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下的育人模式的新思考

2019-09-10刘续腾

环球市场 2019年30期
关键词: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三全育人

刘续腾

摘要:三全育人的理念体现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继承和发扬,而不是把人视为一种工具。对此我们可以借鉴马克斯·韦伯关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论述,探讨在三全育人模式下协调发展大学生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关键词:三全育人;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进入新时代,育人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概而言之,其目的主要是把当代青年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是希望青年成长为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的建设者,这是指才能方面的成长;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希望青年成长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的传承人。消除人的异化,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的。

在价值观领域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提醒我们,重视人的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质越来越重要。比如药家鑫事件,马加爵事件,以及一些丧失了理想信念,忘记初心和使命的贪污腐败分子。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必须重视育人中德育的重要性。

如何建立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借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思路。马克斯韦伯把合理性区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种。在韦伯看来,价值理性相信的是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而工具理性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追求技术进步,成为了最重要的任务。而人则越来越成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人的物化,其表现就是,功利主义,利已主义和物欲享乐之风盛行。这种错误的价值观认为,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人的价值不在人本身的道德品性,理想信念,而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也在侵蚀着当代青年,并且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

当今社会,一方面物质文明极大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这带来的一种幻想就是科学主义: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日渐式微,中国古人提出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和德性传统也不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看来,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而我们认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人的身上不应该是矛盾对立的,应该是协调统一的。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理想信念坚定,德才兼备,心智和谐的人才。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这一理念,是立体的多维度的育人理念,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必须回归教育本质,实现在高等教育中必须坚持专业技能教育和德育培养、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互相统

一、互相促进的殷切期盼。

首先,应该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和中华传统美德和文化教育等价值理性的教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并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对此,我们联系中国香港的乱局,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极端必要性的认识。而这一方面的工作,我们认为,主要属于价值理性领域。这要求高校中,无论管理条线、專业教师条线和学生工作条线有机协同,必须在工作和课堂中,要聚焦学生,科学把握大学生的特点,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深耕细作,摒弃“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实现“千姿百态”的教育效果。高校教师,必须用良好的师德师风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管理和服务中,必须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为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服务。我们必须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除了培养之外,还要对错误的价值观进行斗争。在正反两方的斗争中,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发展和生活的基础性作用。

德育的潜移默化的渗透,心理上的及时关怀,人生发展和成长的引领,团队协作和良性竞争,良好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的形成,都需要最大程度上发挥全体老师的育人功能。在这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的学习,是最根本的途径。

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在授课、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师文化修养、个人品格、言传身教等价值理性的应用,会极大程度地感染学生,进而影响学生的人格养成和理想信念的树立。

其次,加强和改善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工具理性的教育功能。通过三全育人的着眼全局、综合考量,充分统筹利用学校的全部资源,持续改善高校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为他们今后就业中顺利适应社会、发挥个人聪明才智服务社会,更好地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最后,回归到本文主题,我们认为,在通过三全育人理念,指引培养人才工作中,工具理性的运用,必须在价值理性的指引下执行,并且需要特别强化价值理性的引领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德行修养,必然无所不为,对社会形成无法估量的危害。党的十九大之后,党和国家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正确方向更加重视,因此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必须始终强调德育,强调价值理性,把理想信念和德育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通过三全育人,真正实现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价值观正确、人格道德修养良好、专业知识过硬,培养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和谐统一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发展、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新华社评论员: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猜你喜欢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三全育人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批判之管见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
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