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开生面的写作分享会

2019-09-10胡荣锦

少男少女·校园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丹霞山丹霞瀑布

胡荣锦

1

车过韶关市不久,便进入广东省著名的风景区丹霞山。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省内面积最大,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自然遗产地。与鼎湖山、罗浮山、西樵山合称为广东四大名山。

“颜如渥丹,灿若明霞”是丹霞山独特的风景,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一个个屹立的山头像“满面红光”的光膀子大汉,瞰视着沧海桑田的变化。

看着这些“大汉”,眼前便活现出山上“荷香双沼”“漏米洞”等胜景,我想起了多年前写的《丹霞山》:

一湾锦水绕山流,绿缀丹崖景倍幽。

雾衬骄阳飘绮帛,霞飞玉女枕江头。

荷香沼阔临池赏,漏米洞高翻磴游。

竟日流连行又止,仙台爽气尽清眸。

这次来丹霞山并不轻松,我除了要担任“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生自然观察写作大赛”的评委外,还领了一个任务——跟热爱写作的中小学生举行一个“写作分享会”。

要命的是,这个“写作分享会”是临时增加的任务,我既不知道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也没时间准备讲什么内容。

我想到一句老话:“靠山食山”。

这个“写作分享会”,我决定和学生们分享读山、写山的感受。

2

2019年8月5日晚上,“写作分享会”在“燕语呢喃”客栈举行。

我面前扇形一般坐着的,是近50个中小学生,他们是来山上进行自然观察写作的研修班的学生。

看着他们一脸准备要“受教”的表情,我暗暗对学生们说:“等一会儿,我要让你们成为主角。”

我让学生们通过公众号阅读一篇文章:《“真假”丹霞谁睹目,千里奇缘我与山》。

这是一位10岁小学生写的现场作文,获得“第一届广东省中小学生自然观察写作大赛”一等奖。

随后,我邀请3位学生站起来,谈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

3位学生谈完读后感,仍有学生举手想发言。

主持人望了我一下,询问是否还允许他们发言。

我表示希望继续听他们的观感。

前面的学生大都从该文内容、修辞等入手,称赞它写得优秀。他们都谈得有根有据。

到了最后,一个男生站了起来,他语气肯定地指出:“我觉得这篇文章还是有一点遗憾。它写雨中登丹霞山,但只写了雨,没有写风!如果写出风雨中树和草的摇晃,我觉得会更加有动感……”

大家都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山的刚硬和风中草木的招摇,会有动静结合的美态。

我立即表扬了他的勇敢:即使是“一等奖”的作品,也非尽善尽美。读书要善于思疑,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3

接下来,该轮到我谈对读山、写山的感受了。

这时,主持人忽然加了“戏”:“同学们,如果你们有写好文章的,读出来,请老师给点意见……”

这出“戏”突如其来,由不得我反对,相反,我喜欢这种交流的形式。

只是,凭耳朵来“读”别人的文章,并要即时给出修改的意见,有点难度。

近来,我也习惯了用耳朵来“读”名著,可要听别人的作文,得更加用心才行。

一个女生站起来,读了新写的游丹霞山作文。

我听她重点说到游览时见到一块摩崖石碑,便问她那是什么年代的碑?这碑对她有什么“触动”?她答不上来。

我对她说:“就算我们是带着写作任务去游玩,也不可能拿着纸和笔,看到什么都记录一番,因为那样会破坏了我们的游兴。但如果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是应该要记住的,比如那块碑有一定的年代感,碑文的内容有触动你的地方,就应该认真记录下来。如果一时没有纸和笔,可以用相机拍下来,回去再回忆、整理……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会具体,而不是‘流水账’。”

另外一个女生也站起来读自己的作品。她用了很多美丽的文字来形容丹霞山的美丽。

我问她:“在你的文章中,代表你的‘我’在哪里?”

她有点惘然。

散文中的“物”与“我”,这正是我今天想重点讲的问题。

4

虽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但绝少只写“景语”,而不写“情语”的文章。

作者如果没有写出对风景的感受,它的美就是别人的风景,对作者没有特殊的意义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是提醒写作的人:不要空洞地发议论,要结合事物来写作,用包含了作者情感的“景语”来表述思想,文章会显得比较含蓄,有韵味。

我以大家都看过的《“真假”丹霞谁睹目,千里奇缘我与山》为例,指出它在行文中,“物”与“我”结合得不错:

虽然我们在钻山洞、征服险峻的“一线天”时,狠狠地抱怨“雨水将台阶上的青苔溶化了,两者‘中西合璧’,摇身变成一种‘滑跤剂’,为我们这群侧着身子努力竖着向上爬的‘异类螃蟹’设计了层层关卡障碍”,但是,当我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时,大家都不得不赞叹:“这雨,来得真巧,真好,真妙呵!”瞧!这雨是一位伟大的展览师,为我们褪去了丹霞山的那层“白霞衣”——在毒辣阳光的强烈照射下,丹霞山竟朦胧披上了一件“白衣裳”,那“颜如渥丹,灿若明霞”的色彩似乎被直白的日光所“沾染”,一下子黯淡了不少。而这雨却令丹霞山现出了“原身”——那一块块巨岩闪耀着金、橙、黄的三色光芒,与日光相互辉映,快活而自豪地宣布:“我就是丹霞的石,丹霞山的‘骨干’!”那一棵棵粗壮高大的梧桐拱卫在巨岩身边,骄傲而欣喜地叫道:“我就是丹霞的树,丹霞山的‘铠甲’!”连那依附在巨岩上的青苔小草也大大方方地说:“我就是丹霞山的‘肌肤皮毛’呀!”别以为丹霞山仅此而已,我那“伙伴”还有更微妙的景致呢——“丹霞瀑布”!原来,倾盆大雨刚过,山上的雨水积得多了,便如瀑布般顺着巨岩“飞流”直下。于是,岩石经过这“瀑布”的冲刷,一边淌着未干的水,一边通过水珠对日光的折射,绽放出更耀眼夺目的光辉;群绿有幸得到那流水的爱抚,棵棵都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几株兰花的脸上,挂着丝丝露水,正朝着“瀑布”脉脉含笑,想报答这“滴水之恩”……好一股“丹霞瀑布”!好一座壮丽雄伟的丹霞山,和那一阵功劳盖世的雨!

这篇文章的结尾,作者还是“跳”出来发出感叹:

瞧!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多彩丹霞,这就是我心中唯美而又可爱可亲的“伙伴”!让我们诚心诚意地爱丹霞,护丹霞,让丹霞山更加环保美丽吧!

“这就是古人谈写作时说的‘卒章显志’。”我解释说,“‘志’,就是作者想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褒,或贬,总之要有一个态度。”

这个“志”,就是“我”想在文章中表达什么。

如何写山?我交给学生们两个参考的“志”:

一个是努力就能成功的“志”:山登绝顶我为巅。

一个是人生永远要有追求:人生没有最后的山。

前一个“志”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后一个“志”,是出自美国作家弗兰西斯·拉塞尔的散文名作《最后的山》。

读《最后的山》,就是这堂“写作分享会”我留给同学们的作业。

5

这个“写作分享会”,大家都成为主讲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也都是听众——聆听不同的声音,别开生面。我相信大家都有收获。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都去参加“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生自然观察写作大赛”。

感受过飞鸟的喜悦、见识过古树的风采、触摸过丹石的壮丽,我想:丹霞山瑰丽的身姿、奇石、异卉、古寺,一定会被他们赋予了新的生命。

后来,我听说他们中有人获得了这次写作大赛的好成绩。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但我知道:

只要他們用心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享受爱护环境的乐趣,从实地中寻找写作灵感,通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一定会写出佳作的。

猜你喜欢

丹霞山丹霞瀑布
秋枫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大自然的奇观:中国丹霞
一起看瀑布
丹霞山研学旅行市场开拓策略
瀑布
不愧为国师
仁化·丹霞山
瀑布
情系丹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