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土”创业:成为脱贫增收的“铁杆庄稼”

2019-09-10

宁夏画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闽宁劳务刺绣

海原县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总数达22.1万人。近年来,海原县借势发力,狠抓政策支持、技能培训、孵化引导,突出劳务输出、交通运输、刺绣剪纸、特色餐饮四大“离土”品牌,坚持“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劳动者选单、政府买单”培训方式。2019年,完成各类技能培训6363人,培育劳务中介组织28个、劳务经纪人582人,建立劳务基地22个,设立公益性岗位4092个,建设扶贫车间18个。通过创办务工基地、组织能人带动、落实劳务奖补等方式,加大季节性输出和就近转移力度,2019年已转移就业8.26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5760人),创收10.12亿元。

作为“自治区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海原县把劳务产业作为精准脱贫富民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劳务输出,为脱贫致富提质增速

海原县贾塘乡的杨学明2018年在海原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并将一家人都搬到了县城里。几年前还奔走在温饱线上的他一下子变成了城里人。这一切,均源于他这几年外出打工得来的幸福。

“以前,我是个农民,靠种地养活一家老小,收入微薄,常常为温饱和娃娃上学而犯愁。这几年,我靠外出打工,不仅挣了钱让家里人过上了好日子,而且掌握了许多劳动技能,增长了很多见识。”说起这些年在外打工的经历,杨学明感慨万千。

在海原县,许多像杨学明一样的贫困群众,通过外出打工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近年来,海原县立足县情,把劳务产业作为精准脱贫富民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技能培训,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劳务产业,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海原县通过搭建平台,加大人员交流,组织群众走出去学习等方式,改变一些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只愿意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小满即足”的日子的传统观念。借助闽宁合作,加大两地干部挂职交流力度,促进两地干部交换理念,形成共识。加强人才交流,福建派遣47名支教教师赴海原教育一线岗位,派遣医师16名,培训醫护人员70余人次,有效地缓解了全县教师、医师等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加强顶岗实习学生输送,分两批向福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输送315人。加强劳务人员培训,在漳州科技学院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开展基层劳务工作人员、劳务中介组织法人和劳务经纪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素质提升培训131人,切实转变群众观念,进一步拓宽视野。

精细化管理是发展劳务产业的基础。海原县以闽宁劳务合作为抓手,制定了“22104”对口扶贫协作思路(即到2020年共建2个产业园区、2个劳务基地、10个闽宁示范村、4项保障机制),积极落实劳务经纪人奖励政策和赴福建转移就业优惠政策,签订了17个结对帮扶乡镇、31个结对帮扶村、31个企业结对深度贫困村及劳务协作协议书。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多次考察对接,切实加强两地互访合作,劳务协作机制体系不断完善,为县劳务经济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使输出去的务工人员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劳动力价值,海原县制订下发了《海原县2019年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进行针对性地岗前劳动技能培训。筛选确定了28家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县、乡、村三级全面铺开,根据用工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培训意愿,重点围绕车辆驾驶、清真餐饮、剪纸刺绣、电焊、建筑瓦工等10余种技术工种进行培训。

同时,做好“精准化”培训工作。坚持“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劳动者选单、政府买单”的原则,出台了职业技能提升方案,根据培训意愿,坚持市场导向,统筹整合培训资源,实施精准培训,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73446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均掌握1门以上技能的目标。同时,发挥闽宁合作平台作用,邀请闽宁专家和教授来海原开展电商、菌菇种植等培训。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全县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达到2.1万人、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达到2.2万人、餐饮行业从业人员达到0.9万人、剪纸刺绣从事人员达到0.2万人,年创收7亿元以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为了扩大就地就业容量,海原县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带动就地就近就业。围绕种养大户、建档立卡户、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围绕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需求和意愿,在乡镇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培训。重点围绕种植养殖大户、餐饮、劳务经纪人等创业个体受理贷款申请651人,贷款总额度6150万元。培育创业实体268个,创造新岗位584个,带动就地就业1399人。

进一步做好劳务产业“稳定输出”工作。健全劳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技能培训,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有组织地向企业转移就业,实现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达到稳定就业目标。建立了内蒙古包头、青海诺木洪等22个500人以上劳务基地,在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南昌中昊机械有限公司等63家企业稳定就业4873人,建成闽宁科技园、闽宁菌菇园,入驻闽商企业4家,稳定就业584人。建成西安镇西安村等25个扶贫车间,实现就地就近就业229人,动员组织福建企业就业373人。依托闽宁劳务协作就业扶贫项目、自治区级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区四季鲜、扶贫车间等平台,鼓励和帮助农村劳动力向产业工人、小老板转变,累计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1640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728万元,扶持创业个体1375人,创造新岗位824个,带动就业2290人。

为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海原县利用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宣传彩页、宣传画等方式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扩增就业创业宣传面。先后举办了春风行动就业扶贫暨闽宁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专场招聘会、闽宁产业园专场招聘会等多场招聘会,并认真落实建档立卡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派专人进驻闽宁科技园协调组织为企业招工、培训、服务。同时,海原县积极宣传闽宁劳务协作“对建档立卡劳动力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给予1500元交通生活补贴,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给予不超过6个月每月2000元的跨省就业奖补”政策,鼓励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主动向福建转移就业。积极与福建省漳浦县等地对接,加强互访考察,发布就业信息,引导城乡劳动力向福建漳浦县等地转移就业。

除此之外,海原县积极培育劳务中介和劳务经纪人,建成了海原驻江西南昌、浙江义乌和福建厦门等7个驻外劳务服务中心。通过建立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强化劳务对接能力,使劳务人员就业有地可询、有人可领。

劳务产业成为海原县脱贫增收的“铁杆庄稼”。

海原县是个运输大县,享有“宁南山区运输第一县”的美誉。

——“海原货运”声名远播

近两年,随着海原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全县的汽车运输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县拥有货运车辆达到9000多辆,从业人员达1.6万人,李旺、七营、史店、海城、关桥等乡镇的汽车运输大军已遍及新疆、西藏、四川、内蒙古、青海等省区,以及山东、福建、广东等地的沿海城市,“海原货运”响誉全国。

海原县关桥乡马湾村是个“运输专业村”,全村5900多人,从事运输行业的人就有500多人,货运车辆达400多辆。

村民田金孝从2000年就开始外出打工,每月也就挣个500多元钱,养活全家依旧很困难。后来,看到村里一些年轻人通过跑運输挣了钱,田金孝也萌生了开车跑运输的想法。他做事用心、踏实、脑子灵活,在最初跟着师傅跑车的几年里,增长了见识,掌握了许多货源渠道。2007年,田金孝通过贷款终于有了自己的货车。10年下来,他已经成为一名见多识广的老司机,按照他的话说,“通过跑运输,每年最少能挣个5位数!”

在海原县,像田金孝这样靠跑运输增收致富的农村小伙很多,他们的运输车辆在全国各地的公路上行驶,既推动了海原县交通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也打响了“海原货运”的产业品牌。

为进一步加快全县汽车货运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县委、县政府加快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通过组建交通运输业协会、汽车运输协会,实施“互联网+”和“银行+公司+运输户”等运营模式,出台了《海原县交通运输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海原县交通运输业助推脱贫攻坚“五定”方案的通知》《海原县道路交通重大事故救助基金管理细则》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重点扶持、优化结构、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加大抗风险能力,以打造“海原货运”品牌为目标,大力发展汽车货运产业。通过信贷支持有能力有条件的群众购买货运车辆,培育发展一批运输专业村和专业户,优先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为汽车驾驶员、修理工,不断壮大货运车辆总规模和从业人员。着力解决汽车货运企业规模小、运输组织松散、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做大做强汽车货运产业。

如今,海原县交通运输业已经朝着“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快步迈进,现代物流业成为活跃当地经济的一支生力军,而且正在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发展。

据统计,海原全县有1万多名“绣娘”,年人均收入突破万元。

——海原绣娘“美”天下

在宁夏南部山区广大乡村,刺绣、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群众基础。为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助力脱贫攻坚,海原县将刺绣剪纸作为全县“离土”脱贫的产业之一重点打造。以海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创业基地为依托,以脱贫村的建档立卡妇女为对象,以脱贫助困为目标,形成了“人才+基地+产业+脱贫”的文化扶贫模式,打造“海原刺绣”“海原剪纸”文化产业品牌。

作为一项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非遗传承项目,海原刺绣这些年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且市场前景广阔。除了在当地热销,附近中卫、银川市县的客户也源源不断地来到海原订购。海原刺绣工艺精湛、针法细腻,刺绣店都需要技术娴熟的绣工,而当地青年妇女会刺绣的越来越少。为此,手工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为了分层次、多渠道培训农村妇女走“公司+合作社+专业村+专业户”的企业化发展路子,海原县大力培育合作社,打造刺绣剪纸专业村,将刺绣剪纸生产、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做到有序分工,形成“前店后厂”模式,辐射带动合作社、专业村发展,帮助农村妇女就业增收。

在海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创业基地,除了刺绣、剪纸和回族“花儿”培训班,还有好几家手工艺专业合作社。记者走进一间教室,正好遇见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田志梅在给学员们教授自己的拿手绝活“挑绒绣”。60多岁的她做起针线活手不抖、眼不花。从2006年开始办培训班到现在,和她学习刺绣的学员已经超过了3000人。如今,她的女儿赵风梅也传承了她的手艺,和她一起成立了一家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走上了传承和发扬回族刺绣文化产业之路。田志梅告诉记者,自己培训刺绣的学员,有的培训合格后就加入到合作社,为合作社提供订单产品,由合作社发给劳动报酬。

和田志梅一样,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卢惠琴于2010年创立了海原县万绣庄刺绣剪纸专业合作社。多年来,她的合作社培训的学员达到几千人,先后有700多名农村妇女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刺绣专项职业证书。如今的万绣庄刺绣剪纸专业合作社,已形成培训、设计、加工三位一体的多项经营模式,年产值近百万元。

从小店经营到合作社模式发展,加入刺绣产业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在海原县,像万绣庄这样的刺绣剪纸专业合作社共有8家,带动刺绣剪纸专业村12个,培训技能人员4200人次,其中贫困户2600人次,年产值1500多万元。

海原县还专门建成了刺绣创业一条街,街上刺绣店前3年的房租和取暖费由政府补贴,同时,县委等部门从信贷、产品推介等方面也为刺绣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了解到刺绣用工紧张和刺绣店各自培训员工的情况,海原县劳动就业部门筹措资金,对各个手工艺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师进行集中培训和考评,考评合格者由政府补贴,并深入到各个村镇进行刺绣工初级培训。

每到农闲时节,以卢惠琴、李有霞等为代表的刺绣产业带头人和他们的培训师总会奔走在各个村镇,为刺绣工进行培训。

为了突破创作主题上的自我设限,敢于以市场为导向融合不同的主题风格,真正实现“非遗”的产业化发展,海原县积极向东部省市学习。与苏州刺绣研究所开展了交流合作,选送了一大批刺绣骨干前往苏州学习,也请苏州刺绣研究所的设计人员负责设计刺绣作品主题。经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交流合作,海原刺绣的创作风格、主题日渐多样化,一些传统刺绣、剪纸工艺被嫁接在了现代饰品之中,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海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创业基地展厅内,各式各样的刺绣和剪纸作品引人注目,这些作品全都出自海原“绣娘”之手。创作主题多种多样,有的展现当地黄土丘陵的苍凉壮美,有的则是一派江南小桥流水风致,也有反映农家乡土生活的生动画卷。

“海原绣娘”作为宁夏特色的优秀劳务品牌,将名扬国内外市场,为中国的刺绣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海原厨师”早已成为响当当的劳务品牌。

——舌尖上的海原

在海原县李旺、七营等镇,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大小小的餐馆一家挨着一家,各种美食的香味弥漫着整条大街。每逢饭点,就见街道两旁停满了南来北往的车,所有的餐馆里挤满了客人。同样,在中卫市海原特色美食一条街,每逢旅游旺季,这里人头攒动,餐馆生意火爆,代表海原特色的各种美食在这里一应俱全。

近年来,海原县委、縣政府抢抓“离土”脱贫扶持政策机遇,紧跟中卫市创建全域旅游城市的步伐,立足本地餐饮特色优势,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成立餐饮商会,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办特色品牌店。除了在沙坡头区打造海原特色美食一条街,在银川、吴忠、海原、海兴开发区等地建设特色餐饮示范店。并通过发掘整理海原特色餐饮名录,有针对性地对餐饮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制定引导扶持政策。除此之外,海原县还拓展移民方式,出台了对外出创业发展餐饮业移民的奖励政策,对海原籍农村户口外出创业发展餐饮业并将户口迁出宁夏的,一次性奖励3万元。鼓励他们沿着产业链移民,有助于海原餐饮走向全国,拓展移民生存发展空间。

海原县西安镇薛套村是全县有名的“餐饮专业村”,有298人从事餐饮业,在青海、甘肃等8个省区开了百余家自主经营的餐馆。“田玉国先在青海,后到包头开餐馆;张汉忠两口子在浙江温州开了餐馆,如今在海原县城买了一套楼房,孩子也在县城上学;苏占德带领他的兄弟和侄子在新疆开了3家餐馆……”村主任说起“餐饮移民”如数家珍。

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海原县的餐饮业已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初步凸显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海原人在区内外开办的餐饮门店达到1300多家,9653人实现稳定就业,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的新亮点、贫困群众致富的新路子。

“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参与体面劳动,凭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实现了扶贫不养懒汉的扶贫宗旨。

——“扶贫车间”,把工作送到家门口

“顾好家,看住娃,工作就在家门口”,当年作梦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却变成了现实。海原县原河村的张学娟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后,就来到家门口的服饰配件车间上班,主要工作是服装加工、包装,按件计酬,上下班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既能打工挣钱又不耽误田间农活、照顾家庭,一举两得。

海原县结合“农村留守妇女多、闲散劳动力多、就地创业难度大”等实际情况,依托闽宁对口帮扶项目,着力打造以“扶贫车间”为引领的扶贫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引导贫困户就近就业的“造血式”脱贫富民新路子,形成“稳定就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的“加工扶贫车间”模式。

据海原县西安镇负责人介绍,这种“扶贫车间”模式主要利用改造旧学校、旧村委会等空闲房屋及村集体闲置土地,以方便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就地就业为原则,在贫困村建立加工车间或加工点。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人口作为优先培训对象,免费进行技术培训,优先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使其拥有固定收入来源,实现自我造血式精准扶贫。这种模式不但降低了建厂成本,也盘活了农村集体资产,达到群众赢、集体赢、企业赢、产业赢的“四赢”目标。

近两年,海原县还开拓思路,结合全县产业发展现状,通过支持引导各类企业、专业合作社,利用自有生产场地,通过挂牌认定的方式,发展对用工学历、年龄等限制条件较为宽松的特色种植养殖业、农副产品深加工、轻纺服装加工及工业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

海原县闽宁纺织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服装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与安踏、361度等企业都有合作,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该公司的车间,记者看到,上百名工人们正在缝纫机旁熟练地加工着服装面料,而在另外一个生产车间里,一位来自福建的技术人员正在手把手地教着10多名新员工如何规范操作生产设备。陪同采访的工作人员指着已经打包装箱的羽绒服说:“这个款式在德国很畅销,商场售价要2000元人民币左右。这是我们厂海原女工加工出来的,她们只经过短期培训,上手很快。”据介绍,目前厂里有500多名工人,其中300多人是周边建档立卡户。

截至2019年上半年,海原县共挂牌认定8个扶贫车间,在建17个(已签订运营合作协议14个),兑现扶贫车间相关扶持资金246.834万元。招收就业人员658名,其中建档立卡户361名,员工平均工资达到了1500元以上,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效果明显,有力助推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部分文字资料源自海原县人民政府官网,部分图片由海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猜你喜欢

闽宁劳务刺绣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对口扶贫协作“闽宁经验”的样板闽宁镇
讲述脱贫攻坚战中的“闽宁模式”
劳务派遣转向劳务外包的分析与思考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记闽宁教育发展之路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劳务派遣策略思考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