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域环境下岭南园林理水造景的美学风格形成与表达

2019-09-10张皓

美与时代·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造景岭南园林

摘  要:岭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园林地域特色风格的重要代表。理水造景在岭南古典园林中是必不可少的园林元素构成之一。受地域环境影响,形成了具有实用主义的理水造景艺术风格,对岭南园林整体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對岭南园林理水造景的艺术风格进行研究,从南方地理环境角度看,岭南园林的理水造景在布局和空间上的处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探究地域环境影响岭南园林理水造景的风格形成与表达,并诠释岭南古典园林的理水造景风格对我们当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具有极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岭南园林;地域环境;理水造景;美学风格

一、岭南园林的概述

岭南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古典园林重要组成部分,与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形成我国古典园林三大地域特色风格流派。岭南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它在园林布局上有意识地提炼自然,用独特的师法自然的造景手法,努力把岭南园林打造得类似于自然山水,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艺术意境。岭南园林具有山水秀丽、层峦叠翠的特色。在岭南园林建筑布局上,岭南园林建筑不仅具有朴实、轻盈、精巧、秀丽的特点,建筑上更是装修精美、华丽,常常采用砖雕、木雕等图案细刻。在光照下,像一幅玲珑剔透的织锦。另外,由于南方受西方文化影响,在该建筑中采用了罗马式拱门窗等,又反映出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在理水与植被空间组合上,常运用大乔木如白兰、榕树等植物以理水为中心营造自然植物空间,注重实用和艺术效果,体现了岭南园林丰富繁茂的自然生态。

岭南园林有清晖园、梁园、可园、顺德和园等代表性园林,产生于岭南园林发展的明清鼎盛时期,以其师法自然、构筑精致的特征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岭南园林空间含蓄、小中见大,点缀于理水植物之中,使岭南园林具有浓厚的园林艺术意境。

二、岭南园林的理水造景

在岭南园林中,理水造景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其形式与风格独具特色。岭南园林位于我国广东省岭南地区,河流密布,气候炎热多雨且山地较多,因此在造园时具有水源优势。另外,由于高温少风的气候特点,使理水要素比其他园林要素更具有调节气候的实用作用,起到降温纳凉的效果,从而以理水为中心来营造舒适的休闲空间,即理水造景。在岭南园林设计中,用理水为中心,利用植被、山石等园林要素来营造或模拟自然山水的景观,充分体现了南方人的审美追求。在理水基础上,采用自然式配植大乔木、灌木等植被以及运用蒲桃、黄皮、荔枝等经济作物来营造空间,体现出岭南园林的理水造景,具有畅朗轻盈、注重实用的风格。因此,岭南园林的理水造景在岭南园林营造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的风格形成与表现对岭南古典园林的整体格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地域环境对岭南园林理水造景风格形成的影响

从综合角度来看,岭南园林正是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的影响,才使其具有了独特的风格,从而与中国其他地方的园林有了较大的区别。从哲学观点来说,人的主观性是对客观性事物的反映,受客观性的影响,正如人的意识是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内在的统一。因此,岭南园林理水造景的设计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具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如图1)。

(一)优越的南方地理环境的影响

首先,气候方面。岭南园林位于我国岭南南部和中部,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具有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该地区夏季降水量高,而其他的季节降水较少。另外受南方的台风、北方的寒潮、对流暴雨等影响,呈典型的季风气候,岭南地区的气候具有多样性,所以岭南园林所在的地区全年气温偏高,加上雨水充沛,使岭南园林的树木茂盛,四季常青,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为岭南园林理水造景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另外,由于岭南高湿多雨的湿热气候特征,因此,在岭南园林理水造景中,往往需要考虑解决湿热气候的方法,比如隔热、通风、遮阳、防潮等。

其次,地形方面。岭南地区因位于地壳运动地带,常常受皱褶、断裂等地质活动影响,降雨较多,形成岭南地区特有的山水相依,房水相依的地貌(如图2)。岭南地区的河流众多,具有流量大、径流量丰富的水文特征,为岭南园林理水造园活动提供了优越条件。在岭南造园中,采用了引用河流的方式来营造理水和周边的园林空间,为岭南造园具有降温和调节气候的功能提供了方便。

(二)当地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中,最离不开的就是经济因素,一般来说,造园的经费是奢侈的,因此,岭南古典园林的建造与当地的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岭南园林中理水造景的材料,包括植物,叠石、园林小品建筑等,这些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

岭南地区地形复杂,平原较少,与北方农业经济不同,因此,十分注重商业经济的发展。另外,岭南地区拥有天然的海岸线,有利于对海外较早的港口开放,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与外来各国交往更加频繁,带动了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岭南园林的理水造景进一步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岭南地区注重商业经济,与北方的小农经济的观念不同,因此,岭南园林不像北方园林那样囿于自我修养和自给自足的思想境界,而是注重园林的实用性、休闲性和交往性,在理水造景上往往考虑到空间的交际环境和休闲舒适。

(三)历史文化的底蕴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是因为园林造园师的历史文化基础,影响到园林的艺术与审美的价值。岭南园林理水造景风格正是受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影响,在理水形式、理水景物空间布局和细部处理等方面表现出当地造园师的设计思想和审美理念。因此,岭南园林理水造景的风格不仅受到中原人文历史文化影响,也受到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使岭南园林理水上造景具有了多元化和融合性的艺术特征。

首先是中原人文历史文化的影响。由于中原隐逸文化的审美观念倾注于岭南园林的建造,使岭南园林理水造景风格具有写意性的文化底蕴。其次是本土文化的影响。岭南地区由于注重商业经济,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因而使岭南园林不仅注重美观,更重要的是注重实用性。在岭南园林理水造景上主要体现两大方面,一是在理水造景上与人们生活联系起来,充分体现实用性。二是结合物质生产,做到多种用途,如种植经济作物、灌田养鱼等。最后是外来文化影响。由于岭南地区注重发展海外商业经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在理水上的园林布局、柱式、景观小品建筑等大多都具有西方的审美观念,对岭南园林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四、岭南园林理水造景的艺术风格表达

(一)岭南园林的理水形式

由于岭南地区拥有河流众多、流量大、径流量丰富的优越条件,给岭南园林理水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园治》中记载:“大水面宜分,小水面宜聚。水分而见其层次,游无倦意,水聚则不觉其小,览之有物。”可以看出岭南园林的理水一般都位于岭南园林中心和偏中心的地方,周边以植物、建筑、叠石构成理水上的景观空间。

首先,从理水的水面形式来看,岭南园林理水在引水入园的基础上,融入岭南园林中的建筑形态,受到建筑的形式所限,体现了“宜曲则曲,合方则方”的这一观点,如清晖园的理水受该建筑所限,以几何理水为主景,而梁园理水却是曲式理水形态,具有自然性。这些正是受该建筑的影响,体现了岭南园林的理水形式具有实用性,为园林营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间。其次,从理水的立面来看,由于岭南地区属于东亚季风气候,该地区气温偏高,雨水充沛,因此,在岭南园林理水上要往往考虑通风、防雨、隔热的气候因素。在岭南园林理水上大部分采用了茶水游廊的理水立面不同处理,丰富了岭南园林理水的水体立面空间层次。从水体立面可以看到景观的立面空间,如理水上的植被、池岸上的西式欄杆、石雕等,丰富了理水的景观空间。园林元素点缀在理水立面各层次,突出了岭南园林理水的地域特色。

(二)理水上景物空间自由灵活布局

岭南园林的理水植物配置及各种园林要素构成的风格与岭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和历史文化有很大的联系。岭南园林理水上景物空间具有绚丽多姿和重利实惠的特色风格。

首先,从布局来看,岭南园林理水造景上植物种类丰富,四季常青,植物物种中具有多样性等,更重要的是注重经济作物种植,尤其是植物配置上强调实用与美观,以生活享受、实用和休闲功能为主。另外,岭南园林本身占地面积较少,在理水上景观植物配置不仅要了解植物的习性,还要注重植物的色、香、形方面的构成,在狭小空间中充分凸显岭南园林的特色和扩大空间层次。同时采用以小见大、对景、柜景等手法来分解空间,与理水周边水石、建筑、景观小品空间灵活交错,相互融合,形成了理水上景观一体化空间。由于该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在理水景观空间中置入了冠大阴浓的常绿树种,进一步使岭南园林理水造景具有实用价值。

其次,从植物的种类来看,理水上的植物种类以经济作物和观赏性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有蒲桃、荔枝、黄皮等,观赏性植物有花草攀藤、白兰等,形成稳定融合的一体化理水植物群落空间,使岭南园林理水景物空间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艺术审美价值。

(三)隐逸的艺术意境内涵

岭南园林理水造景,以理水、植物、园林小品等元素构成,做为一种文化媒介,来表达岭南园林的文化内涵,比如历史、价值观、美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意境内涵。

岭南园林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包括中原人文历史文化、岭南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文化本身便具有人们的艺术与审美观念。岭南园林理水造景不仅反映出审美观念,而且富有艺术意境内涵,把岭南园林的空间布局和植被配置融入到了艺术中的“诗意画境”。比如在可园理水造景中(如图3),松柏(长寿)、(竹)气节、石榴(多子多福)等植物及景观小品便构成了一种艺术意境空间,融入了艺术象征意义。

五、岭南园林造景的风格对当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当今社会,人口数量日益增长,而且密度较大,因此,在城市的景观或公共广场设计中,往往趋向小型化的景观空间设计。当代的公共景观主要以休闲和娱乐为主,服务对象包括青少年、中年、老年人,而古代的园林大部分主要为少数人服务,比如皇家、贵族、文人士大夫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不只是满足物质的需求,还要满足文化精神需求,在现代城市化生活环境下,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对绿色、山水的热爱,特别是对景观水景空间的热爱,使公共景观成为现代城市中的热门。而岭南园林理水造景的风格恰好符合了现代人的这一理念。

岭南园林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岭南园林的理水景观空间,追求理水植物与水构成理水空间层次,是岭南园林的重要特征。岭南园林中理水造景善于运用植物与理水,园林小品等灵活构成景观空间,通过对景、框景等手法使理水空间丰富,达到以小见大的空间效果把优美的大自然理水空间运用到城市中,进一步使理水造景的空间类似于生态自然的环境。对岭南古典园林造景风格的借鉴,并不是把岭南园林理水造景风格照搬运用到当代园林设计中,而是要让岭南园林中的艺术内涵与当代设计产生共鸣,融入现代设计思想再去创造。

六、结语

岭南古典园林的造园师们通过长期凝练大自然,运用岭南地域特色的理水造景手法及空间构成,在理水空间造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岭南园林风格。岭南园林理水造景的运用对于当代的景观及园林设计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要从多种角度去研究和分析,汲取岭南园林理水造景的精髓,充分利用当代科技和新材料,并结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设计理念,塑造出独具匠心的更为优美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梁明捷,对岭南园林风格观点的统一认识[J].艺术百家,2013(1):146-148.

[3]傅嘉维,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之比较[J].园林,2015(2):76-79.

[4]梁明捷,岭南园林实用主义的风格特征初探[J].美术学报,2015(1):24-27.

作者简介:张皓,河南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造景岭南园林
岭南圣母冼夫人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岭南荔枝红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园林清音》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基于水族箱造景与水草养殖探究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归来还看自家山
——林丰俗与岭南山水画语言探索专题展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狠刹“移石造景”的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