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传统与创新

2019-09-10廖晓虹

高教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廖晓虹

摘 要: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本科院校,应从自身定位出发,强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但是,目前众多高职院校定位不准,目标笼统,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实践性不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1-0044-03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t should start from its own position, emphasiz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highlight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However,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facing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inaccurate positioning, obscured targets, the curriculum setup deviate from the need of the society, the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is obsolete, and practices are less prominent, etc. Focusing on these issu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ultivation mod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应有之义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适用、有用的人才是学校办学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因此,建立先进、高效、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顺利达成教育目标的要义。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众说纷纭,不少教育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阐释,有“人才培养规范”说,“人才培养系统”说,“教育过程综合”说,“培养活动样式”说,“教育运行方式”说,“目标实现方式”说,“人才培养结构”说,“教育活动秩序”说,“整体教学方式”说,“人才培养方案”说①,以及“过程说”、“方式说”、“方案说”、“要素說”、“机制说”②等。

笔者认为,无论是持何种观点、着眼于何种层次讨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都不能将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要素割裂开来单独定义,应将其视为一个人才培育的系统工程,须结合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基础、过程、评价及制度等要素进行讨论。

人才培养模式,从狭义上说,是指运用怎样的形式和方法培养人才,应着眼于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规划、设计与搭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第三十二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等,这是从人才培养过程的角度阐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性格、特点和潜能的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教育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人才培养过程须在宏观层面的科学教育理念指导下,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期望的人才规格,建构合理的教学、管理和评估制度,在此框架内形成相对稳定、科学的专业及课程教学体系,实现科学管理、制度约束、合理评估的科学人才培养系统。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应具备以下要素:

(一)培养理念

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光正指出:“所谓‘理念’乃是共同分享的价值观,有理念即有方向感,即有目标性;有理念方有准绳、方有标竿。”③

培养理念是培养主体进行教育行为和教学活动的方向指引,基于培养主体对人才培养的本质特点、价值取向、基本原则、职能解析、目标任务等方面有充分的认知,逐渐形成对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与育人观念,所以培养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取向的体现,理念的建立与完善,是形成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与基础,是以解决 “谁培养人才”、“如何遴选人才”、“人才为谁培养”、“培养怎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等问题。①

(二)培养目标

基于教育理念指引的方向,培养目标重点解决“培养怎样的人才”问题。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本科大学教育培养人才通常有 “专才型”、“学术型”的培养目标,而高职高专教育培养人才目标通常定位为 “应用型”、“通才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需结合教育理念、人才类型、专业定位等方面来拟定。

(三)培养主体

培养主体指开展培养人才活动的主体,包括培养人才的院校、系部、教师等。培养人才是系统工程,需要各主体同心协力,共同建构、制定培养人才的方案,并组织实践,并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四)培养客体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应有之义中,培养客体当然指的是培养目标中期望培养出的“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人才”即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是培养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教育、教学、训练的客体。

(五)培养制度

任何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发展与完善,都离不开人才培养制度的保障。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实施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过程,如何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评价人才培养的效果等,都有赖于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其核心包括教学管理制度、专业设置方案、课程设置体系、教育教学方法规范等。可见,人才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中保证目标实现、规范培养行为、提供教育资源的保障机制。

(六)培养评价

培养评价是人才培养活动中的最终环节, 也是衡量和评判人才培养活动成败优劣的环节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评价环节将定期适时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评判,并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照,一来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与督促,二来用以评判人才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三来及时反馈和修正人才培养活动的偏差,从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不难看出,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各大要素各司其职:培养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灵魂所在,培养目标则是培养理念的具象和培养活动的方向指引,培养主体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者、制定者与执行者,培养客体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期望培养成人才的对象,培养制度是使培养行为规范化、稳定化、可行化的制度保障,培养评价则是人才培养活动的监控、评判与不断完善的体系,以上要素共同形成立体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传统模式的问题探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等。④因为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高职院校更偏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以上多种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将学校与企业对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是适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是从中专转制而来,且有不少高职院校“升本”意愿颇浓,所以其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如:

(一)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定位不清晰,针对性不强,缺乏特色与创新

如前所述,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引培养人才的方向,解决的是“培养怎样的人才”问题。对于将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有具体、清晰且独具特色的描述,以区别于其他院校与专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之意(高层次教育),又有职业要求(职业教育),因此应该区别于以学术研究为主的本科教育,应针对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强调高职的特色与创新。

但是,不少高职院校仍有“升本”情结,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较为笼统、定位不够清晰,按照本科院校设置专业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少,但体现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却不强。另外,众多高职院校所设专业和课程趋向于设立社会热门专业和课程,但囿于实践方面的师资和硬件的短缺,真正静下心打磨“工匠精神”、培养“工匠”的高职院校和专业较少,导致缺乏院校与专业自身的特色与创新,呈现的是千篇一律的局面。

(二)课程设置陈旧,不能契合社会的当前需要

按照目前高职院校设置的课程来看,虽然大家选用高职系列的课程教材,但由于办学思路仍是定位于本科学校的较易版本,所以仅是在课本编写的难易程度上有所取舍,但并未真正紧密结合社会的需要设置课程,理论课程多于实践课程的情况居多,假大空的课程内容多于真实可行实用的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在就学期间无法真正掌握本行业最需要的知识技能,所学知识也不足以应对毕业工作时的实际需要。

(三)教师创新意识不足,授课模式单一,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师是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主导者,但显然大部分教师的创新意识不足,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尚未完全脱离理论教学为主、以教师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导致授课模式单一化,教师满堂灌、学生不爱听的课堂不少见,很难有效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四)教学内容实践不足,理论性较强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导致授课效果不佳,理论枯燥,实践不足,学生学完了仍不懂怎么操作,最后渐渐淡忘。

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不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无法满足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方向,高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指导和培养实践能力,习得实践技巧技能,但如果是偏重学习理论知识就很难掌握实践技能,无法正确培养实践能力。

(五)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充分客观科学地起到评判、监督、控制和纠偏的作用

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评价体系在整个培养模式中地位相当重要,它应能客观科学的评判人才培养的效果,应能监督和控制人才培养的各个流程环节,并且能对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偏。然而,目前眾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评价体系的要求不高,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重视度也不够,所以很多人才培养方案有虎头蛇尾之嫌。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想

从上所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以及办学条件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发展进行深耕,制定和执行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效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现以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为例,提出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想:

(一)以提高就业率为导向,以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更具实用性、创新性

就业是大部分高职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其人数远远高于专升本、专插本、留学、自考的人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最根本目的应是让人才走出学校后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就是能在就业后顺利上岗。其中,顺利上岗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满足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时,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以提高就业率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可以结合本专业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条件来加强本专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特色创新,培养有方向、有特色的人才。

(二)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依据,革新课程设置体系,开发灵活实用的课程新内容

针对高职院校设置课程偏旧的现状,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多采集社会相关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本专业人才的供需比例,结合人才需求方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定制专业课程,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路径,请企业专家对课程设置方案进行研讨,吸纳行业企业对课程设置的专业意见,淘汰过时陈旧的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的开发新课程,设置灵活实用的课程模式和内容,做到既有专业性又有兼容性。

(三)建设高素质、爱学习、能创新的师资队伍,培养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教师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与信息爆炸的时代需求,现代教师应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安排课堂授课,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要培养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教师,需要高职院校与专业高度重视开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信息化教学环境和硬件条件,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教师应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牢固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巧妙设计信息化教学流程,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风格,用信息渠道打通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四)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应只停留在签订协议、挂挂牌子的表面功夫上,更应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充分运用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实践场所,创造实践机会。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向企业调查人才需求、了解企业的技术更新情况、为企业提供后备人才以及专业技术,反过来,企业不仅可以参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场地、实训安排的研讨,也可以向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机会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技能技巧,企业还可以走进课堂由企业员工为学生传授实践知识,拉近学生与实践一线的距离,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使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实践性人才能真正落实,不再是空谈。

(五)重视建立科学合理、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机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体系的评价机制往往被忽视。但是,如果没有评价机制,无法判断教师的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无法判断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无法判断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重视建立科学合理、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机制,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监督控制、及时纠偏、客观评价,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完整性。

注释:

①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133):30-35.

②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66-70.

③黄俊杰.大学理念与校长遴选.序言[M].台湾通识教育学会,1997. ④陈云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0,5:18.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133(3).

[2]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8(2).

[3]黄俊杰.大学理念与校长遴选.序言[M].台湾通识教育学会,1997.

[4]陈云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0,5.

[5]蔡清龙,高捷.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實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5(2).

[6]曾凡平,文春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7,6(12).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