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课堂的思考与对策》之我见

2019-09-10高保明徐小军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目标课堂教学课堂

高保明 徐小军

全国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研究者中心调查报告,有近14%的小学生和22%的中学生感到“学习已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希望自己能快点离开学校”。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能下课、放学,便是最幸福的。学生希望下课、放学是幸福说明我们的现行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现阶段要想改变高考评价制度不现实,因此,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新时期热点。

那么如何提高有效课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实际,设计好学生学习方案

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还要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备课时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学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二)把握好时间安排和学法指导,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我们要改变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時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和谐有效的课堂气氛。

(三)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教师要经常听取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建议,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要尽最大可能地尊重学生意愿选取学习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要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氛围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教师必须主动地承担改善师生关系的责任。

(四)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练习的目的有三个: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

练习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各科作业都必须做到最迟隔天反馈。重视课后的辅导,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以上只是有效课堂操作的几个方面,真正要将这教学模式落到实处,笔者认为我们应思考下面几点:

(一)准确理解教学目标,把握教学要求

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可以使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序进行,避免随意提高课堂教学的目标。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准确把握本节课合理的教学目标,用“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实现“会学”“乐学”的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自主创建,追求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否需要固定模式?我认为对一些取得成功经验的教学模式,可以学习、借鉴,不能简单照搬,应该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准确把握其实质与核心,与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联系,从中得到启发,获得创造的灵感。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学生的学情相结合,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精讲多练提效率。有学校曾要求老师每节课只讲十几分钟,教师肯定不希望这么严格。但是,如果要求教师把讲课时间降下来,教师就要想,怎么精讲,怎么让学生多练,课堂怎么开放,怎么先学后教,怎么应用学案导学。开始的时候,因为要更新思路和方法,会很不习惯,但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这种要求就会逐渐变成教师的习惯和需要。从一个规范的要求到自主的创建,从完成任务到追寻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一个转变自己、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要真正实现这一转变,不是一次轻松的旅行,而是一次艰难的蜕变。

(三)避免对“有效”理解的误区,教育应是慢的

课堂究竟是谁的用武之地,于漪老师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诫同行,“过去认为教师只要讲深讲透,学生自然就会了。实践证明,这是极大的误解。教不等于学,教过不等于学会,教师的滔滔不绝,占用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机械重复的训练充斥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研究学生,做到目中有人,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范围,教师要用精心布置作业来减轻学生作业量等。

(四)重视当堂评价反馈,检测教学效果

反馈的目的是使教学过程成为按照预定目标方向有效运转并能够自我调控和纠正的系统工程,这是促使和保证教学目标全部落实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即使在师生互动中达成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理解、认识上存在错误,也是正常、普遍和不可全部预知的。每节课都应及时反馈,一方面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另一方面则能起到防微杜渐、查漏补缺的作用,从而防止和避免学习中出现缺陷积累现象,确保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当堂反馈根据学科的不同,评价的方式可以有问答的方式,也可以有学案测试题的方式等,随堂进行十分钟测试。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然后根据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偿性教学。反馈与补偿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反馈是为补偿性教学服务的,而补偿性教学是对教学中未落实的内容进行最后一次补救,至关重要。忽视反馈纠偏实质上教学活动只进行了一半。这样学生达到“堂堂清”、“节节清”“人人清”,课后才能真正轻松。

(五)课前少预习,课后少作业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教师要下题海,为学生精选习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不同基础的学生留不同的作业,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选做作业。重复性的习题要适量,思维与能力题要达到有效提升的目的,偏题、难题果断删去。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要减少学生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自主轻松﹑乐学中提高成绩,练就能力就是真正的有效课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学生的学习日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

猜你喜欢

目标课堂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