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中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2019-09-10杨海北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医中药

杨海北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中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2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3人。其中,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西医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内科常规西医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中药治疗。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实验组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午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晚上22:00血糖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午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晚上22:00血糖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且低血糖的发生率低,其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中医中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西医西药

[中图分类号]R25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6-0281-02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占糖尿病的90%以上,病程长,控制不良,可慢慢出现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病变、眼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虽然近年来有很多新药开发和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现代西方生活方式等因素,发病率急剧上升,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悠久的历史,改善症状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本文随机选择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2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中医中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内科治疗的12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3例。实验组与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30例,患者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3岁,平均年龄(61.03±4.12)岁,病程:最长病程16年,最短病程3个月,平均病程(6.23±1.10)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西医西药治疗,口服格列吡嗪2.5mg-5mg,每日3次;二甲雙胍缓释片500mg-1000mg,每日2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自拟方益气活血降糖方,组成:党参20g黄芪20g生地12g熟地12g山药20g麦冬15g五味子10g玄参12g当归10g石斛12g桃仁10g,红花15g,丹参30g,牛膝5g,大黄6,水煎三次,头两煎煎取500ml,分两次内服,第三煎煎取2000ml,晚上用其泡双脚30分钟,每日一剂。连用四周。患者的血糖运用瑞特GM300的血糖仪检测患者的血糖。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_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c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比较治疗前,实验组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午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晚上22:00血糖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午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晚上22:00血糖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比较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

3讨论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发病机制是以本虚为基础的,但在发病过程中涉及多个脏器,早期阴虚内热为主,因气阴消耗持续,晚期导致脾肾阳虚。这些症状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一方面使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另一方面,又深入经络血脉,造成经络血脉损伤,痰浊瘀血内阻产生心、脑、肾、眼、足等多器官并发症。

从临床观察,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年龄较大,伴有肢体麻木、刺痛等症状,大多数病人在舌下静脉系统瘀阻明显,舌紫暗或有瘀斑等,这是内阻血瘀证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糖尿病一旦进入并发症阶段,几乎100%存在血瘀尤其微血管并发症,本研究这个处方用党参、黄芪、山药益气健脾,生地、熟地、麦冬、五昧子、石斛养阴生津,当归、桃仁、红花、丹参、牛膝活血化瘀,大黄有清热活血通脉的作用。从现代药理学研究来看上述中药都有降血糖作用,能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促使机体细胞再生或修复。特别是在常规中药内服的基础上,泡足外用,不仅皮肤可以吸收一部分药物有效成份,而且直接作用于足部经络血脉起到益气补肾、活血通络的作用。临床治疗中,很多病人反映泡足对改善下肢麻木、疼痛、发凉等症状效果较好。所以内外同治实验组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午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晚上22:00血糖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少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医中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且低血糖的发生率低,其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徐福松教授论治勃起功能障碍学术思想总结
抗生素与中医中药两种方法治疗感冒的疗效比较
甘露醇、胞二磷胆碱联合中药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改进型自体疣皮下包埋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血脂康联合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踝套牵引加夹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胫腓骨骨折效果观察
舒缓疗护中医药疗法的研究进展和思考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施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