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微学习”视阈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2019-09-10王筱涵王慧何鹏举

关键词:微学习微型化思政课

王筱涵 王慧 何鹏举

摘  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微学习教育理念影响下呈“微型化”发展趋势。以“微宣讲”为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范式,很好地诠释了高校思政课“微型化”实践教学的价值及其原则进路。“微型化”实践教学不仅继承与发扬了思政课传统社会实践教学特征,而且也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微型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微宣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10-0117-06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课堂革命”的具体表现。信息化社会迅猛发展催生了“微学习”教育理念,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呈“微型化”(如微制作、微活动、微宣讲、微视频、微电影等)趋势发展。高校思政课“微型化”实践教学活动,可在课内课外开展,在继承与发扬传统社会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范式和方法的基础上,凸显出诸多新特征。一方面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加突出、学习针对性更强;另一方面避免了单向灌输、单调设计、单一形式等问题,增强了可操作性,提升了实效性,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一、理论探析:思政课“微型化”实践教学的价值

“微型化”实践教学是根据“微学习”理念而设计的实践教学活动,表现为实践教学目标精微,实践教学内容微小,实践教学方法微观,实践教学语境微言,实践教学心态微细,实践教学过程发微,实践教学效果微妙。“微型化”实践教学目标要做到精微,具有可操作性,主要是将宏观的课程理论教学任务准确的、精确的分解为前后彼此关联而系统的微目标;实践教学内容要做到微小,即把教学任务中的抽象理论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大众化;实践教学方法上要做到微观,即通过“微制作”“微宣讲”“微视频”“微电影”“微推文”等学生运用地好、把握地住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强调的是,思政课“微型化”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实践教学活动目标的精准、内容的微小和教学方法的微观。这里的“微”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微小”,更多体现在创意精巧、目标集中、内容具体、旨向明确,做到微而不卑、见微知著、微言大义。

(一)“微型化”实践教学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微型化”实践教学为师生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微型化”能充分贴近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提高其认知能力。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设定高远目标,注重知识灌输,重视整体对象,忽视活生生的教学对象个体,“学生很难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想法,这种状况不仅阻碍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而且不利于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1]“微型化”实践教学活动虽然短小简洁,但微而不卑,贴近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将有限的理论知识逐步拓展升华、在探寻和反思中进行自我认知,使大学生采用多种手法和形式展现自我,使教学个体由被动参与转为主动创作,在达到知识学习目标的同时,能有效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二)“微型化”实践教学能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微型化”实践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兴趣和认知心理来设计教学活动,可以克服只管课内灌输不顾课外消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能有效结合课内理论宣导与课外内心体验。这种有机结合,一是体现在课内向课外的转化上。由于大学生还处于求知阶段,理论知识碎片化,认知能力待升华,对课堂所学的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或者课后容易遗忘,更不懂如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课堂知识难以内化为观念和信仰。“微型化”实践教学活动在课堂理论学习之后,有针对性的布置安排,以小见大,使学生在课后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再现课堂理论知识,弥补理论课堂的不足,也能够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强化课堂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体现在从课外向课内的拓展延伸上。学生通过“微型化”实践活动,不断回顾和再现课堂理论知识,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创造出自己的微型化成果,并在老师的指导和与同伴的讨论中,以体验式的方式实现课内与课外的互动,拓展理论学习广度,培植理论学习厚度。

(三)“微型化”实践教学能促进大学生知与行的统一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思政课教学的最终旨归。传统的高校思政课重宏伟叙事轻细致入微、重理论建构轻案例剖析、重逻辑演绎轻真情实感,重整体规划轻个体差异,导致传统思政课教育教学强调教育者的灌输和政治宣讲,缺乏對教育个体的人文关怀,缺少教育对象的个性参与,很难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微型化”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精微的目标、微小的任务、微观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参与并分享,在践行中内化理论,产生情感认同,形成理论信念,并进一步升华为行为自觉,真正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知行统一。在“微制作”“微宣讲”“微视频”等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将自己的理论、认知、情感注入到组织、策划、采信、合作、交流、制作、展示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并通过成果展现出来;教师通过过程管控、作品展示和评估验收等实践环节,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思想变化情况,能及时给予必要的鼓励、肯定、指导或纠正,使教育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逻辑分析:思政课“微型化”实践教学的原则

“高校在探索和创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时具体做法各有特色,但都应遵循导向性、全面性、普及性和实效性的共同原则。”[2]“微型化”实践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认知心理,培养学生的自我创作能力,形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独特的话语体系,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教学理念——开放性与“三贴近”相结合

在思政课“微型化”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秉承开放性和“三贴近”相结合的原则。开放性是指在教学方法上丰富多彩、在教学评估上多元组合,让学生在广阔的教学空间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发展。“微型化”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以自主探究、自我创作为主的实践教学方式,需要活动参与者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发散的思维进行设计和创作。一方面要求教师通过“微型化”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师主导下将“火花”燃烧起来;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敢于大胆创作、敢于否定质疑,使用不同方法和思路设计多种实践教学活动和形式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思政课“微型化”实践教学不仅需要坚持开放性原则,还需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首先,思政课“微型化”实践教学活动以课堂理论为基础,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的典型事例为素材,对现实问题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态度,不回避矛盾冲突,引导学生理解党的相关理论成果,并自觉贯彻落实;其次,思政课“微型化”实践教学在设计时,要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的体验性,围绕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过程监管;第三,思政课“微型化”实践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兴趣为结合点,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微活动,凸显活动教育意义。

(二)教學内容——独特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思政课“微型化”实践教学内容要秉承独特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微型化”实践教学活动设计要精准、精微,要有独特性,做到教学内容具体明确、教学流程简约精要、教学创意精巧入微,提高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政课实践教学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能突破长期固化的理论灌输模式,有效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微型化”实践教学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微策略”这种较为灵活的方式,即对知识进行细化、分类和取舍。“微策略”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往往比较灵活,能很好切入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能够因人、因事、因时、因势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场所、不同教学活动内容的需要,在遇到突发教学问题时能灵活处理,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势利导。

(三)教学过程——创造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在思政课“微型化”实践教学操作过程中,要秉承创造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微型化”实践教学在教学设计上需要注重“微型化创造”。“微型化创造”的基本要义是将“微型化”活动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结合,并进行创造性的设计,用微活动形式体现思政课的教学主题,用思政课的教学主题升华微活动内涵。另外,这种创造性设计需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认知诉求,便于学生自己操作,形成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统一。例如在“微宣讲”实践教学活动中,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学生如何用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形式与思政主题相结合进行设计展示。宣讲的目的是让宣讲内容被大众接受、认同,内化成理想信念。因而,在进行宣讲设计时,可结合学生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一些艺术表达形式。如可以用“三句半”形式创设宣讲内容,可以将宣讲内容谱写成曲,也可以创设“微型舞蹈”等进行情境渲染。通过这种操作性强的形式进行思政课主题宣讲,能有效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

三、实操可控:思政课“微宣讲”课内实践教学进路

通过“微型化”实践教学活动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的实效性,需要对“微型化”活动设计及思政课教学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实现两者有机结合。“微型化”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很多,如微制作、微活动、微宣讲、微视频、微电影等,根据教学需要和实践活动特点,在课内课外开展。当然,“微型化”实践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理论指导,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微宣讲”为例,思政课“微型化”实践教学设计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一)“微宣讲”实践教学前期准备与设计

“微宣讲”实践教学前期主要包括动员及培训,实践活动的主题选取和策划布置等。这个过程以教师指导为主,要求学生及时跟进。

1.精微的实践教学目标——前期动员及前期培训

“微宣讲”的前期动员和培训,落实“为什么”的问题,要做到指向明确,知著见微,立意要高,视野要远,团队要实。“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因而,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微宣讲”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认识“微宣讲”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认识“微宣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真正让学生身心参与,切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微宣讲”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布置任务,讲清发起本次活动的缘由、意义及具体工作部署等;其二,就“宣讲稿”的内容及撰写方法进行辅导培训,即针对宣讲稿的选题、宣讲稿的撰写、宣讲过程的设计、宣讲时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培训。

总之,“微宣讲”前期动员和培训,要让学生站得高、看得远、立得住。站得高,就是立意高,要高屋建瓴,有理论高度,有宏观视野,思想上重视微宣讲工作,充分获得理论支撑,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看得远,就是放眼望,明白“微宣讲”活动虽小,但能以小见大,每一次宣讲都要经过精雕细琢,精心准备;立得住,就是要组织团队,通过团队建设,培养大学生组织策划、协调沟通、语言表达、信息获取、现代技术等多方面能力。

2.微小的实践教学任务——主题选取,制定预案

“微宣讲”的主题选取,制定预案,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要心中有数,把得住理论方向,吃的准学习任务,出的来实践成果。明确主题内容是“微宣讲”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主题是微视频所要表示的知识点,说明它要解决什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甚至还要写简单的摘要,以便进行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4]在“微宣讲”实践活动的设计上,主题的选取,一般根据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来确定。如在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时,首先要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包括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以及提出的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理论观点等;进而以“科学内涵”为例深入展开,细化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国防与军队、一国两制、民族政策、外交、从严治党、祖国统一等中观话题;在此基础上,以“从严治党”为例继续展开,进一步细化为党的宗旨教育、历史使命、党性修养、权利义务、反腐倡廉等具体话题;再以“党的历史”为例进一步展开,我们就可以选取不同历史时期进行“微宣讲”的主题设计了。总之,“微宣讲”的主题设计,要让学生们把的住、吃的准、出的来。把的住,就是准确,在他们的知识和理解范围内;吃的准,就是无歧义,方向明确,体现教学要求;出的来,就是有成效,能够通过实践锻炼,实现思想洗涤,提升理论高度,完成宣讲任务。

(二)“微宣讲”实践教学中期创作与组织

“微宣讲”实践教学中期是“微宣讲”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包括组建宣传团队、撰写宣讲稿、设计宣讲过程、制作PPT和以及整个实践活动中的交互协作。这个过程以学生自主创作为主,老师指导为辅。

1.微言的实践教学语境——撰写宣讲文稿

撰写宣讲文稿是落实“讲什么”的问题,要求微言大义,知微见著,宣讲语言要鲜活,案例选取要生活,逻辑脉络要清活,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宣讲稿的质量直接关系“微宣讲”活动最终效果。撰写宣讲稿是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能够让学生在“微宣讲”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理解课堂所学。“微宣讲”实践教学语境的微言,不仅仅是指对宣讲文稿语言的提炼和精准,也是对PPT或者其它形式的细节美化和修饰。要做到语言鲜活,案例生活,逻辑清活。宣讲语言鲜活,就是语言要口语化、生活化,避免咬文嚼字,理论表达避免晦涩难懂,要让听众听得懂,有共鸣;宣讲案例要生活化,就是尽量选择发生在身边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例,让听众代入情感,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宣讲逻辑清活,就是要有完整、清晰的逻辑思维,转承自然,演绎流畅,一气呵成。

2.细微的实践教学过程——设计宣讲形式

“微宣讲”形式的设计就是落实“怎么讲”的问题,要求真情实感,细致入微,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势利导。设计“微宣讲”形式是“微宣讲”的重要一环,微宣讲实践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层次地理解并运用知识,实现理论认识到社会实践的转变。因而,在宣讲过程中,设计丰富的宣讲情节,并用动画、漫画、舞蹈、相声、小品、快板、歌曲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宣讲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例如,针对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就可以动画、漫画的形式反映现实问题,进而宣传环保方针、政策。设计“微宣讲”表现形式要灵活多元,要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从宣讲者角度而言,要选用自己擅长的宣讲工具和宣讲方法;二是从宣讲对象角度而言,要根据宣讲对象的习惯、喜好灵活选择宣讲形式。因事而异即所选择的宣讲形式,要贴切宣讲理论和内容需要,符合事理逻辑。因势利导即宣讲形式的选择不能千篇一律、因循守旧、铁板一块,要有灵活性,多设计几个版本和方案,根据宣讲时的情况进行适当编排和运用。

3.发微的实践教学组织过程——组织宣讲工作

“微宣讲”组织工作的开展是落实“谁来讲”的问题,要求协调沟通,互帮互助,做到全员参与,全面合作,全面负责。一旦任务明确,“微宣讲”团队就要集群体之特长,开展探索式的研习工作。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进行任务分解、拟定宣讲题目、制作PPT、设计宣讲环节。通过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交互协作的能力、统筹规划的能力,这恰恰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微宣讲”的组织工作,就是一场团队合作、互相学习的教育过程,要做到全员参与、全面合作、全面负责。全员参与就是一个也不能少,教师在布置微宣讲实践教学任务时,要全员覆盖,不能出现遗漏;全面合作即团队成员既要完成自身任务,又要积极参与其他成员工作,實现全方位合作;全面负责即以小组为单位,有独立的组织分工,独立承担任务,独立开展宣讲策划、主题拟定、内容拟定等工作,形成独立的宣讲成果,团队对本小组的宣讲实践工作承担全部责任。

总之,学生在宣讲活动中通过撰写宣讲稿,设计宣讲过程等一系列活动能从多方面、多角度锻炼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内化为自身认知结构,有效地实现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统一。

(三)“微宣讲”实践教学后期展示与升华

微型化实践教学后期主要包括课堂成果展示和作品反馈两个环节。这个过程要求师生共同参与,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集中体现。

1.微妙的实践教学效果——“微宣讲”实践教学成果展示

学习成果展示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后期环节,要求全体同学主体性参与,学生自觉、自愿、自主的主体性是关键。自觉即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需求,自愿即发自内心没有强制,自主即为自己代言为自己添彩。成果展示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新水平和表达能力,也能促进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学习,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交互学习的基础上,通过PPT和宣讲、宣讲答辩等环节展示和汇报自己的实践教学成果,通过成果展示使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生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看到自己思想修养得到提升,看到自己劳动成果得到承认,在团队成员的鼓励和其他同学的认可下,会产生极大的内心愉悦,有利于思政课理论知识的内化。

2.微细的实践教学心态——“微宣讲”实践教学作品反馈

在“微宣讲”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客观地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是最后一个环节。这一环节要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做到点评、点睛、点化相结合。点评要求客观公正,点睛要求准确精确,点化要求既春风化雨又刻骨铭心。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展示环境,让各小组都有充分展示的机会,教师对小组成果作出客观公正的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评价反馈中要对学生在“微宣讲”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交流和协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点评反馈环节是整个“微宣讲”活动的画龙点睛之处,成功的点评环节能够提高“微宣讲”实践教学的深度,提升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获得感。

具体而言,思政课“微宣讲”实践活动点评反馈,首先要营造自由包容的环境。自由,即给学生充分展示本组成果的空间,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性;包容,就是要容纳学生不太成功的作品,不太成熟的想法,不太准确的语言,充分肯定他们参与创作的积极性和劳动成果。其次要有准确提升的理论指导。准确,就是精准地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缺点;提升,就是要有理论的高度和广度,升华作品内涵。

参考文献:

[1]王海,柴素芳.以微电影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70.

[2]郭玉琼.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0):37.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18-10-14)[2019-09-10].http://www.moe.gov.cn/s78/A12/szs_lef/moe_1407/moe_1408/tnull_20566.html.

[4]黎珊霞.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3(06):45.

责任编辑  晨曦

猜你喜欢

微学习微型化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碳酸氢钠分解实验的微型化改进
基于Moodle的医学成人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让学生迈入“微学习”时代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微学习课程平台设计
“微学习”时代我们怎么做
以“氯气的性质”例说元素化学的“实验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