成分,基础饵也被称为“主饵”。

关于基础饵的比重和雾化情况,我们对照它们的性向表即可了解,如比重轻一中一重,雾化(粘散)性强一中一弱;而性向表之外的东西,比如雾化后的渣滓粗细就需要钓者通过实践来认识了。

添加饵,即用于完善饵料性能的基础饵之外的饵料,它也被称作“调整饵”。基础饵的种类虽然非常丰富,但在应对不同的鱼情特点时,仍需具备非常精细的应变能力。此时添加饵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添加饵可被视作基础饵的补充,它甚至可以大幅度改变饵料的状态,以配合相应的鱼情和钓法。添加饵的比重和雾化性相对比较稳定,但无论何种饵料,在使用中经过风吹日晒和不断地打揉,都会出现变化,尤其是雾化性和比重方面。此时,钓者可以继续用添加饵把饵料调整为最合适的状态。

除了对基础饵和添加饵的认知以外,钓者还要把握好 个重要因素——水。一般来说,麸系饵料的饵水比是3:1至4:1(3~4份饵加1份水)。根据鱼情的活跃程度,适当加减水的比例,让饵料的软硬发生变化是非常必要的;在使用团饵时,它的软硬决定着鱼是否对饵料感兴趣以及能否顺利吸入饵料,在组合钓法用的雾化饵上,饵水比的增减所导致的饵料溶散速度的变化对于实钓效果的影响更明显。

蛋白类饵料

蛋白类饵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小麦蛋白”,这类饵料是我们进行台钓时使用最多的饵料。日本的蛋白类饵料也经常被用于台钓。

蛋白类饵料的特点是比重相对较轻,成团聚合性能较好,附钩性极佳,有些制作上乘的蛋白饵如果未遭鱼儿啄咬、冲撞,甚至不会脱钩。这样的性能特别适合寒期漫长的等待以及钓者适当的提逗。

蛋白类饵料膨胀雾化的性能也比较强,在正常使用时,蛋白饵入水后会慢慢膨胀。与此同时,小麦蛋白纤维之外的东西会脱离饵料,形成雾化区,从而吸引鱼来吃饵。

当然,蛋白饵料也存在着比重、雾化性,以及味型的区别。 般来说,比重大的蛋白饵比较适合底钓或者旺盛期的宙钓,比重轻的蛋白饵则适用于特定时间的底钓和宙钓,比如鱼吃饵比较谨慎时,就需要比重较轻,能很容易被鱼吸入口的饵料。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时候,饵料过轻会让鱼产生警惕心理,那种飘忽不定的状态反而会让鱼有所警觉,所以说,轻比重蛋白饵只适合某些特定时间使用。

还有些蛋白饵,其所含小麦蛋白本身存在区别,进而导致加水以后蛋白形成的纤维长短存在差异,这也会导致饵料持钩性出现差异,以及鱼吸入饵料的顺畅程度的不同。

我们常见的几种蛋白饵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味道。有些钓鱼人往往认为,饵料的味型对于吸引鱼来吃饵很关键。关于这点,我们不做讨论。事实上,大家可以看到,那些使用味道很淡或者没有味道的蛋白饵的钓友,钓得未必比那些使用各种味道的蛋白饵的钓友差。

薯粉类饵料

在HERA钓法中,薯粉类饵料用得也比较多,它主要是配合蛋白类饵料、麸类饵料,以及一些底钓饵料使用。当然,薯粉类饵料单品使用也很有效果,尤其使用团饵钓法野钓时,薯粉类饵料可以说是经久不衰。

薯粉类饵料的比重相对较轻,它的雾化性以及雾化之后的饵料状态是别的饵料尤其是蛋白类饵料所不及的。所以,在搭配蛋白饵使用时,为了突出饵料的雾化性,薯粉类饵料不可或缺。

底钓饵料

底钓是HERA钓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所使用的饵料由麸类和颗粒类或者动植物蛋白等混合而成。底钓饵料只有具备足够的比重,才能舒服地落在水底,而且也只有具备足够比重的饵料,在溶散之后才不会上浮,目标鱼才不至于被带到钓棚的上层。底钓时,钓者经常会碰到浮标有很多动作,但就是钓不到鱼的情况,这往往是饵料中比重相对较轻的成分过多或者下落过程中雾化过快,使鱼不能安定地在水底吃饵造成的。

底钓饵料主要分成两部分:底钓两团饵钓法用饵以及段底钓法用饵。底钓两团饵钓法是两团相同的饵料落底,段底钓法是上钩为雾化饵,雾化饵雾化完成后的碎屑落到下钩所处的位置,鱼被雾化饵吸引到这个位置,吃到钓饵。

另外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底钓组合”,它改善了底钓饵雾化相对较慢的情况,用增加了雾化饵的饵料作上钩饵,下钩用状态略微粘软一些的饵料,持钩性和入口性非常好;在底钓饵诱鱼不好的情况下,底钓组合也可以发挥威力。

综合来看,底钓饵的原料比重较大,成饵后呈大比重、持钩好的饵态。实践证明,底钓饵的软硬程度对鱼的影响也比较大,鱼往往对偏柔软一些的饵料更感兴趣。从某种程度上说,底钓饵可以作为基础饵,钓者可根据鱼情和钓法,用前面介绍的麸类饵或添加饵,对底钓饵做出合理的调整,取得更好的效果。

固态饵料

在HERA钓法中,组合钓是非常典型和有趣的,对饵料状态的要求也是最高的,饵料稍有不对,鱼就有可能弃窝而去。对于这种钓法而言,重要的不仅仅是上钩的雾化饵,下钩的吸入饵同样重要。所謂固态饵,就是下钩所用的吸入饵,又被称为“欺骗饵”。

一般来说,下钩用的饵足比较难溶于水的,相比其他饵料而言,它的保持时间更长。各种下钩饵均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弹性十足,十分润滑。所谓“弹性十足”,是说饵料比较有弹性,容易变形和恢复,这与饵料润滑的表面结合起来,不仅仅易于鱼儿吸入,藏在饵料里面的钩也十分容易刺穿饵料,刺中鱼嘴。

固态饵料有三个常见的种类:乌冬、感叹、粒玉。

乌冬,源于我们常见的乌冬面,由谷物淀粉制作而成,用之前需要进行加热处理,再冷却定型成细长的圆柱状,看起来就像我们吃的乌冬面;定型之后即可带至钓场,使用前要用专门的乌冬切刀将其切成适合鱼钩大小的段使用。

乌冬的比重在固态饵里面是最大的,在冬季使用段底钓法时经常充当下钩的吸入饵。在宙钓中,由于乌冬的比重比较大,通常不太适合需要反复提逗的慢口鱼情,但是对于旺盛期的快鱼,乌冬的吸引力和稳定性还是不错的。

由于乌冬经历过加热处理,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变质,因此制作之后宜冷藏。

感叹,是另外一种固态饵,相对乌冬而言比重较小,而且其比重可以根据鱼情在制作之前先行设定,所适用的鱼情范围很广泛。感叹是已经制作好的粉状物,使用前加水搅拌即可使用,十分方便,有的厂家称感叹为“即席乌冬”,这是非常形象的。

感叹在水中处于不断溶散的状态,但速度比较慢。在鱼情不快,需要提逗的时候,钓者可用轻一些的感叹,配以长子线,非常容易吸引鱼的注意,使鱼对运动中的饵料产生兴趣。大比重的感叹般为黄色,比较适合旺盛期使用。钓者在使用时可适当减少水的加入量,让感叹稍微硬一些,更能经得起鱼的冲撞和试探性的啄咬。

在夏季,感叹会不断软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钓鱼人会用各种饮用水或者饮料来调制感叹,这样做不是为了借助饮料中的糖分等其他物质对鱼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而是用饮料中干净的水分让感叹的状态更加持久。

粒玉,是二三十年前日本关西钓手发明的一种非常好用且方便的下钩专用饵。粒玉出厂即是成品,在渔具店或者钓场购买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瓶装的粒玉如果受到外界细菌的侵袭,会很快变质,所以钓者在使用时要做到“用多少,倒多少”——把需要使用的粒玉倒出来,而不是用手在瓶子里取粒玉。

粒玉到现在有三代产品,早先的白色粒玉形状圆润,晶莹剔透,非常柔软,入口性也非常好,缺点是持钩性较差,提竿换饵时经常掉落,而且比重相对较轻,不太适合在旺期使用。第二代粒玉修正了之前的缺点,黄色粒玉比重较大,能稳稳地坠住线组,在有水流和风浪的时候,以及在旺期鱼对饵疯狂冲撞和啄咬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非常好的持钩性。有的钓手在初期诱鱼的时候常选用黄色粒玉,到了有些吃口动作时再换成比较容易脱落但是入口更好的白色粒玉。和白色粒玉一样,黄色粒玉也有两种大小可以选择。

第三代粒玉是最近出现的大号粒玉,它的持钩性有所增强,比重略有增加,适用于旺盛期较为混乱的鱼情,采用深水段底钓法需要下钩稳定地落底时,第三代粒玉效果也很突出。

为了增加粒玉的持钩性和比重,钓友们想到了很多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腌制粒玉,方法是用厨房用纸将粒玉的水分适当地吸干之后,置于密封的盒子里面,用蚕蛹粉腌制相当长的时间,有些冬天用的粒玉甚至是夏天腌制的。这样做除了改变了粒玉的持钩性和比重以外,还延长了粒玉的保存期,经过腌制的粒玉能连续使用相当长时间而不会变质。

诱鱼类饵料

诱鱼类饵料是专门作为添加饵出现的,常见的有养殖颗粒类、动物蛋白类,还有日本鲫喜欢的藻类。

颗粒类添加用饵在吸水之后会略微膨胀,比重不会太大,在宙钓中下落速度均匀,能够呈现出喂鱼时饵料下落的速度和效果,让鱼非常熟悉:其成分也让鱼感到熟悉,所以鱼儿能放心地在钓棚内寻找饵料。无论在冬季还是夏季,目前大部分钓鱼人几乎都离不开这类的诱鱼饵料。

动物蛋白类,如蚕蛹粉和虾粉,在严寒期比较有效,这和日本鲫在秋冬季需补充动物蛋白有关。

另外一种则是藻类。日本鲫比较喜欢摄食植物性的藻类,从春季到秋季,很多饵料都通过加入藻类来吸引鱼儿吃饵,于是便有了以藻类为主的诱鱼类饵料。一般来说,在使用藻类饵料时,我们要先让其吸水,再加以使用。另外,藻类诱鱼饵会让整体饵料产生更多的粘性。所以,钓者无论是搭配组合钓法所用的饵料,还是搭配团饵钓法所用的饵料,都需要注意这一点,要根据鱼情的需要对添加饵作适当调整,确保饵料状态不会偏离。

关于HERA饵料的基础特征和种类,本期文章就介绍到这里。未来,我们将结合具体钓法,带大家更加深入、细致地认识饵料,下期再见!

猜你喜欢

钓者饵料雾化
香饵
顺势
用饵之道贵在“善变”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顺势
沉静
家庭雾化不能代替正规治疗
第三讲 为鱼挑食,更考验耐心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