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幼儿健康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2019-09-10高露丹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行为习惯

摘要: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学习能力的发展及身心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幼儿健康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幼儿的点滴抓起,要注重强化教育,反复训练,提供榜样教育,巩固其健康习惯的形成。要寄情游戏,在游戏中养成健康行为。要家园共育,因人而异,寻找自身特点进行教育,坚持正面的引导教育,给予具体的指导。

关键词:行为习惯;寄情游戏;家园共育;因人而异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幼儿得到的宠爱更多,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也随之增多。老师们常在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教了。有的家长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也常常向老师诉苦,在家里管教不好孩子,问老师们怎么办,我认为培养幼儿健康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从幼儿的点滴抓起

健康行为习惯应该从幼儿期开始逐渐的进行培养,从小就应该教育他们父母不是他们的服务者,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交给父母,要学会自己动手,要以自己动手为荣。例如:让幼儿认为在吃饭的时候要自己动手主动吃饭才是好孩子的行为,不用家长老师喂的小朋友才是最棒的好孩子。再如让幼儿觉得应该自觉主动的穿衣服,不要让幼儿觉得应该坐在原地地等父母和老师给自己穿衣服,从小锻炼幼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己动手穿衣服、穿裤子和鞋子。培养幼儿健康行为习惯要从幼儿的点滴抓起,绝不放过幼儿任何一个小的细节,从幼儿的日常生活抓起。

(二)注重强化教育,反复训练

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学习就能够实现的,这个养成过程是需要从少到多来实现的,这个过程需要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教育,逐渐强化,重复训练尤为重要。例如:幼儿在家或是在幼儿园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角的习惯,这个时候老师或者家长就要督促幼儿收拾好玩具后再进行其它的娱乐活动,如果幼儿第一次没有按你的要求对自己玩的玩具进行整理,教育者不应该放弃对其的教育,不要随意的妥协,要第二次依然那么要求,要不断重复教育,最终实现这一个小事情上幼儿的健康行为养成。在行为巩固期间,教师可以用集体促进的方法进行行为促进,可以在幼儿园每天在小组中选择当日的小组长来促进幼儿的健康行为养成,小朋友会以其他小朋友为榜样,这样会做的更好,每天都努力做到最好,争当当日的小组长。在“学科教学适应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到,老师还可依据课时的需要营造温馨、舒适、安全、优美的活动空间,设置有利于幼儿健康行为的生活环境。在课堂上应该选择适当的课堂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这样才能满足幼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幼儿在一个舒适和喜欢的环境中更好的接受教育。

(三)榜样教育,巩固形成

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幼儿促进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为,来改善幼儿对增进健康的态度,应该教给幼儿促进健康的方法,来训练幼儿保持健康的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的习惯。用丰富的知识、动作和行為的练习、讲解示范、体育游戏等方式来训练幼儿健康行为,健康行为的养成是尤其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幼儿的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所谓言传身教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才能够培养幼儿良好健康行为习惯,幼儿会在生活中潜意识地模仿身边的人,在家看父母,在幼儿园看幼儿教师和周围的小朋友。例如:幼儿园的小桌子或是小椅子歪了,没有人理睬,这个时候教师应该从自己做起,做榜样把小桌子和小椅子扶正,幼儿从生活中通过观察也会模仿教师的行为,老师也要对正确的健康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其他幼儿看到这个幼儿的健康行为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后也会向他学习,使幼儿教育在无形中形成有目的、有目标、有榜样的教育模式。榜样教育可以更快更好的使幼儿形成健康行为习惯。

(四)寄情游戏,游戏中养成健康行为

游戏是幼儿之间交往的媒介,例如在角色游戏“娃娃家”中,幼儿之间会商量着分配游戏中的角色,有的想当“爸爸”,有的想当“妈妈”,每个幼儿各尽其责,形成一个小集体的共同活动。游戏中互相协商,互相谦让,有礼貌的游戏,人际交往能力会在这一游戏中得到培养,有利于健康行为的养成。

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玩法,角色游戏、合作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多种多样的游戏对幼儿的影响也不一样。教师在游戏中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是幼儿游戏的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帮助幼儿顺利的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和快乐。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健康那个行为产生乐趣,会更自然、更主动、更快速的接受健康教育。

(五)因人而异,寻找自身特点进行教育

广泛地说,幼儿的行为习惯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因为每个个体之间都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所以对幼儿进行健康行为教育也不能够以偏概全、一概而论。我觉得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要适应本身的个体,首先要寻找幼儿本身的特点,针对自身独有的特点进行分析、概括、总结,最终得出结论,选择出适合幼儿自身的教育方法。当然这个方法的选择也要看环境而定,在有限的环境内,运用最可行的方法会将幼儿健康教育的成功效率大大的提升。教育者应该着手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用心观察幼儿的自身特点,加以思考和分析,得出幼儿教育最佳的方案,因人而异,寻找自身特点进行幼儿健康教育。

(六)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与家庭教育的相关内容密切相关,在幼儿园中存在个人与公共卫生问题、学习问题、饮食问题、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在家庭中也同样存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通过见面的形式定期地向家长宣讲幼儿健康的相关常识,并通过老师与家长的口头与书面交流、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一致。应该尽量多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应该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教师也应该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幼儿健康教育能力。

培养幼儿健康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的以身作则,需要教师的认真细致,需要教师用心挖掘生活中的每一个教育契机,也需要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搭建的平台上共同协作,密切配合,相互信任,这样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作者简介:高露丹(1993.3.23-),女,汉族,出生地:辽宁省庄河市,职位:幼儿园教师,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行为习惯
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当前幼儿环境教育策略探研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创新学习学生行为习惯与能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