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关于初中社会学科教学的问题和对策探究

2019-09-10胡斌

信息技术时代·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核心学科素养

胡斌

回溯初中社会学科教学改革,改革的重心始终围绕着课堂教学开展,始终在谋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但是作为教学环节重要组成部分的作业改革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充分地探究,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社会学科的实践属性,难以构建起完善的育人生态系统,同时也对社会学科育人价值的发挥造成了制约。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公认的重要变革取向,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社会学科教学的现状和对策进行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社会;学科教学

引言

新课改使初中社会学科教学发生巨大变化,教师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致力于优化教学改革。因此,教师如何在日常的社会学科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优化社会学科教学就成为重要课题。

1初中社会学科教学的现状

首先是社会学科活动的逻辑起点。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正式提出,如何通过课程与教学的变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下基础教育改革重要的探索命题。落实到学校教育领域,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最大价值在于指导、引领和辐射学科教学,使之在学科本质魅力的挖掘和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之基础上,自觉为教育对象的终身发展服务。这也就意味包括初中社会学科在内的任何学科,都应该树立起核心素养的意识,都应该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础和目标,不断地整合教学资源,打破学科壁垒,创新教学形式。其次是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看,推动初中社会学科改革最重要的是彰显这一学科的实践属性,推进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方面,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形成规律看,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而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调动和利用心理和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实践之中生成、积累和展现的,而活动就是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一种真实的实践环境;另一方面,从初中社会学科的学科性质看,社会学科的教学应该注重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之中交流、体验、感悟、发展,只有如此,才能使知情意行真正内化,而在相对封闭的课堂教学环境之中,实践性活动往往会受到局限,只有联通课堂内外,在丰富、开放的活动之中,才能真正体现学科的实践属性,才能更好地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优化初中社会学科教学的策略

2.1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初中社会学科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很少主动参与,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主意识,创造性无从发挥。所以在新课改下,初中教师就要将学生变成社会学科教学的主人,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質疑,从而自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性。例如,当教师在以“各民族人民共同发展”为主题开展社会学科教学时,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立新中国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族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而制定的方针、政策,增进学生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型民族关系的认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逻辑性、整体性认识,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的积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为回答该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各民族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状况进行梳理,从而深刻认识到曾经的民族隔阂、歧视、压迫,体会当时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挖掘当时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从而促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推行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基本原则的历史渊源,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在少数民族集中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必要性、优越性,认识民族政策的科学性、正确性,有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推动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交流,巩固国家的统一、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此,教师成功提升社会学科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与社会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

2.2调查访问,体验生活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严重缺失,而以一个或多个家庭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则填补了这项空白,让学生走进社会,观察事物,调查访问,充分感受生活。正如梁启超所说:“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社会》课程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用参与“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形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

2.3社会教育要融于学科教学的活动之中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之下,各个学科也开展着非常生动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课程教学的各项活动,增强自己对道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初中的社会课内涵丰富,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魅力。只要各位社会教师深挖掘,选择合适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枯燥的说教,学生就能心情舒畅地接受一点一滴的思想渗透。在学习社会中不知不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2.4改变教学策略,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

“核心素养着力解决的是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之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这就要求社会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模拟问题场景,让学生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素养。

2.5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清晰教学目标

思維可视化技术最为主要的优势便是能够通过生动直观的影音图像的手段,清晰、直观的展现思维逻辑和知识结构,让混乱、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清晰。切实得让教学知识从情感、教学过程、教学价值等各个维度上更加清晰与直观。将教学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切实的促进广大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实现教学工作的需求。在实际开展初中社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往往会搜集众多关于道德案例的故事和图片与教学知识进行融合,多个知识点和图片结合错误,便会造成偏差。教师便可以积极的利用“Microsoft PowerPoint”这一技术,通过幻灯片制作的形式,在两大教学重点的基础上针对知识进行引申。切实的利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清晰教学目标,紧密的将一划扣一环,确保初中社会教学工作的多元化和标准化,切实的在确立教学目标之后,不断的挖掘与探索、带领学生们进入真善美的世界。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的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须严格遵循新课改理念,坚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特别是要结合社会学科教学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持续改进和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持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提高社会科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现丽.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对策建议[J].才智,2014(33):171.

[2]葛爱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4(31):89.

[3]何新星.情感交流涵义如何彰显在初中社会课堂教学中[J].赤子(上中旬),2015(20):260.

[4]江国荣.初中历史与社会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2):131-132.

猜你喜欢

核心学科素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