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0赖琳燕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敏捷性分数思维能力

赖琳燕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反过来,这些思维活动又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国内外一系列研究也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既然思维能力对于学习数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数学教学就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意识的去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生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创造性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能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突出表现在:一独立性、二分散性、三是新颖性。

首先,加强学生的学习快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有的孩子不停问为什么、老师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另外对孩子的提问要积极回答,如果不会则可告诉他弄明白后再告诉他,但是说到要做到切不可敷衍了事 。如果老师是骗骗他,以后学生不懂的问题他也就不问了,这样就会戳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再次,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互相转换的关系。多做发散思维的训练,防止了孤立,片面,静止的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在教学中善于联系,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系统性指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考虑问题,总是要从整体出发,能够很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日常教学给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应训练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经常进行知识总结。

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共性,分离个性,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在融会贯通中提炼知识,领悟其关键、核心和本质。

例如,除法、分数、比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通过知识的迁移,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又使学生弄清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异同:虽然“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它们都可表示两数相除的关系,但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既可表示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也可表示不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根据三者之间的联系,在解这三类应用题时,通过灵活转换,化难为易,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把一种农药和水按照1∶2500配成药水。在1000千克的水中,应放这种农药多少千克”这道题时,可用比、分数、除法三种方法解答

用比例方法解:1∶2500=x∶1000 x=0.4

用分数方法解:1000×(1/2500)=0.4(千克)

用除法解:1000÷2500=0.4(千克)

通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解答,沟通这三类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参与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表现为思考问题时的快速灵活,善于迅速和准确地作出决定、解决问题。学生要熟练掌握适宜阶段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能生巧,不要一味图进度快、难度高。在课堂上,要争取超前思维,在老师抛出问题后主动思考,把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思维训练的过程。而且要限时完成学习任务,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例如在讲“小数乘除法”一章中,我們将教材分为三类:较为抽象的部分则让学生象征性参与,过渡性教材则引导学生部分参与,较容易的教材则放手让学生全面参与。在课前抓好“预习”参与,在课中抓好“讨论”参与,课后抓好“应用”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语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字条提出疑问。并在游戏、秋游、野炊活动中渗透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让他们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写“数学日记”,记下每天所学的内容、要点、疑难、体会等,使学生的思维随时得到锻炼,思维的敏捷性也就得到了提高。

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指明对象,提供材料后,让学生遐思畅想,独立思考,使其获得较多的主动权。如讲“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师可以提示“要把除数变为整数,为了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而后的学习过程则全部由学生去完成。这样学生掌握了主动权,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思路不受拘束,自然就会活泼、灵敏。

总之,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对它的作用不可轻估。人的天性对思维能力具有影响力,但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后天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个新人。

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能实际训练中把握住思维品质,进行有的放矢的努力,就能顺利地卓有成效地坚持下去。数学教学离不开思维的训练,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着创造思维的课堂。数学教学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只要我们更新教学观念,仔细观察,耐心引导,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就能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竞相迸发,就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气氛热烈、信息频传、人性灵动。

猜你喜欢

敏捷性分数思维能力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借助选择性注意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供应物流协同与供应链敏捷性研究
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创新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