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蛇形象的矛盾情结

2019-09-10宋明军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4期
关键词:崇拜幻想恐惧

摘要:在古代社会,人们对蛇这个形象一直处于一种矛盾的情结之中,即崇拜与恐惧,加之以幻想三者结合的复杂情结。因为对蛇的未知,所以崇拜;因为对蛇的威胁,所以恐惧;又因为对蛇的崇拜,所以幻想。故本文从蛇崇拜、蛇恐惧以及蛇幻想三个方面叙述古人对蛇形象观念的流变与矛盾情结。

关键词:矛盾情结;崇拜;恐惧;幻想

在远古社会,由于先民生产力低下、生存条件恶劣,而常常受到蛇虫等的侵扰。在蛇对先民生活生存的威胁下而产生了对蛇的恐惧情结,但又由于对蛇的各种奇异现象如生殖力与生命力强盛(蜕皮、产卵多)的未知,从而又产生了对蛇的崇拜情结。之后随着古人生产力的提高、生存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蛇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从而在蛇恐惧与蛇崇拜的基础上产生了蛇幻想情结。

一、蛇崇拜

中国早期神话形象多是以一种半人半兽的形象出现,如《山海经》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关于古代神人的记载,以蛇的形象出现的神或怪亦不乏其数。这是由于古人受思维认识的限制,对自然界的存在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故对其自然现象产生了崇拜之情。这具体表现在古人对蛇的恐惧和崇拜:一是对蛇威胁的恐惧,二是对蛇神秘力量的崇拜。

在创神神话中有关于盘古蛇身的记载。《艺文类聚》引吴·徐整《三五历纪》:“后乃有三皇,盘古之君,龙首蛇身,……,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蛇身盘古死后全身化为山河湖海、树林草木。这也象征着远古人民对盘古蛇型特征生命力延续的崇拜。先民对蛇冬季“死亡”、春季“复生”及夏季蜕皮后更为强盛的现象尤为崇拜,《山海经·海内北经》载:“开明东游巫彭、巫抵、巫履、巫凡、巫相,加窝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窥者,蛇身人面。”这也表明了先民对蛇生命不死能力的崇拜。

其他如感生神话,《路史·后纪一》注引《宝椟记》:“帝女游于华胥之渊,感蛇而孕,十三年成庖牺。”华胥氏感生而生伏羲女娲,皆为人首蛇身之状。《太平御览》卷七八引《帝系谱》载:“伏羲人头蛇身……”,《拾遗记》卷二又载“蛇身之神,即羲皇也。”伏羲女娲结合产生人类始祖,从而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不管是华胥氏感蛇而孕,还是“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相结合而孕育出华夏子孙,这都象征着远古人类对蛇的多产生殖崇拜。

二、蛇恐惧

古人因为蛇的生命力和繁殖力而产生蛇崇拜,但这种崇拜情结绝不是完全充满敬意的崇拜,而是掺杂了恐惧情感的,即这种崇拜是一种蛇崇拜和蛇恐惧相结合的矛盾情结。古人对蛇的恐惧亦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出于人对蛇的未知,二是出于蛇对人的威胁。

未知多来自于蛇蜕皮新生,无足而行如飞,肢体截断却仍能存活及生命力和繁殖力强的方面。这些“怪异”现象虽给先民造成了很大的恐惧,但更多是引发先民对蛇这些能力的崇拜。蛇威胁则是造成先民蛇恐惧情结的主要原因。《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山海经·大荒北经》载:“相柳者,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欤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之。”上古时期人们因生产力低下、生活条件恶劣而不能抵御蛇的威胁,故将蛇看作成邪恶势力,而产生对蛇的惧怕心理。正因如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便把这种惧怕心理利用不同形式的方法表现出来,如将蛇塑造成噩运疫病之源。《搜神记》记载:“扬州别驾顾球姊, 生十年便病。”因卦得知乃“先世曾伐大树, 得大蛇杀之, 女便病。”又载“见有大蛇, 妇乃作汤, 灌杀之……未几, 其家疾疫, 死亡略尽。”在这些民间传说中,古人将蛇与灾疫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蛇幻想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古人对蛇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蛇的形象不再神秘莫测,对蛇的崇拜和恐惧也逐渐缓和。古人不再满足于对蛇的崇拜和受制于其带来的恐惧,故欲将神话中的蛇世俗化以为世俗服务,或幻想成征服对象加以击败。蛇不再是处于神圣不可攀的地位,而是开始融入古人日常生活之中。这具体表现蛇纹在古代陶器、青铜器、壁画等所保留的图案及不同造型的蛇纹饰和民间故事中。

首先是世俗权力地位的赋予。古人视蛇为地龙,《洪范·五行传》载:“蛇,龙之类也。龙无角曰蛇。”可看出古人将蛇的地位抬得相当高。古代还有蟒袍加身的说法,这是大夫们的最高理想,意味着位极人臣。蟒衣的蟒纹形似龙纹,只是龙为五爪,蟒为四爪,可见蟒衣之贵重。明代沈德符《野获编》中对“蟒袍”作了诠释:“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正统初,始以赏虏酋。”可见,蟒袍在政治上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

其次则是世俗生活地位的赋予,这主要表现在各种器物上的蛇纹及关于以蛇为形象塑造的作品。器物蛇纹来源于古人对蛇的崇拜。蛇纹器物不仅仅被注入生命延续、生殖力强的愿望,还有着象征着吉祥、财富的意味。蛇在世俗生活地位还体现在民间故事中的蛇幻想故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便是《白蛇传》的故事和蛇郎的故事。《白蛇传》故事中的白娘子与许仙美好的夫妻生活尽管是不伦不类的异类之恋,却仍被古人所接受,这不仅因为这是一段自由美丽的爱情故事,也反映古人在蛇崇拜基础上的蛇幻想情结。蛇郎的故事则有两种类型,一是蛇郎始祖型,二是大蛇郎与两姐妹型。前者是古人对蛇生殖的一种崇拜,属于蛇崇拜,这里不论。后者则是古人在蛇崇拜基础上的蛇幻想故事,大概是讲一条蛇所化身的美男子与两姐妹的故事。故事中的妹妹受姐姐嫉妒而被杀害后灵魂不灭,多次化身为灵物,虽遭姐姐反复迫害,却不断重生以至最终复活, 夫妻团聚。在这不断的灵魂变化到最后复活的过程中,正体现了蛇的生命延续的象征。此外,故事中的蛇郎由贫贱变富贵也是古人对蛇所象征的财富的崇拜。

至于对蛇恐惧征服的幻想不仅体现在以上所说的提升蛇的地位以为世俗服务,还体现在一些文学创作中邪恶势力的征服的故事中。如后羿射杀修蛇的故事,又如桃花仙女智斗黑蛇精的故事。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对蛇形象由崇拜与恐惧的矛盾情结到幻想的情结,表现了在古人的生活中,一方面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制,而只能对蛇的神奇力量表示恐惧,一方面由于主观条件的需求,古人又对蛇的神奇力量表示崇拜。直到古人拥有了一定的改善了的客观条件,就希冀将蛇的神奇力量为我所用,从而进一步提升自我主观条件的满足。这表现了在对蛇形象观念的流变过程中,人们对平安辛福生活的不断追求的情结。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故事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6.

[3]代岱.中国古代的蛇崇拜和蛇纹饰研究[D].苏州大学,2008.

[4]張振岳.解读中国蛇文化的祥瑞内涵[J].纺织科技进展,2009(3).

[5]张志尧.人面蛇身的伏羲、女娲与蛇图腾崇拜——兼论<山海经>中人首蛇身之神的由来[J].西北民族研究,1990,(1).

[6]萧兵.操蛇或饰蛇——神性与权力的象征[J].民族艺术,2002,(3).

作者简介:宋明军,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崇拜幻想恐惧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想象中的恐惧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锁不住的幻想
偶像面面观
我的爸爸是超人
表达恐惧之情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