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智能,拥抱金融数字化的变革与创新

2019-09-10谌力

新金融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企业级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谌力

随着API经济的发酵,开放金融已经在改变传统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正在由“场所”变成“服务”,并深入场景,实现“用户在哪里,金融服务就在哪里”。与此同时,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的发展为金融服务赋予了强大的催化作用,让金融机构能够从大量的表象中提炼客户需求、提示风险,并实时处理复杂环境下的业务需求与IT管理,提升客户体验、发掘数据资产的价值。

在8月1日举办的2019年IBM金融创新者大会上,IBM分享了其在金融服务创新领域的产品服务及最新洞察,以助力国内金融企业打造认知型企业、拥抱开放的商业生态,实现金融行业数字化重塑2.0。在此次大会期间,记者与IBM的专家就金融机构开放+智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

开放金融悄然来临

开放金融是金融机构在互联网环境之下通过API等接口方式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同提供服务、拓展业务的一种新模式。开放金融既有对外输出,也有从外部吸纳成熟的服务为己用,最终打造为客户服务的完整链条。开放金融是金融服务在互联网环境中的生态重塑与服务创新,既可以直接呈现,也可能隐含在其他服务的过程之中。开放金融将改变现有金融服务客户的方式,形成新的商业生态——打破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封闭的关系,客户能够通过第三方平台在非金融场景下获得金融服务;同时,客户也能金融平台上获取非金融服务。

IBM副总裁、中国金融行业总经理郭仁声表示:“开放银行有三个层面,第一是对外的数据共享;第二是嵌入,即通过API等方式,把银行的服务通过嵌入的形式提供给外界;第三是银行对外提供平台,让相关产业链上的外部企业到平台上经营。”

可以看到,国内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目前都在积极尝试符合自身特点的开放银行模式。一些率先探索的银行意识到,开放银行的关键在于以客户为中心、搭建开放生态,而开放的技术平台是实现“银行无处不在”这一诱人前景的重要支撑。招商银行在今年3月发表的年报中称,将围绕“云+API+区块链”和“数据+AI”构建开放的经营生态和服务体系;建设银行称,将利用开放银行管理平台,加速金融服务与各行业场景的融合。而除了传统银行业之外,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等互联网银行也在借“开放银行”模式打造数字银行。

金融机构在开放自身服务和数据的同时,也能通过数据聚合、产品创新等方式与合作伙伴一起获得新客户、增加客户触点、打造创新业务和提升客户体验。开放银行模式能令银行、客户、第三方实现多方共赢,通过合作,共同推动市场规模增长。

多层面支撑开放创新的实现

在开放金融的发展趋势之下,金融机构需要在商业模式、组织架构、IT系统等层面进行调整。

IBM副总裁、中国金融行业总经理郭仁声谈到:“要打造开放银行,需要打破原有的部门壁垒,不会因为内部流程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导致消费者体验的下降。这里面需要跨部门之间的合作,甚至是组织架构的调整来推进。IBM在这个领域可以提供包括从帮助客户梳理思路、咨询设计,到实现的工具和初始平台。”

据介绍,IBM拥有包括开放银行平台、开放保险平台、区块链平台在内的数字化开放金融服务平台,涵盖混合云、数据和AI、基础架构等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以及金融业最为关键的合规及安全方面产品和服务,能够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重塑能力。

对于尝试做开放创新探索的金融机构,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银行业总经理范斌建议重点关注四个方面:一是业务平台。开放银行要与业务相结合,但不能面面俱到,而是应该把自身擅长的业务能力,加上流程、人才和数据形成有特色的业务平台,确定好业务的边界。二是管理配套。在组织架构、人员储备和技能方面进行调整和提升以适应需要。三是文化建设。建立开放、敏捷、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实施开放战略。四是积极采用车库创新方式。车库创新即设计方案不仅停留在研究报告的阶段,而是把工具、原材料都准备好,设计能够快速实施、快速调整,保证落地与实用。”

据介绍,浦发银行与IBM合作,通过“面向生态融合的浦发银行API开放平台”项目,率先在国内构建了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的实践,秉持开放、共享、高效、直达的理念, 构建场景金融新生态,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无微不至” 的服务。目前,该平台已与中国银联、京东数科、携程、万科等超过86家合作方应用对接,进行产品和服务快速创新,已形成金融+教育、金融+医疗、金融 +制造业、金融+社交等各种跨界金融服务,服务逾800万用户。截至2018年年底,浦发银行开放平台共发布230个API服务,日交易峰值超100万笔。

让AI落地有迹可循、安全无忧

在当今的金融业,与开放一样火热的话题就是智慧金融。这也是2019年IBM金融创新者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智慧金融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用人工智能(AI)加数据模型作为金融业的知识沉淀与自学习机制,逐步向智慧的金融产品、服务、营销、风控演进。作为数字转型化的核心之一,数据资产的变现是金融行业的重中之重,数据则是智慧金融的基础与源泉。

为了助力金融行业的数据变现,IBM推出了AI阶梯的体系,这里面包括从数据的收集到组织、分析、注入,AI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体系化设计和分阶段实施。

IBM中国银行业首席架构師程静表示:“所有AI能力的实现归根到底是对数据和模型掌握。要达到企业级的AI应用,应该建立三大平台。一是企业级AI应用承载平台,让所有的AI应用有统一的平台,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资源,有效建设AI的算力。二是企业级AI服务管理平台。三是企业级AI模型开发、测试、管理平台。面对企业级的AI有很多的常规问题,比如数据、模型、应用、网络等,需要架构体系来分层次、有规划的解决。”

猜你喜欢

企业级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工行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企业级SaaS云服务体系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加快推动企业级SaaS云服务体系化发展
青海省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HP企业级性能SSD PCI—E 3.0×16通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