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符号像种子一样生长

2019-09-10金佩佩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符号语言算式符号

金佩佩

一、创设情境,增强符号感

学生有潜在的符号意识,那我们就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从生活的情境中提炼出符号,既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感受到数学的符号语言的通用与简洁。

单独的一个符号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大,关键在于它的具体情况结合在一起,而产生了实际的意义。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今年几岁了?”“11岁”。教师问:“你们想不想知道教师今年几岁了?”老师:只要告诉你一个条件,就可以知道我的年龄了。条件是我你大12岁。老师:现在你知道我几岁了,怎么算的,列出算式,11+12=23(岁)

如果你是1岁,我几岁了,你是2岁时,我几岁?

师:你能用一个算式把所有的情况都包括进去吗?学生回答的情况肯定有很多种。比如:△+12   ?+12   ☆+12   X+12   Y+12等等。最后归纳用可以a+12表示老师的年齡,也表示老师比学生大12岁的数量关系。这是将问题具体化,接着让学生学会个性化的进行符号表示。

二、联系现实生活,渗透符号意识

在平常的生活中,学生就已经见识到了很多符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符号世界,这个符号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如最早认识到男女厕所的符号,在一些宾馆、大厅的标志上有轮椅的表示是残疾人的专用通道。车站、公共场所圆圈里带有香烟,表示不准吸烟,严禁烟火等,交通标志有更多的符号。

(1)体会符号的直观性。在小学数学中有数字符号1、2、3、4……,运算符号+-×÷。这基本的四则运算符号,是多么形象,直观,它们本身也有很强的人文性。比如减号“-”,减少了,飞走了,跑走了,就是要用减号连接。

乘号看似跟加减号无关,实则它是特殊的加法,2+2+2+2+2=2×5,同数相加,就可以用一种特殊的符号表示,它是加号旋转了45度之后所形成的,也便于书写和记忆。

(2)体验符号表达的简约性。数学符号不仅具有简洁性,而且十分实用。在教学分数中,教师都意识到学生只要能够弄清楚分数的意义,对掌握分数的相关知识是很有帮助。而分数线,这个符号就具有简约性,2/3读作三分之二,表示什么意思,这其实是很“愚蠢”的问题,三分中的二分啊,意义同样也渗透在写法中,通常都是先写分数线,表示要先平均分,再写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几份,最后写分子,表示取了其中几份。

(3)感受符号的转换性。在数学活动中,符号间的转换及其表达方式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数学教学中要选用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时,教师创设情景:商场准备给每个顾客发2块糖,如果来了2个顾客,商场要给他们多少块糖?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生:2+2=4师:如果全班50个顾客都来了,有几个2相加?你会列式吗?生:50个2相加。 师:那你们写一下吧!师:对!这样加确实是太麻烦了,你们能否想出一种简单地表示50个2相加的方法呢? 生:我在2和50中间添上一个符号,写成2△50或50△2。 生:还可以在中间加一个☆,写成50☆2。此时,教师抓住机会,将“△、○、☆、*”统一成“×”。

(4)领略符号的通用性。符号语言是数学中通用、简练、特有的语言,是人类数学思维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表达式。在数学中各种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以符号形式来表示的,即运行着一套形式化的数学语言。例如教学“加法运算定律”时,教师出示教材情景图,学生思考后列出算式23+71=94(千米),教师引导学生发现23+71和71+23可以用等号连接。师: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师:对!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那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生:我这样表示,甲数+乙数=乙数+甲数。生:我用图形表示△+○=○+△。生:我用字母表示,a+b=b+a。

三、动手操作实践,感受符号化

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用符号的直观所具有的转换、通用等特性,学生才会认识到符号的好处,才会喜欢上数学符号,才能养成爱用符号的习惯。比如,认识数字“6”,观察6个苹果,6支铅笔,6个人……它们的数量都是6。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既是一种符号感的培养,也是数感的培养。当学生看到数字6,就会和数量是6的具体实物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地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字6的实际含义,这就是对数量进行符号化。

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用符号表达出来,这一过程叫符号化。比如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一道练习题,一张餐桌上坐6个人,两张餐桌并起来坐14个人……照这样,10张桌子并成一排可以坐多少人?如果一共有38个人,需要并多少张桌子才能坐下?这是一道探索规律的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中,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去培养、去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只有这样学生对这些数学符号,才不会感到陌生,才能让这些数学符号真正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四、解决问题,发展符号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在实际的问题情况中,帮助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的意义,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发展符号感。

例如,在解决“一条船最多从4人,14人至少需要几条船?”这一问题时,很多学生通过一一计算找到答案,有的可能会在草稿纸上画一个图,用圆表示船,用一竖表示人,这样通过画的方法找到答案。当然,也有的学生会通过算式求得结果。由此可见,符号感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提供的相匹配的问题,从具体的情境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符号表达。

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是一项长期的、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是随着学生数学思维的逐步提高而发展的。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适当的、分阶段的进行一些数学的符号运算,从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中运用数学符号语言加以概括与提升。

猜你喜欢

符号语言算式符号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浅谈平面设计中符号语言的意义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高中数学教学中符号语言的学习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