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EC风险评估法在核电厂核安保管理中的应用

2019-09-10吴洋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吴洋

摘 要:本文从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和制度体系方面列举了某核电厂核安保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再应用LEC风险评估法,确定风险等级,根据不同风险等级,提出了不同应对策略,建立了某核电厂核安保风险识别和分级响应的管理机制,创建了核安保优化管理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的模型,形成了一套可靠、有效的核安保工作优化体系,增加了核安保工作优化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实现了安保资源投入与安保收益方面的综合平衡。

关键词:风险评估;风险等级;风险识别;分级响应

安全是相对的,发生事故一定不安全,但未发生事故不一定就安全。造成事故发生的三个直接原因包含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自然灾害[1]。虽然某核电厂建设了一套比较先进的实物保护技防系统,也配备了比较全面的实物保护人防力量,但如果单靠完备的技防设备或人力的大量投入都不能本质的确保其安全可靠,如果不区分核安保风险等级,没有针对性的防范,而是一味采用最高等级,不但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对企业的管理效率也是大打折扣。另外,安全也是变化的,现在暂时的安全不代表日后会一直安全。如何对核安保方面的风险加以控制,使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需要管理者充分利用风险管理理论对核电厂核安保的各项危险源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行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的等级制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并在此的基础上梳理归纳,随着安保形势的变化,对各危险源等级再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形成系统的解决措施,不断优化核电厂核安保工作。

一、核安保工作风险管理思路

首先对某核电厂核安保领域人防系统和技防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对这些问题可能存在的風险进行识别,识别出众多危险源,并根据这些危险源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2],评价出各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应对策略,最后综合考虑安保资源投入与安保收益之间的平衡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从总体上保证某核电厂核安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影响核安保工作质量的主要危险源

(一)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的危险源

硬件设施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含实物保护人防和技防系统中用于物理隔离、报警探测、安保检查及人力配置等方面(举例内容见表1)。

(二)软件系统方面存在的危险源

实物保护软件系统主要包含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及集成管理系统等(举例内容见表2)。

(三)制度体系方面存在的危险源

某核电厂核安保领域主要依据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开展相应工作,核电厂的核安保管理者会因制度的不完善或未能及时更新而受到一定的影响(举例内容见表3)。

三、风险分析及评价

(四)模型简介

风险评级有多种方法,但LEC法是应用最广,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3],本文风险评价就采用LEC评价法。该方法通过确定与作业条件风险率有关的三因子之积的大小来评价对人核安保领域工作的风险等级。

风险模型:风险值D=LEC。其中L指的是事故发生的概率;E指的是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级见表6);C指的是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后果,分级赋值如下:

事故发生概率L分级赋值,从低至高分为7个等级,分别为:实际不可能(0.1分);极不可能(0.2分);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5分);可能性小,完全意外(1分);可能,但不经常(3分);相当可能(6分);完全可以预料(10分)。

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分级赋值,从低至高分为6个等级,分别为:非常罕见地暴露(0.5分);每年几次暴露(1分);每月一次暴露(2分);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3分);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6分);连续暴露(10分)。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后果C分级赋值,从低至高分为6个等级,分别为:轻伤,需要救护(1分);重伤(3分);伤残(7分);非常严重,1人死亡(15分);灾难,2-9人死亡(40分);大灾难,10人以上死亡(100分)。

风险值D分级赋值,从低至高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20为可忽略风险(风险等级Ⅴ);20-70为可接受风险(风险等级Ⅳ);70-160为中度风险(风险等级Ⅲ);160-320为高度风险(风险等级Ⅱ);>320为不可接受风险(风险等级Ⅰ)。

风险评价:危险性的高低与风险值D成正比,D越大,代表其危险性值越高,过高的危险性就需要管理者增加必要的安全措施,要么减少人体暴露于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要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L),要么减轻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后果(C),直到D值调整至我们允许范围以内。对这3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个方面划分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

其中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只要满足以下任意一项,危险源也可以直接判为高度风险:(1)违反了应遵守的协议、行业标准、部门管理规章制度或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且被直观判定其有造成伤害事故的可能性;(2)虽然风险概率比较小,但其敏感性很高,且其一旦发生,所造成影响将十分恶劣;或存在巨大的危害性,并会被社会和公众高度关注;(3)过去发生过事故,但至今尚未采取过有效的防护措施;(4)根据工作经验直观判断,那些目前尚无有效的控制措施,且一旦发生就可能导致事故的[5]。

四、不同风险等级下的应对策略

某核电厂核安保工作风险的主要应对策略包含制定目标和方案控制、运行控制及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这3大类。

(一)制定目标和方案控制

制定目标和方案是指: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设施或设备存在缺陷,用已经编制好的“监测规程”、“执行操作”或“管理规章”等运行控制措施已经很难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无法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改变目前设施或设备的运行状态或者为了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进而需要开展一定的技术改造,加大投资,以降低、规避、消除风险或提升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状态的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中,制定目标和方案用A来表示。

(二)运行控制

运行控制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本单位自身利用已经编制好的管理程序或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来控制其存在的各类风险;而承包方等第三方通过制定严格的合同内容及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来控制其存在的各类风险。风险控制措施中,运行控制用B来表示。

(三)应急准备与响应

应急准备与响应是指:通过采取必要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以控制异常、紧急、突发性的重大风险(包括不可接受风险和高度风险)。要编写具体控制方案、操作规程、监测规程或管理规章制度。对于潜在事故,还应编写应急预案或程序的名称。风险控制措施中,应急准备与响应用C来表示。

(四)核安保工作风险评价与控制

根据上述对风险评价模型的分析与说明,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某核电厂核安保各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定级,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危险源采取不同类别的风险控制措施。一般而言,V级风险(可忽略风险)是最小等级的风险,顾名思义,其风险最小,可以忽略不计,无需采取其它特别的控制措施,只需按照目前已经拥有的措施就可以控制风险;Ⅳ級风险(可接受风险),其对核安保工作的威胁是有限的,只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其风险便可接受;Ⅲ级风险(中度风险),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的危害就较为严重了,为了控制风险将其降低至可以接受的状态,需要采用运行控制(B)策略,编制并严格执行相关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必要时,可能还需要采用制定目标和方案控制(A)策略,对其进行技改;以上三个级别的风险,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要多多考虑安保资源投入与预期防范效果之间的均衡,用合理的解决手段来避免资源浪费。而Ⅱ级风险(高度风险),既要采用制定目标和方案控制(A)策略,还要采用运行控制(B)策略;既要进行技改,还要编制并严格执行相关管理程序及操作规程,只有这样风险等级才能降低至管理者可接受的程度;I级风险(不可接受风险),其是本文中最高等级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大,且造成的后果也完全不能够接受,需要责任人投入全部的资源,采取最高级别的防范措施,使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以确保此类风险不发生。某核电厂核安保主管部门,根据近些年的工作经验及收集的相关数据,对不同危险源的L、E、C因素进行了赋值,并编制了核安保危险源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表(详见表4)。

五、结语

本文采用风险管理理论,对某核电厂核安保工作所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建立某核电厂核安保风险识别和分级响应的管理机制,以实现安保资源投入与安保收益方面的综合平衡。本文的主要结论可概括如下:

第一,我国的核安保体系建设理论研究的还不够深入,大部分理论均为国外引入,要建设一套本土化并满足我国核电厂发展需求的核安保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某核电厂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建设了一套核安保体系,但从某核电厂实物保护技防系统、管理体系、保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和内外环境方面均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第三,通过LEC风险分析模型,将某核电厂核安保领域各类风险进行分级探讨,建立适用的风险评估标准,有利于达到研究科学化。

第四,不同等级的风险,可以通过不同的策略加以应对,避免安保资源的过度投入。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将核安保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和范围之内,而不是消除风险,因为这样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总之,在追寻“核能强国”的征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持续发展”的安全理念,积极研究和创新核安保管理体系,迎接核安保工作的新挑战;与此同时,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不断加大核安保领域工作的投入,加强核安保人力资源建设,提高核安保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涵.风险管理在核电企业专项领域的有效实践[C].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0册(核情报分卷,核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分卷),2013:29-34.

[2]段红林.对LEC法应用的探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9(4):194-197.

[3]宋晓强,郭旭博.LEC法在供电企业风险评估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1(04):35-36.

猜你喜欢

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数字出版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
试论民间金融风险识别及防范机制的构建
H银行企业信贷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铅锑冶炼污染场地周边土壤铅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评估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局限性及其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