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2019-09-10张建敏

大东方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文本生活

张建敏

早在20世纪录70年代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就也提出:“生成性”目标取向的课程,因此教师教学过程的特点是教学时随时随地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调整课时目标,让学生确实要有所获,所得,所长。

而在语文教学实际活动中,很多教师缺少整体观念,上课时以课讲课,紧赶慢赶都在想办法完成既定的课时教学目标任务,却对长远的语文教学目标,学生的不同发展漠然置之,把一堂课分解得支离破碎。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课后阅读、回归社会三者关系的完整性及其和谐统一,对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课后阅读、回归社会三堂课互相分离,缺少系统的整体性,究其原因主要是:

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由于应试教育影响的强化和教学中的功利性日益呈现:读书为考试,两耳不闻窗外事,以课本为准,死记硬背,题海战,读书只需背答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的掌握,单向的传授,忽视学生主动地感受和创造性地领悟语文文本,特别是在农村,学生阅读更少之又少,仅有的一点点阅读都被异化为求考试中提高考分的手段和途径。

2、教与学的不和谐,主要指教的不和谐,学的不完整。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责任:第一、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不够,特别是指导学生将所学文本知识生活化,在生活中寻求语文的认识不够;第二、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工作惰性。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有教学参考书可以依赖,不用自己去作过多的深入研究、思考、探索,而对课外阅读和社会语文,由于自己平时读书少,写作的时间更少,加上学识水平的较大差别,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也限于直观的、肤浅的范围,很少深层次的反响和回味,作出理性的分析,再加上教师工作的各方面压力,让教师不会俯下身子与学生对话,真正相信学生,放飞心灵,让学生自己体验生活的非常少或完全就没有。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认真思考,反思扩展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课后阅读、回归社会互相补充,形成完善的、和谐的有机整体,真正体现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目标,就尤显得重要。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对现行课堂语文课文文本教学进行改革,努力提高实效性,在实际教学中不强求教学内容和既定目标的完整无缺,而求实效性、灵活性,做到个性化、生活化、知识的系统化;不求课本知识的标准化而求其多样化、合理化;不求课时目标的即时性,而求知识在本单元、本册、本年级及至本学科的联系、地位和作用,做到有的放矢。注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对语文课文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感受的交流和纵横比较,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和谐,畅所欲言,从而在交流和比较中积累和运用,如在上《玩出在名堂》一课后,教师让学生勾画自己有用的词语或句子或段落时,学生讲述了自己的选择及其原因后,教师没有顺着学生的闪光紧追而扩展,让学生口头作文运用这些个词语或句子或段落,而是照着既定教学目标嘎然而止寻求完成任务的另一过程。这样,一堂妙手偶得的漂亮的“作文课”就终止了,可能在这以后不知要费多少口舌才能筹就了。

2、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个人如果缺少震撼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发他们去沉思生活和考虑自己前途的阅读,那将是很大的不幸。课堂教学注重了,基础知识有了,接下来就应该让学生定时、定向、定量广泛涉取课外读物。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引今据典或抑扬顿挫,或春风化雨似的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优美和细微,这样才会产生反复阅读的精神需求,对于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然后与学生一起阅读,教师和学生各看各的书,各做各的笔记,各写各的感受和体会,再找机会交流,让大家畅销所欲言: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倾诉自己的困惑;展示自己的骄傲和欣喜。让他们感受到了阅读是一种享受,还养成了读书必动笔的习惯,书读多了,积累自然就多了,以后要说要写都有丰富的内容。

3、文学阅读是文本与读者的双向交流。文本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中有很多空白点和未定性,文本的完整意义必须要读者自己去建构,而读者的建构必将带着自身的体验和理解,是对文本的一种创新,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升华。同一篇文章,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也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每一种生活,每个片断都在向学生呈现生活即语文,要让学生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生活因矛盾而精采,文学因矛盾而出色。语文的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适应生活,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所以,作为课堂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不仅要提高课堂效益,追求高分,还必须把课外阅读,社会生活三者有机结合,只有这样课堂教学、课后阅读、回归社会三堂课互相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和谐的在机整体,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语文教学,才真正称得上是语文教学。

总之,课堂教学、课后阅读、回歸社会三堂课,课堂是基础,阅读是扩展和补充,社会语文既是源泉也是归宿,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为学生将来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才会真正回归语文,打破教学僵化,枯燥乏味的局面,才会有语文教学的春天,学生学习发展的春天。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普仁学校)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文本生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