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域音调,中国味道

2019-09-10谭荣生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9年11期

谭荣生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体现了上海卷一贯的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考查学生思维为目标的特色。但是,今年的作文题,在类型和形式上与往年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

与从2016年高考开始上海卷作文题出现的“现象类”“泛现象类”作文材料不同,此则材料探讨的是更为抽象的人的认识方法问题,想要阐释清楚并不容易。往年作文材料中都会出现明确的“关键词”,例如2016年的“评价他人的生活”、2017年的“预测”、2018年的“需要”“被需要”,对考生而言,以关键词为抓手降低了审题难度,也减少了完全偏题的风险。但是面对2019年的作文题,如果考生依然选择抽取关键词来替代对材料的认真解读,就可能出现偏题、套题等情况。

抓关键词是审题的方法之一,但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作文题。审题,是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考查,通讀并整体把握材料、理解材料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材料给出的论题是正确审题所需的基本能力,而所谓的审题技巧、方法都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上,切不可舍本逐末。

就这道作文题而言,材料由两段话构成。第二段中“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一句明确交代了写作的要求,亦即本文的论题:探讨人认识事物的方法、角度、规律、特点等。而第一段材料以“音乐”为例,则是命题人给予考生探讨的依据,也是启发考生进一步思考的引子。因此,考生在下笔前,必须对第一段材料进行细致解读。

在第一段材料中,有两个关联词值得注意。第一个是“由此”。“由此”表示前后句子间存在因果关系,“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为因,“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为果。我之所以对中国的音乐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是因为倾听、感受了其他国家的音乐,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如果接触了与我原本熟悉的事物不尽相同的同类事物,能加深我对熟悉事物独特性的认知。这和“如何去认识事物”存在怎样的关联呢?这就需要考生提炼总结。如果我们对这层因果关系追问一个“为什么”,就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事物的独特性往往可以通过与同类事物比较而凸显出来,而“比较”正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至此可以看出,“比较”正是隐藏在材料中的,需要考生通过理解、分析题意,并概括、总结出的材料真正的“关键词”,而不是材料中一眼可见的“音乐”或是“中国味”。

审题不仅要注重句子间的逻辑关联,同时也强调对材料解读的完整性。很多考生会遗漏第一段材料中的另一个关联词“从而”。“从而”同样也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且有“进一步行动”的意思。“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句话启示我们更深刻地感受事物的独特性并非是认识事物的终点,认识事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并且还是一个由感知到实践的过程。以深刻感受为基础,不断深入探求甚至有意识地强化事物的独特性,使之具有更鲜明的无可替代性,这才是材料所指的整个认识过程的最终目的。

从审题角度而言,这个作文题更强调考生与材料的对话能力,考验考生面对材料类型变化的应变能力,考查考生理解分析、概括提炼的思维能力,从能力要求而言高于往年,因此更易出现套题、偏题的情况。例如有考生盲目从材料中抽取关键词,把“中国味”当作材料关键词,从中国的音乐、饮食、服饰等诸多方面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进行了详尽的列举分析,无论事例多丰富,语言多流畅,然而全文不提如何认识事物,与材料要求相去甚远,则属于偏题作文。同样,有的考生虽能抓住材料第二段给出的论题探讨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但是未能关注到材料第一段与论题之间的关系,抛开材料,自己总结认知规律,例如首先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其次要不畏惧困难,最后要持之以恒,亦属于偏题作文。

准确审题是保证文章立意的关键。人们认识“中国味”音乐的过程,究竟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启发,考生立意的角度有很多,可以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批驳,也可以全盘接受。当然,上海卷作文命题、阅卷始终强调的是考查考生的思辨性,如果考生能够在分析、认可材料观点立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质疑或补充,能够体现新时代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立意上无疑更胜一筹。例如,这样的认知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认知对象?这种认知方法是否存在缺陷,使用不当是否有可能陷入某种误区?我们在选择比较对象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为了能够更客观、准确地认知事物,认知主体需要具备哪些必要素质?甚至可以换个立场,从敌论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观点,检查是否存在可攻击的说理漏洞。考生在清晰有条理地阐述分析材料之后,要能再往前走一步,思考更严谨一些,议论更充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