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研究

2019-09-10杨红梅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蒜苗探究性探究

杨红梅

摘要:课改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转变。用它来规范教学行为以启迪我们的教学智慧,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课改生物教材中探究性学习的体会。

关健词:生物教学  探究性学习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式学习亦称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并获得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所谓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对具有探索性的生物学问题予以解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探究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在科学态度、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

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一)提出问题

探究性学习要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探究学习活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潜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境中来,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学习光合作用时,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中:先介绍日常生活中的青蒜苗和黄蒜苗形成;葱埋在土壤中的是白色,露在外边的是绿色,再叫学生思考:有什么问题需要探究?引导出问题: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二)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是对提出的问题所作出的参考答案,假说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说,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知的科学原理或学过的知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第二步,對问题的答案作出可能设想(推断),即依据提出的假说,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的结论。 假设应该建构在以往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具有可行性,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可以完成的,并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师要鼓励与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假设,对问题做出尝试性解释。例如,(接上一个例)学生提出: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叶绿素的形成的问题后作出假设:假设光照要影响叶绿素的形成;依据是:日常生活中的青蒜苗和黄蒜苗形成;葱埋在土壤中的是白色,露在外边的是绿色。

(三)、实践探究

我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设计一个实践探究方案,实践探究方案的设计一定要遵循可行性、重复性、简便性原则,我们根据以上原则对设计的方案进行实施操作、完成探究活动。例如,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怎样才能种出青蒜苗和黄蒜苗?自己怎样去遮光?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并回家去具体操作和每天作好详细记录。

(四)分析与结论

在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探究活动过程出现的问题与结果,反馈探究活动中亮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探究活动过程的经验教训,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例如,(接上一个例)三周后让学生带上实验材料分析:青蒜苗和黄蒜苗的形成原因。得出:光照下才能形成叶绿素;评价肯定其它材料的实验;分析有些黄苗黄色不明显的原因(有弱光)。

(五)评价与交流

探究活动要将探究成果做成书面形式的论文报告或者是实物形式的模型等进行成果展示。最后将探究活动成果与其他兄弟学校或组织进行交流探究,听取不同方面的声音。

三、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 探究性学习不是唯一的教学活动

探究性学习只是一种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全部的教学手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在开展具体的学习活动时, 因地制宜的运用各种学习方式和策略以达到教学目的。探究性学习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况且并非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合探究性教学这种方式。对一些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讲授、阅读等方式就能掌握。

(二)探究性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生物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创造力的过程。我国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的教育体现的是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教师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中才会做到有的放矢。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使高中生物教师较快地熟悉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以期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 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自主性程度要求比较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从已知的生物事实材料出发,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创设铺垫型问题情境,使学生能从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主动投入学习。教师在整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就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感受探究过程,在实践中创新。

(四)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当前,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改变学习方式的必由之路。作为生物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多角度多层面地渗透探究性学习的教育思想。一方面他对学生明确了探究的内容,目标以及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对学生在探究过程的具体细节不细化,让学生学会去观察、思考,去尝试,不轻易简单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学生实在解决不了时,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适时地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理清各种关系,最终解决问题为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而努力,为最终向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优秀人才而奋斗。

[1]黄燕. 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0(S2):141-141.

猜你喜欢

蒜苗探究性探究
蒜苗在长大
小蒜苗成长记
设问引导探究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幸福的蒜苗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小蒜苗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