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社会化过程的影响

2019-09-10杨明芳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8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家庭影响

杨明芳

摘要:家庭是儿童生活最基本的环境,在家庭里儿童学到了最初的生活知识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家庭教育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家庭生活气氛,父母对孩子的关怀程度及教养态度,父母的期望对儿童个性化等方面都有影响,因此,要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必须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使孩子在和睦幸福的家庭里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家庭;儿童个性;影响;健康成长

家庭是儿童最早期的教育场所。在家庭里,儿童学到了最初的生活知识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让人不太满意。因此,通过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家庭生活气氛对儿童个性社会化的影响

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及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行为规范。可以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但在诸多的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儿童,并由此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也采用观察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处于不同家庭环境中的限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她认为:父母对儿童的限制应分为“严格合理的限制”和“惩罚性的限制”,由此提出了三种影响较大的父母教养方式,即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她认为权威型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有权威,但这来自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来自他们经常与孩子的交流和对子女的帮助;宽容型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他们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放在首位,甚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宽容型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好,在子女需要帮助时他们愿意提供帮助;专制型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的,父母希望他们按照自己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他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管”与“被管”的关系,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是不好的,虽然家长的心是好的,但往往不能向孩子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他的研究表明:权威型的家庭中的孩子。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宽容型家庭的儿童,缺乏独立性;专职型家庭的儿童缺乏社会责任感。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儿童通过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给他们的教育影响,集成并获得了社会的价值观和传统的行为习惯,并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由于父母更多的教育、照顾他们,教育方式对他们的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综上可知: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他们选择不同教育方式的关键因素,这就提醒我们应提高母亲的文化修养,在家庭教育中才用民主的方式,加强对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教育方式的干预工作,以便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的身心发展环境,使学龄前儿童的社会化能够顺利进行,并为以后各阶段的社会化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父母对孩子的关怀程度及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儿童的影响

心理学家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多,都肯定和强调了儿童个性发展及特征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有很多关系。

孩子虽小,他也是一个人,他就有生理及心理的需要。不仅需要物质的、生理的关怀,而且要有精神的、心理的关怀。这些都密切联系着,构成了一个温馨的世界。孩子正是在这爱的世界里健康成长。如果缺少了其中一种爱护,孩子的成长都会发生缺陷,甚至产生畸形变化,这不仅影响了儿童个性化的发展。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对孩子的安全冷暖十分操心,却难到孩子的心灵世界去站一站、坐一坐。特别是那些年龄小的孩子,他们有着一个怎样的世界,而且在许多的家庭里,父母只会说“不”字,当孩子要去玩沙、玩泥、玩水等时,家长总会说:不准玩、危险、脏等。这样一来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及个性的发展。因此,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的方式、关怀程度、方法不同,儿童将来的发展也将不同,缺乏母爱的孩子易出现心理障碍,而在溺爱、娇惯的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则可能形成依赖,较少独立性,难以离开抚养他的人。难以适应社会,情绪易激动,幼稚、自私、蛮横胡闹等不良特点,有些父母过于严厉,非常专制、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婴儿期就表现出情绪不稳、恐惧、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怯懦、冷酷残忍等。在忽视或放纵子女的家庭中儿童可能会养成不负责任、反抗权威、或者表现出妒忌、情绪不安等。

三、父母期望对儿童个性社会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年龄小的孩子由于独立性差,知识经验少,比较易接受期望的暗示。父母的期望对孩子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计的,爱与期望可以转化为激励孩子的神奇力量,使他们沿着期望者要求的方向发展,这种期望和教育机构成了儿童启蒙社会经验,尤其是对子女的成就动机与需要、学习成绩等有较大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凯尔赫尔赛等人的研究作了证实。他们发现:实验中甲乙两组男孩有大学的智力水平,均有大学生毕业的希望,父母都未上过大学。但甲组男孩打算上大学,乙组男孩不准备上大学。其原因就是甲组男孩的父母有期望上大学的心理,而乙组父母对子女上大学不抱有期望。我国心理学家黄家芬等人的研究表明,父母适当期望具有激励的作用,从而促进子女学习成绩的提高。此外,中外心理学家还发现,父母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与水平和子女成绩和学习动机也有明显的关系。

家庭诸因素对儿童个性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中,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家庭、不同的政治经济地位通过衣食住行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儿童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儿童领会到自己在物质、经济、政治中的地位,逐步形成不同的态度、行为方式、甚至不同思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

由此可见,家庭诸因素的因素的优势、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和个性社会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不良的家庭氛围,对人生早期的心理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将影响儿童未来的行为。因此,为使儿童将来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家庭成员应设法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以便儿童健康的成长。

四、实施有效的科学教育方法

首先,应创设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夫妻间相互尊重、理解、善解人意、尊敬长辈,使孩子生活在民主平等、愉快欢乐的交家庭中,父母应深刻认识到对孩子盲目之爱的危害,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在教育孩子时切记恶言,侮辱、责怪、压抑、强迫、威脅等。父母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放手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去锻炼实践,在实践中吸取教训,磨练意志。为孩子树立榜样,注意修正自身不良的个性,父母不仅是孩子的教育者,第一任老师,也是子女的模仿榜样。为了孩子,父母很有必要进行自身从塑,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做好表率。

其次,转变观念,明确目标。许多家长在教育观念上不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要求过高或过低,要么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要么只重视学习成绩,智力发展,而忽视智力因素的培养。结果有可能导致孩子成绩优秀,或个性心理素质低下或个性发展畸形,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甚至造成悲剧。

因此,要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必须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和睦幸福的家庭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家庭教育

[2]学前教育研究

[3]心理发展和教育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家庭影响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家庭“煮”夫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恋练有词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