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路径研究

2019-09-10段振林

南北桥 2019年21期
关键词:科学素质路径研究中小学生

段振林

【摘    要】未成年人尤其是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几年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会进入成年人行列,他们的科学素质如何会对未来全民科学素质状况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必须早抓而且要着力抓好,这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科学素质  中小学生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021

一、研究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3月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高作出总体部署。《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目标是: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建成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的现代公民科学素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5年的6.20%提高到10%以上。

二、相关概念

1.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2.科学素质(Scientific quality):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学素质是当代人在社会生活中参与科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包括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少、理解科学思想的深浅、运用科学方法的生熟、拥有科学精神的浓淡、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大小。综合表现为学习科学的欲望、尊重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行为和创新科学的成效。

三、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路径

(一)培养科学兴趣是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前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这样的名言:“所有的智力活动方面工作都需要依赖兴趣。”小学科学教学标准提出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让学生学习、学好、学透更多的科学知识。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呢?

1.引入故事、动漫、谜语。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生好动,对于动态的、新奇的、活泼的事物具有先天喜好,尤其喜欢动漫谜语故事等。因此在科学课堂上老师应该摈弃说教,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动漫或者谜语故事引入课堂,引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2.加强实验演示。小学生好奇心强,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在能够设置实验的课堂教学中,科学任课教师应该尽量安排实验演示。巧妙地演示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极大关注,所讲的知识也容易被学生接受。

3.巧妙设置游戏。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爱玩是他们的天性,饶有趣味的科学游戏不仅能满足他们爱玩的天性,而且还能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4.提倡动手操作。小学生好奇心强,天生好动,对任何事物都想亲自用手去摸一摸,亲自去动一动,我们的科学任课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安全的动手操作机会。学生的参与意识被调动起来后,教学任务就能有效达成。

5.开展竞赛活动。小学生喜欢开展竞赛活动,以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我们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堂教学有意识地让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在竞赛的鼓舞下,小学生们能克服拘束和畏难情绪,投入到竞赛中。为了自己小组能够取得胜利,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出各自的聪明才智,很好地实践了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实施优质的科学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保障

1.定期对科学课程进行修订和调整。中小学生科学课程设置应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方面都应涉及。为保证科学课的连贯性,科学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设,应贯穿于整个中小学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的科学课程,科学教材编写专家应定期对科学教材内容的适宜性、可操作性、时代性和整体性进行修订完善,以保证科学教育在中小学教学环境中始终受到关注与重视。

2.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教师能力与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按照《科学素质纲要》和中小学科学教育有关《课程标准》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科学教育专业建设,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培养质量;组织强有力的科学教育团队,深入基层,引导并推动中小学校开展科学教育教学研究;组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教师研修、主题研讨、科普讲座等活动,帮助科学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培养其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意识,提升其设计、组织、指导科学实验和实践活动等能力。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将科学教育纳入各级教师培训,制定相关政策,并采取课堂面授、专题研讨、网络等多种有效途径开展科学教育师资培训活动。

(三)开展丰富的科学探究活动是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措施

1.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科学教育资源。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形式化的,只有大自然、大社会才是自然科学的直接来源。政府、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充分利用少年宫、科技馆、企业等科学教育资源,动员全社会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创建更多的科学探究活动基地,组建各种各样的科技兴趣小组和社团,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技竞赛、小发明竞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将学校科学教育与校外科学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发挥教育的整体合力,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下面以紫苏油智能化提取工艺为主题的科学探究活动为例,校外科學实践活动开展可分为以下阶段:(1)宣传动员阶段:运用有效的宣传工具和渠道广泛进行宣传推广活动,让学生了解紫苏油对人们身体健康的保健功能,以及进行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2)活动阶段:先由紫苏协会负责人对活动指导老师进行情况介绍,指导老师返校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放假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来到紫苏油生产基地,辅导学生开展紫苏油提取工艺的调研活动。师生回到学校以后,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报告的撰写和用于成果展示的PPT制作。(3)评价阶段:邀请学校教研部门老师担任评委,对学生的活动成果展示进行评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状。

   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合作精神以及表达交流等方面都是很好的锻炼。

2.重视中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教学。(1)科学实验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尊重科学的态度。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或实验条件的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失败。如,C还原CuO,如果C和CuO的比例不当、温度不够高、药品不够干燥则现象均不明显。又如,潮湿的空气中进行NH3或HCl气体的喷泉实验,往往会因空气中湿度太大而导致实验的不成功或现象不明显;再如,制备AgI胶体时,如果所用试剂浓度不当也会导致实验失败等等。实验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正视失败事实,尊重实验事实,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探索改进的方案。因此,实验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原则,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2)科学实验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方法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理化生实验都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不仅仅在有关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实验过程中包含的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中学理化生实验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训练,包括仪器的使用、药品的存取、基本实验操作及实验的设计等。教学中,应及时以技能训练为切入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实验方法不仅是中小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更是中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理性思维的前提条件。

四、结语

我们相信,随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具体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势必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其自身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最终也一定能带动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國办: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提到10%以上.中国经济网.2016-03-15[引用日期2016-03-15].

[2]谭志坚,王胜.开展自然科学科普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科学技术创新,2016(30):43-43.

[3]李清林.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82-84+77.

[4]关松林.发达国家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6,37(12):140-146+154.

猜你喜欢

科学素质路径研究中小学生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策略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