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2019-09-10李惠锋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课型策略

李惠锋

摘要:现在很流行一句话: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会阅读的孩子更幸福。老师们让学生爱上阅读,亲近经典,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面对语文“统编本”的变化,老师如何真正让学生爱读名著、读懂名著?培养学生终身读书的习惯呢?下面以《骆驼祥子》为例,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浅谈初中名著导读策略。

关键词:自主合作  课型  导读  策略

在指导学生读前,要做好两项工作:1.教师要像教课内阅读课文一样备课,先读起来,用心研读全书,建立阅读档案。2.制定此次读书活动的整体计划。课内的读书活动安排3个课时,分别是“读前导读课”、 “读中研读课”、“读后分享课”,接下来简要介绍这三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读前导读课

在阅读的起始阶段,主要是启动,激发学生的读,据此设计如下活动。

(1)欣赏与作品相关资料,走进作品。

①播放《骆驼祥子》的片尾曲《四季风》,请学生留意画面和歌词,从中传递出了哪些信息?请读了的同学跟大家说一说这本书的大致内容。②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影响。老舍,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骆驼祥子》是其代表作。设计意图:片尾曲的播放,学生一下子就能从画面和歌词中,找到关键信息点,比如老北京、车夫、贫穷等,自然而然地引入名著《骆驼祥子》。

(2)批注初步接触祥子。出示祥子第一次买车的文字,让学生进行阅读圈点勾画做批注。

①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②.他忽然想起来——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阅读的时候做批注,关注细节,特别是人物描写方法中的动作、心理描写。

(3)视频欣赏猜结局(祥子和虎妞结婚的片段)。设计意图:初中生大多对形象的东西感兴趣,尤其是生动的视频节目,名著一般都有拍摄的电影,可以为教学所用,恰当地播放一点视频,无疑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请同学们看视频,注意里面出现的人物和他们的表情。猜祥子接下来的生活会怎样呢?说出你的根据。

(4)课堂小结:师:看来,大家感受到了祥子的生活将出现更多的波澜和变化。是的,一个人不可能演绎一波三折的人生,单单围绕着车,祥子遇到了宪兵和孙侦探,就已经对他的命运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

请大家齐读:钱财——落空;爱情——被迫;恨与不恨;爱与不爱;高大的身躯,任人摆布;祥子,还有多少无奈让我们叹息?祥子,还有多少悲喜等我们翻阅?让我们一起阅读,走进他的世界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思考去阅读,而不仅仅是看故事。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思考更深层次的背景和主题。

然后发放两份表格:《骆驼祥子》整本阅读计划表,《骆驼祥子》第一周阅读计划表。

《骆驼祥子》阅读计划表

时间 阅读任务 关注重点

第一周 快速通读全书 圈点勾画(标注重难点精彩、疑难之处)、简要概括每章内容或拟小标题

第二周 精读部分章节 增强对内容的理解、赏析文章的精妙之处、分析写作手法、写心得体会

第三周 阅读交流、整理材料 选择感兴趣的专题并进行交流,合作分工完成

第四周 成果展示 给祥子写小传;探寻悲剧的原因;独特的京味儿

《骆驼祥子》第一周阅读计划表

时间 阅读章节 主要内容

或小标题 完成情况

(好中差)

周一 一至三章

周二 四至六章

周三 七至九章

周四 十至十二章

周五 十三至十五章

周六 十六至十九章

周日 二十至二十四章

设计意图:制定阅读计划表目的落实监督,帮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在第一周阅读的第二天教师一定要了解同学们的阅读情况,包括阅读速度、圈点勾画、主要内容或小标题概括,阅读存在哪些障碍等。接着在课堂上做相应指导,请完成好的同学进行阅读方法介绍,从而让每一位同学都能高效阅读。

到第二周教师发放《骆驼祥子》第二周阅读计划表

《骆驼祥子》第二周阅读计划表

时间 阅读章节 精彩语句 阅读感受 阅读疑惑

周一 一、二章

周二 十章

周三 十一章

周四 十八章

周五 二十三章

周六 泛读全文,选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精读

周日

读中研读课

“读中研读课”的活动安排如下:

活动一:概说情节,活动要求:1.人生如戏,请用“起与落”概说祥子的人生际遇。2.明确祥子的三起三落。3.对祥子的人生际遇发表观后感。

设计意图:概说情节是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的方法,是对小说三要素的整体把握,也能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深处,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

活动二:细说情节。选三个学习小组进行精彩语段推荐。设计意图:通过对作品的细腻品味,进一步理清情节,品析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

活动三:再现情节。改编一两个情节为话剧并排练表演,再现小说情景。学生表演的有:祥子丢车;祥子受孙侦探敲诈;虎妞父女反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小说不能只停留在故事情节中,还要走到人物内心深处,去触摸作者传递给我们的人生百味,再现情节是对作者艺术的个性解读。

活动四:聊聊人物。说出小说中令你印象最深的某一人物,并给人物写小传。

设计意图:读小说,读的是故事背后的感动,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与人物平等对话。

二、读后分享课

当阅读活动进入成果整理、分享交流阶段时,引导学生对照计划参照表现标准来整理和分享成果,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成果,从而提升阅读的质量。

课前布置研究专题:①制作讀书报告。②结合人物和环境探究祥子悲剧的原因。③独特的“京味儿”。学生可任选两个完成,也可自己立专题。

设计意图:活动中同学们相互取长补短,对整本书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根据阅读表格内容打分,进行阅读之星和最佳阅读读书小组评选,进一步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总之,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师生一块共享阅读的快乐!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课型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造式课型组合操作体系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探讨
Passage Four
关于语文课型研究的几点思考
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