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2019-09-10刘建荣

文化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寓言小学生传统

◎刘建荣

(河北省三河市西小汪小学 河北 三河 065200)

一、研究背景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历史而且文化传承没有中断过。但在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之下,小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不断减少,不单单导致传统文化传承难度大幅度提升,也没有办法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水平做出保证。面对这一问题,小学教师应当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详细分析传统文化概念及现状,科学合理地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传统文化渗透,让学生可以对传统文化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1]。

二、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处于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十分强烈。但由于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陈旧、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兼顾教学效率及效果,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令人满意,学生难以对传统文化知识形成完整和清晰的认识;即便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已逐渐将传统文化知识放置在更为重要的地位上,但是因为小学生知识结构不是十分稳定,也难以保证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吸收。这也说明,在传统文化传承及发扬的过程中,仅仅对文化知识进行认识及感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应当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2],为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引导小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构建出合理的文化知识体系。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体系。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对我国诗歌文化形成清晰的认识;可以认识到成语及歇后语的美感;可以让小学生切实掌握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一定了解,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一些,促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变得更为丰富一些。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一定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观念正处于发展成型的重要时期当中,需要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逐渐养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走上一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道路。

四、渗透方法

(一)适当穿插寓言、传说及历史故事

我国丰富的寓言及传说是人尽皆知的,比如说《白蛇传》以及《缘木求鱼》等等,都是十分出名的寓言、传说及故事。寓言一般都会通过简单的描写,刻画出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寓言是十分诙谐幽默的,使人难以忘怀,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充分激发出来。各个历史故事一般都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背景,可以从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礼节、习俗以及节日[3]。比方说,小学语文历史故事《负荆请罪》,告诉学生不单单应当做到知错就改,还需要养成宽容大度的品质,只要和当时的社会状况联系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对故事的内含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例如,《牛郎织女》中展现出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这还是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和情人节的来源。还有端午节及寒食节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其实背后都有相应的历史传说故事。因此,切实加大寓言传说及历史故事的阅读力度,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策略之一[4]。

武松打虎

(二)适当渗透中国四大名著的内容

《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经典名著,以章回体的形式揭开了一个个崭新的叙事小说篇章,对继承及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所介绍的是我国不同时期当中经济、政治以及军事因素对文化的影响,带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将其当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缩影。不管使用到的是浪漫主义叙述方式还是现实主义叙述方式,其所展现出的传统文化都是中国特有的、值得深入分析的我国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5]。比方说《草船借箭》就来源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那一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吴国、蜀国联手对抗魏国,双方在赤壁对峙,在草船借箭这一故事当中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充分展现出来,也展现出周瑜的心胸狭隘。《武松打虎》来源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水浒传》讲述的是梁山108好汉的英雄故事,此章节当中介绍的是武松的勇武(如图所示)。四大名著对于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学生来说理解相对比较困难,因此教师需要提前收集相关资料,给学生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及文化情况,而后再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对四大名著当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形成清晰的认识。

五、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传统文化渗透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关系到是否可以将课堂教书育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6]。所以,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找寻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让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达到完美自然融合,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寓言小学生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我是小学生
寓言的马甲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