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光灯下的隐士: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的艾米丽形象分析

2019-09-10孟豪妹晁飞燕

炎黄地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福克纳隐士悖论

孟豪妹 晁飞燕

摘 要: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一直以来艾米丽的形象分析备受关注。本文试图从艾米丽性格形成的成因以及之后她的行为模式入手,描述艾米丽的个人形象,并将此形象追根溯源,放置于福克纳南方浪漫主义的系统人物之中,揭示艾米丽所传达的福克纳的内心矛盾情愫。

关键词:隐士;原型;南方浪漫主义;福克纳;悖论

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一文由于复杂的叙事结构,着迷的人物塑造和情节以及叙述者微妙的身份,其主题一直众说纷纭。艾米丽的形象以及导致此形象的原因也层出不穷。丹尼斯·艾伦(Dennis,W.Ellen)认为艾米丽的形象“无法确定”,因为她“活着但也死去,既是女性又是男性…… 两面并存。” 金智完(Ji-won Kim)则认定艾米丽“畸形而野蛮,” “如同古老的南部,深陷于过去之中”。另外,盖瑞·克瑞沃尔德(Gary L.Kriewald)从历史原型角度分析,认为艾米丽应该是以维多利亚女王为原型,因为艾米丽和女王“无论是容貌,举止还是对自己的笃信以及对所属阶层传统不遗余力的热衷都很类似。”本文试图从艾米丽的心理成因方面分析,揭示艾米丽何以成为以上评述者所说的形象。之所以将艾米丽描述为“聚光灯下的隐士”基于以下两个贯穿全文的细节:艾米丽逐步将自己封闭于那座“四方形大木屋”里,只留下一位男性黑人女仆侍奉;整个镇子无论男女老幼从未放弃窥探她的生活。本文所说的“隐士”与传统隐士不同。后者往往为了提升自我或为了专注研究学问而主动选择隐修的生活方式。艾米丽的“隐士”形象只取单方面与世隔绝之意。她之所以成为聚光灯下的隐士主要由两方面因素造成。一是艾米丽父亲对她从小强力灌输的贵族理念之内化,二是众人对其持续不断的评论和期许。这两者一同将艾米丽推入孤独无依,与世隔绝的境地。“聚光灯下的隐士“一方面折射出复杂的矛盾状态集于一身,自然引发的一系列艾米丽离经叛道之举,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福克纳对艾米丽连同逝去且被击垮的南方之同情。

维基百科上讲“隐士”定义为“主动远离大众和社会的人”。Recluse一词来自拉丁语recludere,意为“封闭”或“隔绝”。很巧合(或许是福克纳有意为之),有两位名人与艾米丽同名。一位是《呼啸山庄》作者艾米莉·朗特,一位是被视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的艾米莉·狄金森。而这两位也都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彼得·海斯(Peter Hayers)曾提议艾米莉·狄金森做为艾米丽·格里尔生的原型——她“一袭白衣,受制于父亲,未婚,不懂变通,独居”。和传统隐士形象不同的是,艾米丽·格里尔生 并非自愿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她也有过抗争,只是后来完全幽居于屋邸之内。即便如此,她也一直生活在大众的监视之下。

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促使艾米丽如此生活。一是她父亲从小强力向她灌输的贵族理念。由于格里森家族的房子“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并且随着艾米丽长大成人,父亲以“没有人配得上艾米丽小姐”为由赶走了那些潜在的求婚者,艾米丽从小独自一人,与世隔绝,很自然带有一些神秘色彩。大众想象过一幅画面,“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爱米丽小姐立在身后”,她的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着爱米丽,手执一根马鞭。” 父亲去世前,艾米丽照着典型的贵族传统接受教导,因而,阶层理念在艾米丽心里根深蒂固。具体说来,用艾伦的话讲,“贵族强调差异性,强调分别社会阶层,因而以同质同源为他们最重视之处。” 所以,与其说艾米莉是贵族教育的产物,不如说她别无选择只能按照祖先为她定制好的模式继续走下去。远离大众,对艾米丽来说更多是一种传统的延续而非其他隐士自愿且愉悦的选择。第二个因素则是大众推动艾米丽进一步归隐。大众无论是“出于好奇心,想看看她屋子的内部”还是“出于爱慕之情,因为一个纪念碑倒下了”,始终无处不在,紧盯艾米丽的私生活,甚至时不时出来干预。那些妇人迫使牧师拜访艾米丽,因为她们认为艾米丽众目睽睽之下公然和荷默·伯隆坐在闪闪发亮的马车上有失体统,“这是全镇的羞辱,也是青年的坏榜样。” 后来看到此举不起作用,牧师妻子又写信给艾米丽远在亚拉巴马州的亲戚。“期待” “不满”,“一点也不感到惊异” “谴责” “可怜的” “高兴” “可惜” “羞辱”等等这样的字眼透露出人群无时不在对艾米丽的关注,同时也可看出群众对她施加的压力之大。为了满足父亲的期许,也为了摆脱那些来自大众的灼灼的目光,艾米莉便顺理成章成了聚光灯下的隐士。

“聚光灯下的隐士”这种矛盾式表达,如果从当事人的角度理解,亦可看出隐士般的寂静之中分明蕴含着愤怒。身为贵族小姐,艾米丽选择以安静但又决绝的方式反抗附加于她身上的各种重负。面对镇长和各位市政官亲自到家里索税,她站得笔直,连续三次以“冷酷无情”的语调回应“我在杰弗生无税可缴”,气场十足,“‘连人带马’地打败了”。“全镇实行免费邮递制度之后,只有爱米丽小姐一个人拒绝在她门口钉上金属门牌号,附设一个邮件箱。她怎么也不理睬他们。” 而面对故去的父亲,艾米丽违抗教诲,同荷默·伯隆这样一位北方佬约会。对大众,尽管流言如沸,谴责她忘了“贵人举止”,艾米丽依然我行我素。“逢到礼拜天的下午我们就看到他和爱米丽小姐一齐驾着轻便马车出游了。那辆黄轮车配上从马房挑出的栗色辕马,十分相称。” 父亲死后,艾米丽拒绝接受镇子上的妇女前来吊唁。即便她自己故去,也要以楼上的房间再次震惊所有人。奥哈茨(Ulf Kirchdorfer)从侧面表达了艾米丽反抗的力量所在。他说“在《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社会结构系统里,男性当权者与艾米丽交锋显现出来的无力与无效可被看作无性能力或性能力缺乏,抑或性能力不足。”

当然异样的是,面对这样一位谋杀嫌疑犯,读者对艾米丽并没有仇恨或一致谴责她残忍,反而会不由自主同情她。这种情绪恰恰也是福克纳想要营造的,因为作者本人对艾米丽持有的态度非常复杂。福克纳应用好几种技巧试图在读者中引起共鸣。首先是故事安排。一开始,福克纳就设下整个故事的基调,“爱米丽·格里尔生小姐过世了,全镇的人都去送丧。”。中间,福克纳穿插好几处片段回顾艾米丽的一生。正是在这些片段中读者逐渐了解到艾米丽形单影只,心理畸形的原因所在,渐渐接受她,甚至理解她。托马斯·克莱因认为福克纳采用“我们”这个集体叙述人称就是为了表达众人之残酷,因为这种视角表明大家都在转移责任,同时也赋予所有人权利去评判艾米丽。处于这样的聚光灯下,艾米丽很容易激发读者同情。另外,将荷默之死置于文末也让读者体验到特有的南方幽默。用艾伦的话说,恐怖和乖张的喜悦是相伴相生的。“读者在惊讶之余也会感受到秘密的愉悦。艾米丽违背常规社会和逻辑规则的行为使得读者撕扯于恐怖和乖张的喜悦之间。福克纳想表达的是,这种相悖而行的冲动处就存在于人性之中。” 众人以为自己早已得知多年前那股难闻的气味是什么引起的,可直到最后,艾米丽才默默揭露了答案真相。艾米丽的嘲弄之举再次冒犯众人,就如同多年前她不尊重法律,不在意众人的“关心”一样。这样设置使得读者得知荷默之死后责备艾米丽之心并无多少,反而有种扑朔迷离的快感。第二种技巧在于福克纳对艾米丽婚房的诗性布置。布置本身便是作者对艾米丽无法抵制的爱恋表现。縱观整个小说,“玫瑰”字眼直到婚房场景才出现:“褪色的玫瑰色窗帘,垂落在玫瑰色的灯罩上。”不用则已,一用便是两个。作者的温柔笔触溢于纸上。艾米丽多年前悉心布置的一切静静得躺在原地,没有人触碰,任由灰尘默默覆盖其上。“那尸体躺在那里,显出一度是拥抱的姿态,但那比爱情更能持久、那战胜了爱情的煎熬的永恒长眠已经使他驯服了。” 最后,“我们”看到了“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 戛然而止,一缕长发诉说的何止只是艾米丽对荷默的眷恋,也正是福克纳向艾米丽“献上一朵玫瑰花”的深情表现。

肖明翰评论福克纳竭尽全力试图在理智层面同他刻画的典型南方人物保持一定距离,批评那些南方人物不敢面对现实,不敢投入生活之中。而他自己在情感方面,则离那些南方人物十分亲近。因此他处理这些人物的方式也将自己内心的矛盾展现于外,尤其是理智和感情方面的矛盾。因而福克纳对艾米丽的态度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他的南方浪漫主义情怀。对逝去的南方,尽管有诸多批判,但也无法抑制得靠近,不由自主将其浪漫化、理想化。

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从开始到结束,艾米丽的形象都是高贵庄严的,叙述者忍不住赞美她 “高贵、宁静,无法逃避,无法接近,怪癖乖张。” 聚光灯下的隐士同样暗示艾米丽的困境值得同情,也在另一方面谴责大众缺乏宽容。

参考文献

[1]Allen,Dennis W.1982.Horror and Perverse Delight,Faulkner’s Rose for Emily.Modern Fition Studies,30:4,685-696

[2]Thomas Klein.2007.The Ghostly Voice of Gossip i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The Explicator,65:4,229-232

[3]Kriewald,Gary L.2003.The Widow of Windsor and the Spinster of Jefferson:A Possible Source for Faulkner’s Emily Grieron.The Faulkner Journal,19:1,3-10

[4]Kim,Ji-won.2011.Narrator as Collective “We”: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A Rose for Emily.” English Language & Literature Teaching,17:4,000-000

[5]Ulf Kirchdorfer.2017.Weak Men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The Explicator,75:3,145-147

[6]Recluse,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cluse.downloaded on 2018-06-14

[7]Hayers,Peter.1988.Who is Faulkner’s Emily? Studies in American Fiction 16:1,105-110

[8]肖明翰.《福克納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23.1):75-81

[9]威廉·福克纳.2015.《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M].南京:译林出版社

猜你喜欢

福克纳隐士悖论
50 years of social distancing experience雪山隐士的50年隔离生活
隐士
“造谣”是善意的提醒
没见到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美妆悖论
隐士
知足者常乐
一封未开启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