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设置对小班幼儿分享行为产生的影响

2019-09-10苏静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效果影响

苏静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应富有同情心,能够愿意与人分享和合作,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中愿意与人交往。从这点上能够看出,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意义重大。在幼儿园小班阶段,是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关键性阶段,但因为幼儿自身的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阻碍了幼儿园分享行为的养成。本文从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出发,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创造分享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分享机会,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环境设置、分享行为、效果、影响

一、在小班区域活动中开展幼儿分享行为活动的意义

作为一种传统的美德,分享一直被人们所赞誉和传诵。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家长们就开始不断的告诫他们,要懂得将美好的东西与人分享,因为分享能带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快乐。在幼儿阶段通过开展一些寓教于乐、充满情趣的分享活动,并在活动中实施分享教育,能让幼儿真切体验分享的快乐,这对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及对分享行为正确的理解和看待,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现阶段我国教育体系非常重视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本人基于对幼儿分享行为带来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环境设置对小班分享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日常生活及有目的的教育活动的开展,有意识的对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进行培养,让幼儿在给予和被给予的过程中,获得种种的满足和体验,同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享受到种种的快乐。这样对于幼儿素质的全面提升,对将来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意义重大。

二、设置分享环境、提供分享机会

韦唯那首《让世界充满爱》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从这首歌中我们认识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谐社会的创造,必须从娃娃抓起,只有为他么营造一个合作和分享的愉悦的环境,为他们创设一片纯净无暇的天空,才能让幼儿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体验人间的爱和真情,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幼儿园小班并没有太多和人交往的机会,同时接触的环境也相对狭窄。这就需要我们努力营造分享的环境,尽可能给幼儿提供分享的机会,让幼儿在放松、自由、平等的环境里自主的分享。为此,需要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中,积极的设置分享的环境。

1、家庭环境中的分享

在接待客人时,可以给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让幼儿以小主人的姿态,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食物,或者是向客人展示自己的特长,创造一种积极愉快、和谐平等的环境,让幼儿充分体验分享带来的种种乐趣。尤其是家里来了年龄较小的孩子,要让幼儿学会和同龄人分享自己的东西,懂得如何去愉快相处。孩子以分享主人的姿态,在分享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分享的责任感和主动感,这样才能更乐于去分享。

作为家长,必须要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可以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或社区中、儿童娱乐场所,多与小伙伴接触,这样分享的机会就会增加。例如可以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糖果,剛开始时幼儿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表现,如哭闹不止,不愿意分享等等,这种现象非常正常。因为幼儿心智还没成熟,不懂得换位思考。因此家长必须积极的引导孩子,耐心细致的说服幼儿,在生活的点滴中教育孩子要懂得为他人着想,并随时随地的表扬孩子的分享行为,让孩子懂得,这种行为是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的。

2、幼儿园环境中的分享

在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着两种分享方式,一种是专门的分享教育活动,由教师组织开展。另一种是融入到各个环节的,与幼儿每日生活密不可分的分享教育活动,这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活动。专门的分享活动,是由教师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的,在活动中,幼儿能对分享的规则有所了解,同时掌握分享的技能,学会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分享技巧。而在日常生活中所融入的分享教育,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同时教师可在活动中密切观察幼儿是否真正了解分享规则,掌握了分享技能。因此,两种活动方式必须互相渗透,有机的融合,这样才能使分享教育在幼儿园发挥出更大作用。

例如:在每个星期中,设定分享日专题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图书和玩具,在幼儿园这个集体大环境中,开展分享活动,进而体验分享过程中所带来的种种乐趣。

3、社会环境中的分享

社会分享是指一些慈善活动、爱心奉献活动。例如,在某地受灾,社会上举行募捐活动时,家长可以带孩子一同前往,让孩子真正养成那种扶弱济贫的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同时一些广播和社会教育类的电视节目,也是一张非常好的对幼儿进行分享活动宣传的教育途径,让幼儿在收看这些节目时,提高分享的认识,接受情感的熏陶,体验不一样的分享情感。

而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幼儿园的分享教育。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必须要相互支持,紧密配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结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需要教师、家长和幼儿的共同努力,分享行为的养成,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该积极营造环境,通过在家庭、幼儿园及社会中,为幼儿创设种种培养分享行为的环境,实施分享行为的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和谐、安定的环境里进步和发展,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道德行为规范的种子,才能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个体。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师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效果影响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伪装效果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