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型牙本质保护膜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

2019-09-10马惠珍谭文宏李雨洁

关键词:水门汀保护膜粘接剂

崔 蜜,马惠珍,孙 斌,谭文宏,李雨洁,许 悦,周 秦

(1.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陕西西安 710004;2.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第三门诊部,陕西西安 710004;3.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陕西西安 710004;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西安 710061)

在嵌体、全冠等间接修复过程中,对牙体组织的预备直接导致了牙本质小管的开放。当牙本质表面受到各种刺激时,产生牙本质过敏,而对开放的牙本质小管表面即刻封闭(immediate dentin sealing, IDS)[1]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对于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方法按机制可分为原位沉积法、氟诱导矿化法、纳米粒子填塞法、粘接覆盖法和激光熔融法等[2]。近年来,基于粘接覆盖法的即刻牙本质封闭技术广泛应用于对活髓基牙牙体预备造成的牙本质过敏症的预防。粘接覆盖法是利用牙本质粘接剂(dentin bonding agent, DBA)与牙本质内胶原纤维结合,经光固化后在小管内形成树脂突或混合层,起到封闭牙本质小管的作用。但DBA种类繁多,选择合适的DBA作为牙本质保护膜用于牙本质小管的封闭非常重要[3]。牙本质保护膜需要对牙本质小管产生稳定的封闭作用,对最终预备体的形态产生较少改变,并且不会对水门汀与牙本质间粘接强度产生不良影响。本实验以“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C、Single Bond Universal(SBU)通用型粘接剂、可乐丽菲露TMS3 bond 3种粘接剂为实验对象,进行微拉伸试验,对其粘接性能进行检测,以评估牙本质保护膜对水门汀与牙本质间粘接特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牙本质保护膜的合理应用及最终的成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分组DDS组:未涂布保护剂的牙本质表面;HyC组:“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C(Sun Medical,日本);SBU组:Single Bond Universal(SBU)通用型粘接剂(3M,美国);S3组:可乐丽菲露TMS3 bond自酸蚀牙本质粘接剂(Kuraray,日本)。FiltekTMZ250前后牙通用型复合树脂(3M,美国);RelyXTMUnicem通用自粘接树脂型水门汀(3M,美国)。

1.2 实验仪器ISOMET 1000低速精密切割机(美国标乐公司);MTS Criterion Model43万能试验机(美国美特斯MTS公司);离子溅射仪JFC-1600(日本电子株式会社);MARLIN-compact场发射扫描电镜(德国卡尔蔡司公司);KQ-100DY型医用数控超声波清洗机(中国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样本制备 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收集2016年5-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门诊拔除的离体牙。纳入要求:新鲜拔除的第3磨牙;完整无龋坏;无裂痕。贮存条件:去净牙根周围软组织,浸泡于生理盐水中,4 ℃冰箱保存[4]。低速精密切割机完全去除离体牙咬合面釉质,暴露牙本质,600目砂纸水中打磨形成光滑平面,超声震荡后备用。

1.3.2拉伸试件制作 在磨具中将FiltekTMZ250前后牙通用型复合树脂分层固化,制作成直径约1 cm、厚度为4 cm的树脂盘备用。将2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4组,每组5颗离体牙。实验分为DDS组、HyC组、SBU组、S3组,DDS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牙本质表面采用750 mL/L的乙醇棉球消毒吹干,根据说明书分别进行相对应的保护膜或粘接剂处理后保鲜膜保护表面涂层,使用硅橡胶印模材料(Express STD Putty, 3M,美国)制作暂时冠,齿科基托蜡(常熟尚齿齿科材料有限公司)封闭边缘。生理盐水中贮存1周后,去除暂时冠,用750 mL/L的乙醇棉球清洁牙本质表面,吹干。将表面清洁的树脂盘使用RelyXTMUnicem通用自粘接树脂型水门汀粘接于处理的牙本质表面,轻轻加压,光固化。将粘接好的样本牙根包埋固定于自凝树脂中,于ISOMET 1000低速精密切割机(美国标乐公司)切割,形成牙本质-树脂条(0.9 mm×0.9 mm),样本置于37 ℃恒温槽24 h后进行微拉伸试验[5]。

1.3.3微拉伸试验 将样本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片载玻片上,置于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伸测试,加载头加载速度设置为0.5 mm/min[6],直至牙本质-树脂条断裂,计算机自动记录加载过程中的最大拉伸力,计算微拉伸强度,单位为MPa。

1.3.4扫描电镜 观察断裂模式从微拉伸试验的每组中筛选出最接近均值的样本,使用37%磷酸凝胶酸蚀界面30 s,流水冲洗1 min后吹干、喷金,扫描电镜观察断裂模式。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PSS, version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对比各实验组和对照组间,以及实验组间微拉伸强度的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微拉伸强度涂布保护剂之后,各组的拉伸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其中HyC组、SBU组、S3组拉伸强度分别增加了24.7%、68.7%和77.2%,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yC组拉伸强度小于SBU组、S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BU组和S3组拉伸强度相当,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2.2 断裂模式根据断面破坏方式分为两类:界面破坏(interfacial failure)和内聚破坏(substrate failure)[7]。界面破坏包括了完全从牙本质-粘接剂-水门汀-树脂界面内断裂的断离类型以及经过此界面斜向树脂或牙本质的混合断裂类型;内聚破坏包括了完全位于牙本质或树脂内断裂类型[8]。各实验组样本的断裂类型统计见表2,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6)。

表1 各组试件的微拉伸强度

组别样本数量微拉伸强度(MPa)DDS组509.059±0.503HyC组5011.303±0.576∗SBU组5015.281±0.465∗#S3组5016.053±0.450∗#

与DDS组比较,*P<0.05;与HyC组比较,#P<0.05。

表2 各组样本的断裂类型统计

Tab.2 Fracture modes of each experimental group (n=50)

组别界面破坏百分比(%)内聚破坏百分比(%)DDS组964HyC组946SBU组9010S3组964

对各组断裂类型统计分析,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断面微观形貌,可见DDS组主要为典型的界面断裂模式,断面粗糙,未见暴露的牙本质小管结构,极小部分断裂发生于水门汀的表层与树脂修复体之间,提示断裂主要发生在树脂水门汀内部(图1A)。HyC组为典型的混合断裂模式,断裂主要发生于HyC涂层的顶端,但断面粗糙,可见树脂水门汀残留的“碎片”依附于HyC涂层之上,并在断面的牙本质侧观测到约整个断面面积1/8大小的牙本质小管暴露面,此处HyC涂层与水门汀一并从牙本质表面剥脱(图1B)。SBU组的断裂面主要位于树脂水门汀的顶端,即水门汀-树脂盘之间,从断裂面的牙本质侧观察,可见水门汀下方的SBU涂层,但未见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图1C)。S3组中,断面粗糙程度均匀一致,从断面的牙本质侧及树脂侧观均未见暴露的牙本质小管,极少部分的断裂位于S3涂层的顶端与水门汀交界处,电镜检测两侧界面结构一致,提示断裂主要位于树脂水门汀层内(图1D)。

图1 电镜下各组断裂面牙本质侧观

Fig.1 Lateral view of dentin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of each group under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500)

A:DDS组;B:HyC组;C:SBU组;D:S3组。

3 讨 论

针对修复临床活髓牙体预备后的牙齿敏感问题,本研究采用即刻牙本质封闭技术评价不同牙本质保护膜的应用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实验以天然牙本质及目前临床常用的“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C作为对照,微拉伸试验显示,涂布牙本质保护膜之后,各组的拉伸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其中HyC组拉伸强度小于SBU组、S3组,SBU组和S3组拉伸强度接近。由此可见,不论是HyC、SBU组还是S3组,不仅具有牙本质封闭作用,还可以提高牙本质的粘接能力,具有双重作用。本结果进一步证实了IDS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水门汀与牙本质间粘接强度,这与EL-DAMANHOURY等[9]的研究结果相符合。同时,与临床常用的“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C相比,新型牙本质保护膜SBU及S3可以获得更高的粘接强度。所以,在IDS技术中,新型牙本质保护膜SBU与自酸蚀粘接剂S3的应用可改善牙本质与水门汀间的粘接强度。

通过断裂模式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4组均主要以界面断裂为主,其中少数样本的内聚破坏主要在树脂内发生,4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其中,DDS组和S3组为典型的界面断裂类型,提示断面主要位于树脂水门汀层内,由此结果可推测,RelyXTMUnicem通用自粘接树脂型水门汀自身强度相对较弱。SBU组为混合断裂模式,结果提示,SBU与牙本质和水门汀间均可产生较强的结合力。HyC组同样为混合断裂模式,但主要发生于HyC涂层-水门汀层之间,提示“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C与树脂水门汀间的粘接强度较其与牙本质间的结合力弱。本结果与王大铭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SBU和S3 Bond两种保护膜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均含有10-甲基丙烯酰氧葵基磷酸酯(MDP)、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及丙烯酸脂类成分。MDP与丙烯酸脂类均属于粘接性单体,MDP单体[11]为一种磷酸化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它通过与牙本质羟基磷灰石中钙离子间的化学结合形成自排列的纳米层,该纳米层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能够防止金属蛋白酶对牙本质胶原纤维的水解作用,从而保护混合层,有助于提高粘接强度及粘接的耐久性。HEMA为改性剂,它可与其他丙烯酸类单体共聚,形成活性基团,从而提高牙本质粘接性能。在牙本质保护膜SBU中,HEMA与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的聚烯酸共聚物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被称为VitrebondTM共聚物,它能够抵御因牙本质表面润湿性改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使粘接剂发挥稳定的粘接效果。而“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C的主要粘接性单体成分为4-甲基丙烯酰乙氧基苯三酸酐(4-META)和丙烯酸脂类,并不包含MDP和HEMA两种成分,这可能是新型牙本质保护膜SBU和S3 Bond能够获得较高粘接强度的主要原因[12]。

综上所述,应用新型牙本质保护膜SBU和S3 Bond,可有效封闭暴露的牙本质表面,改善牙本质与树脂修复体之间的粘接性能,应用于活髓基牙的间接修复技术中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水门汀保护膜粘接剂
烧结温度对粘接剂喷射技术制备420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造口护肤粉联合皮肤保护膜在肛瘘术后的应用效果研究
口腔常用缩略语
口腔常用缩略语
在乳牙龋齿充填中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口腔常用缩略语
树脂水门汀在瓷贴面下光固化后的机械性能
乙醇润湿对2种全酸蚀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纳米银改性正畸粘接剂的研究
用于新型无“鬼影”保护膜乳液压敏胶粘剂的交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