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活动的适应与超越

2019-09-10王志盛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超越适应教育

摘  要:教育活动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这是教育活动的适应性之所在。而教育又是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并在社会化进程中引领社会发展,这是教育活动超越性所在。教育的适应性是教育活动的起点,而教育的超越性是教育最终的价值所在。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从适应到超越,再适应到再超越的动态过程。

关键词:教育;适应;超越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識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育活动是基于受教育者已有水平,基于“现在”而进行的活动,是此时当下所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意识活动。由此可见,教育是以适应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而存在的。教育过程是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逐渐成长成人的过程。受教育者(教育对象),作为能动的存在者,在教育活动中主动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在教育活动之外,受教育者通过个体的活动推动社会发展,是对个体现有水平和社会的超越,是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更深层的需求。所以我们说,教育首先是人对既定的现实存在适应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在适应之后对现有自我、现存世界的一种超越,这里的“超越”有几分哲学意味,但正是这种“超越”契合了教育的内在精神。

一、教育的适应

我们平常所谓的“适应”,是指有机体为满足自己的需求与环境发生调和作用的过程,它是一种动态的、交互的、有弹性的历程。最早本是生物学的概念,在此我们借用过来指个体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生长需求而与周围世界发生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教育的适应,包括对人的适应和对社会的适应两方面,之所以这样分是源于人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社会现状对教育的制约。体现为一是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这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基础;二是教育需要从社会现状出发,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教育对人的适应

教育是“人的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人”的指向性。在教育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必须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阶段和水平。儿童的身心发展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特征。教育活动的进行,是以受教育者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为起点,在此基点上根据个体不同的特征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说,教育是使学生掌握生产生活经验的过程;是把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个人的财富的过程。因其特殊性,教育不可避免地要求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其塑造成长过程。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对象,以主体地位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构建自我,实现自我。而受教育者的这种主体参与的意识,必然源于需求。唯有需求,才能激发参与自身建构发展的意识。而这种需求,也是在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上产生的。基于已有身心发展水平的教育教学,才能引起受教育者的需求,推动受教育参与,实现其发展,这种教育才更能调动主体的自主性。

不论是对教育者而言还是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教育的起点都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教育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这是教育对人的适应性表现。

(二)教育对社会的适应

“教育使人成为人”,在这儿“成人”的过程是使个体的人社会化的过程。黑格尔在人性问题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指出了人性发展的社会制约性。他指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使个体摆脱自然性,通过“教化”成为社会的人。他说:“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儿。”作为使人之为社会人的主要途径——教育——必然摆脱不了社会的制约,作为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也必然摆脱不了社会的制约。因此,教育对社会的适应乃是指教育对社会现状的适应,它强调教育要从社会现状(包括现有的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出发,根据已有的社会现实去设定教育的目的、内容乃至教育方式,以便将社会现有的东西在年轻一代身上再生产出来,并通过年轻一代的社会化,以达到使现有社会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的目的。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强调教育受社会现状的制约以及教育对社会现状的维持和教育服务于社会稳定的功能。

在《理想国》中,教育系统因承担着评价人的智力潜能的责任而具有甄选功能,通过教育的甄选功能将理想国的成员分为三个阶层:哲学王——国家的精神领袖;护国者——国家的军事防御力量;劳动者阶层——履行服务职能,为国家提供经济物资的生产者。理想国中的成员依据智力水平接受不同的教育,明确个自己的角色,承担相应的义务,以保证城邦的正常运作。当然,理想国的构建前提是城邦与个人之间的伦理共同体,这一前提在现代社会并不是完全适用,但是其中教育对维持社会现状、教育服务于社会稳定的功能确是值得肯定的。

综上,我们所谓教育的适应,也就是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尊重。教育活动必须以适应为起点。在宏观上,教育受制于时代、受制于经济、受制于社会现有的发展水平;在微观上,教育又必须以尊重个体的发展规律为前提。其适应性不言自明。

二、教育的超越性

“超越”同样是一个生物生态学概念,是指从劣势向优势转化的临界状态,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微妙平衡点,是矛盾主客双方在内外部因素作用下地位互换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说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因为人总在超越已有的自身、人超越现存的生活、人超越现实的规定性中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超越是人的存在方式。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教育,辅以人自我超越的能力。而人类通过自身的超越,推动社会的前进,实现社会的超越。而且人在超越中实现着自我。

(一)教育对人的超越

教育是使个体成为社会中一个具体的个体,获得社会性力量的过程。在黑格尔充满历史的人类进化史中,人扬弃原来的自然性,把自己改造得更加适应于现实世界,而且能改造客观世界。这一扬弃自然本性,适应现实世界的过程,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均是人的超越性的体现。而教育作为使人之为人的主要方式,必然也是超越性地存在着的。

教育的超越性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社会性的生成。它的实现基于受教育者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通过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所受影响,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逐渐获得人类文化,能够适应人类文化生活。这是受教育者通过教育从自然性到社会性的超越,是第一层超越。人随着教育活动进行而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超越的过程。这是第二层超越。在教育的第二层超越中,受教育者获得满足其生存生活的知識以及技能。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立足于社会安身立命。

这里所讲的超越是基于人社会化这一过程来说的超越。教育真正意义的超越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发展的水平,使人性在合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总体框架下,不断向更高层次和更加完满的程度攀升。人的精神超越性,是指人必须在不断地否定自我中实现自我的更新。更新了的自我就是精神的超越。精神的超越需要极大的勇气,但是也不是无条件的。精神的超越需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是基于人类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超越。精神的超越性,更多地定位于人的追求和探索,指向于人的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对自己和社会发展的向往和追求。

教育所期待的不仅是在实践活动中力图去超越现存的生存境遇,努力创造更好生活的人,同样也是在思想和意识中不断去探寻人的存在价值、意义、理想和目的,寻求精神超越的人。超越性教育需要基于各种现实,但是并不是要以各种现实的规定去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从现实性看到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并善于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它要使人树立起发展超越现实的理想,并善于将理想付诸现实。

(二)教育对社会的超越

教育具有未来性,直接指向未来的发展,同时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又赋予其实践的目的。教育实践的目的乃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并通过人的身心发展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在某些方面对社会现实进行改造和超越。教育对社会的超越是指教育对社会现状的超越,它强调教育不能止于对社会现状的适应,更应追求对社会现状的变革和改造。教育对社会超越的核心是指教育要培养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也即是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与教育的适应相比较,教育的超越性在承认教育具有适应性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所要引导的超越,既表现为对于生活中各种既定关系等客观因素的超越,同样也必定内在地包含着自我的超越。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自己,在改变生活中改变自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样,人也在改变和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超越、改变了社会,成就什么样的人,其实也是在造就什么样的社会。上述两方面的超越是互为因果、相互统一的,超越是一种内外双向互动的过程。教育要促进这种互动的进行。教育通过传授现有的知识(包括人类关于创造的知识),使受教育者成为现实的社会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之后个人运用所学知识的结果实现自身的超越,通过自身的超越以推动社会的发展。由于教育所面对的是个体的人,理应在引导个体的自我超越方面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综上,教育的过程就是受教育者不断适应、超越、再适应、再超越的成为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教育的过程就是从适应社会需求到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教育的适应和超越是辩证统一的。适应是超越的起点,而超越又是一种动态的适应,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适应,教育所求的是一种适应基础上的超越。教育应以尊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起点,依据社会需求,授予受教育者生存生活必备的技能,以使受教育者有能力适应社会生活的同时,维持社会平稳发展。但教育决不能仅仅满足于此,使受教育者有意识、有能力面向未来,寻求生活的多种可能,才是教育更为重要的目的,即教育超越性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2).

[2]陈佑清.从实践唯物主义看教育与社会之间的适应与超越[J].江苏高教,1999(1).

[3]鲁洁.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

[4]王佩雄,蒋晓.教育哲学——问题与观念[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5]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刘尧.“适应”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兼评世纪末几种教育热点观[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5).

[8](古希腊)柏拉图,郭斌和等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9]刘铁芳.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王志盛(1988.06—),女,汉族,籍贯:山西平遥人,山西工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专职教师,硕士学位,专业:学前教育学;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原理。

猜你喜欢

超越适应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科技期刊转型期编辑的适应与发展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适应现代社会的美术基础教学
跨界与超越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