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

2019-09-10陈再波何丹王震宁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4期
关键词:学徒岗位物流

陈再波 何丹 王震宁

一、背景

根据《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關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的文件精神,浙江省在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中指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大专班和以往的订单班、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二、意义

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需求也与日俱增。据统计,2018年,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缺口达600万人,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而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和技能型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职业教育中侧重岗位操作技能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中实施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显得更为有意义。

当前,职业教育正积极响应新形态、新变革,构筑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桥梁,培养更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随着全国各地中高职一体化或衔接试点的不断拓展,如何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有效衔接,涉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关系着中高职教育的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来说,中高职衔接已取得一定效果,但离既定目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衔接模式、培养方法、融合兼顾等问题上,特别是对现代学徒制的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的还不够,还需要继续深入开展。

三、实施路径

(一)改革中高职衔接的学徒培养方案

物流专业的中高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应该是在培养符合物流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指导下,高职学校联合中职学校、合作企业,聘请职教专家,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中高职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构建“二元耦合”的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从而形成基于优秀员工成长路径的课程体系。即课程实施是由中职、高职与企业三个平等主体共同实施:学校(中高职)为一元,开发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着重解决基础性、普遍性的教学内容,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教学;企业作为育人的另外一元,按照职业规范、岗位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和流程,着重解决实践性强、标准高、具有企业专属性的教学内容,由企业安排技术能手作为师傅负责带领学生上岗学习,校内与校外交替进行。

(二)探索招生招工一体化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应从改革现代学徒制的招生制度着手,探索中高职学校联合招生与企业招工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与企业合作特点,选择招生方式。根据当前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之前与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合作过程的实际,可以考虑采取“先招生再招工”等方式,学校先通过“3+2”合作等方式招生,企业在学生进校后再招工。即待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以后,企业组织宣传团队对合作专业的学生进行宣讲,学生开始按照学徒制的模式进行培养。升入高职后,企业与学校联合确定学生的准员工身份,并在第三、四学期进行为期一年的学徒顶岗实践,享受企业正常员工的待遇,真正将企业的“招工”过程变为联合选拔。

(三)建立专兼结合师资团队

“现代学徒制”师资团队(包括企业师傅和中高职教师)建设工作需遵循校企互认和共同指派教师两原则。一是可以从企业请进在本专业工作多年,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术人员、管理人员及企业负责人,辅以教育理论的培训,使其承担中职和高职的“现代学徒制”教学任务;二是学校可以遴选现有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由企业(或企业委托专门机构)职业培训师进行专业技能教学法培训,成为“师傅”后回校承担“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任务。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逐步建立一只专兼结合、理实兼备的物流专业师资团队。

(四)建立中高职一体化的现代学徒管理制度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成立中高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组织机构。从学校、企业的政策层面逐步完善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学生实习实训等培养过程相关的内容,并根据运行的结果反馈,及时制定中职与高职的配套措施意见,约束、规范和激励校企合作行为,逐步完善相关运行管理机制,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中高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提供组织和实施的保障。

(五)建立中高职一体的多元评价体系

专业应完善现代学徒制合作基地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基于物流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做到“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同时,可以根据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的要求,专业可以设立中高职一体化的考核评价委员会,成员主要由来自政府、行业、企业的代表和职业院校的教师组成,从传统教师的独立考核转变为多方联合评价。理论水平的测试主要针对学生在职业院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技能水平的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在企业实习工作情况和技能掌握情况,学校、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考试考核结果发放奖学金或“准工资”激励学生。

(六)开发中高职一体的校企合作资源

在一体化实施过程中,中高职学校与企业的老师与师傅应深入联系,从中职阶段开始指导每一位学生(学徒),在总结与提炼过程中,通过与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沟通,构建“岗位群”教学创新课程体系,共同设计开发培育示范性精品课程,编写突显实训成效的高职物流专业“岗位群”的实训指导手册。同时,可以结合地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及劳动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建设满足物流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需要的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四位一体”的专业实训基地。

四、建议及对策

(一)分析学徒典型岗位职业活动和典型职业能力,探索一体化学徒培养;

针对中高职教育中目前存在的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等重复的问题,中高职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应根据不同岗位类别、不同岗位层级对于能力的要求,高职和中职院校以及行业、企业的专家和职业教育的行家应组织在一起,协调中高职专业培养方案,既要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性,又要确保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即统一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阶段。三方共同协商,在遵循人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中高职的阶段性人才培养目标及中高职衔接整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探索一体化学徒培养。

(二)加强合作,明确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一体化实施过程中,中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应进一步努力实现相互合作,多方位分析学情,明确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要接触的任务与要求,尽量减少在一体化衔接过程中出现问题,减少在课程与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重复现象,同时也要保证理论与实践连续性、科学性与递进性。在培养目标上,应在物流管理的职业教育中对某一个领域的实用性与精准性做出强调,着实在某一领域进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相比中职教育要体现更高的层次性,重视在生产线上的应用技能培养,重点是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多方评价,建立完善的学徒质量监控保障系统

物流管理专业要在中高职一体化的模式下有效实施现代学徒制,必须做到学徒从中职阶段的招生到高职环节学生毕业的整体评价,建立一套可多元评价、前后衔接的学徒管理机制。而且,学徒在培养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应该要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实习实训流程,做到学徒不同岗位学习效果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形成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评教评学机制,侧重企业考核,适当引入社会评价,确保学徒能真正胜任物流相关工作岗位。

最后,根据以往校企合作的经验,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局面,而且企业在教育培训方面的条件不一定能完全满足现代学徒制的要求。因此,现代学徒制,作为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大力倡导的培养模式,相关部门应该在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标准规范、监督认证、经费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顶层设计。

当前,职业教育收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已成为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典型专业的一体化培养中,只有把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以及企业之间密切结合起来,加强对职业学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深入探讨中高职一体化的培养路径,适当增加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中高职一体化有效衔接,为社会培养出适合企业物流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江静岚.廣西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铁道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2016年第03期 9-10。

[2]周向军.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探索[J]. 当代职业教育,2015年第12期 28-29。

[3]张士刚.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8年3月刊(21-25)。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8075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教学创新项目。

作者简介:

陈再波,男,1981年,硕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分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何丹,男,1983年,硕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王震宁,男,1979年,硕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分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物流。

猜你喜欢

学徒岗位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今日菜色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