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黄河”漳河

2019-09-10赵力冬

炎黄地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漳河故称恶龙

赵力冬

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清漳之水出焉,东流于浊漳之水 。

——《山海经·北山经》

小时候喜欢看神话故事,每一次看到《精卫填海》总是不胜唏嘘。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游玩,不幸溺水而亡,遂下决心填平大海!于是,她化作精卫鸟,每日衔西山之木石填于东海。

这里所说的“西山”即指发鸠山,是漳河的源头之一。

漳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发源于山西,原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因受黄河的影响而多次变迁,直至脱离黄河,加入海河水系,成为海河中一大支流。

漳河分清漳河和浊漳河。清漳河大部流行于太行山区的石灰岩和石英岩区,山高谷深,岩石裸露,坡陡流急,含沙量小,故称清漳河;浊漳河流经山西黄土地区,多为丘陵和盆地,黄土覆盖较深,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挟带泥沙较多,水色浑浊,故称浊漳河。两河在河北省西南边境的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

由于河流上游落差巨大,下游下泄不畅,漳河历史上灾害频繁,沿岸人民深受其害。

《禹贡》中载: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致功,至于衡漳。衡漳即恣肆漫漶、桀骜不驯的漳河。

相传,漳河肆虐,是因为在襄垣一带的水底下养育有十条恶龙,大禹治水经过此地时,与十条恶龙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结果,九条恶龙被降伏,降伏了这九條龙的地方叫九龙;一条想溜,但又明知溜不掉,只得乖乖地藏了起来。大禹知道它藏在什么地方,可又认为,也不必赶尽杀绝,于是,留下了它,把它躲藏的地方就叫成了藏龙。后来宋太祖赵匡胤路经山麓,遇一樵夫,问:“此地何名?”樵夫答道:“藏龙。”赵匡胤闻之大惊失色,认为藏龙对自己称王极为不利。于是,吩咐随从转告乡里,改藏龙为常隆。襄垣的九龙和常隆村即由此而来。

大禹治水,在山西很多地方都留下了重要痕迹。漳河西岸有个名为奧治的千年古村,据说,禹当年治水曾在这里居住,水患得到治理,人们为感念大禹的恩德,定村名为“禹治”,“禹”与“奧”同音,最后演变为“奧治”。整个村子依山临水,古朴沧桑,至今犹存。

悠久的历史衍生遍布漳河沿岸的人文遗址,绵延出具有浓郁的太行风情的古民居群落,庙堂寺宇,亭台楼阁。王曲村的天台庵,是我国现存的唐代木构建筑中最具原貌的一座;实会村的大云院五代壁画弥足珍贵;石城村龙门寺,集唐、宋、金、元、明、清六朝古建于一处,全国罕见;辛安村原起寺的唐殿宋塔精美绝伦……

谷深峡长的漳河,山重水复,百转千回,腾跃起落,一路喧声,从历史深处走来,一步步见证着沿岸人们的兴衰更迭,繁荣变迁。

猜你喜欢

漳河故称恶龙
十二生肖排序的来历
吉尔勇斗恶龙
“恶龙”城堡
登铜雀台
提升渔船检验水平构建漳河平安渔业
传说中的恶龙
曾经的守望
古诗文中月亮的别称
最后的一千条恶龙
漳河来水来沙对下游防洪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