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防控小麦全蚀病、蚜虫的药效试验

2019-09-10王瑞华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衣剂拔节期小麦

王瑞华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河南省鹿邑县穆店乡李集行政村村民赵卫红承包的小麦田。试验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为两合土偏於,肥力上等,连年秸秆还田小麦全蚀病发生基数较高,蚜虫发生同大田。试验田精耕细作,上虚下实,足墒播种。小麦播种期10月19日,品种为德研16,宽幅播种,播种量为14 kg/667 m2,播种时天气多云,气温正常。常规管理措施按照大田正常进行,实行无差别管理。

(二)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设重复,顺序排列。示范面积0.33 hm2,每个处理面积334 m2,对照面积等同药剂处理面积,播种前包衣,随包衣随播种。

处理1: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60 mL/10 kg。

处理2: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75 mL/ 10 kg。

处理3: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90 mL/10 kg。

处理4: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37.5 mL加 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2.5 mL包衣种子10 kg。

处理5:125 g/L硅噻菌胺悬浮种衣剂15 mL加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2.5 mL包衣种子10 kg。

处理6:空白对照,等量清水拌种子10 kg。

(三)调查方法

1.调查各处理的出苗时间、出苗率、长势,在播种后15 d观察小麦的生长发育状况。

2.病害调查方法,每个处理按对角线5点随机取样,于拔节期(全蚀病发病高峰时)调查基数,每点100株,共取500株;灌浆期(全蚀病显症高峰时)调查病株(穗)数2次,每点200株,共取1000株,计算病情指数、防效。

3.虫害调查方法,每个处理按对角线5点随机取样,每点100株,共取500株,于拔节期(春季开始发生时)调查基數,当空白对照的蚜虫达到防治指标(苗期200头/百株、穗期500头/百株),开始施药防治时调查虫头数,计算防效。

二、测产

在收获时实测各处理的产量,对各处理小区于成熟期取1 m2进行测产,统计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对小麦落黄、熟相等成熟情况进行观测和评价。

三、结果与分析

(一)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对出苗的影响

小麦10月25日出苗,苗量大,出苗整齐,11月3日观察各处理小麦长势良好,各处理对小麦的出苗、长势及生长均无明显影响。观察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在试验药液范围内对小麦生长安全。

(二)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处理2、处理3在拔节期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率分别为74.4%、79.5%和88%,虽比处理5为92.3%的防效率低,但比处理4的防效率分别提高0.9%、6%、14.5%;处理1、处理2、处理3到灌浆期的防效率分别为78.3%、82.8%和85.4%,比处理5的防效率低,比处理4的防效率分别提高0.5%、5%、7.6%。可见用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90 mL/10 kg进行种子包衣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也较为明显,但处理1、处理2、处理3之间的防效差异不大。从表1还可以看出,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处理区的病株数减少,病指降低,发生程度减轻,白穗率降低,这说明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三)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1、处理2、处理3在拔节期对小麦蚜虫的防效率分别为91.6%、92.8%和94.1%,比处理4、处理5的防效率均高;处理1、处理2、处理3灌浆期的防效率分别为88.6%、90.5%和93.6%,比处理4、处理5的防效率均高。由此可见,用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对小麦蚜虫的防效也较为明显,且持效期较长。

(四) 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用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60 mL/

10 kg、75 mL/10 kg、90 mL/10 kg进行种子包衣,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84.5 kg、589.1 kg、590.4 kg,比对照不拌种分别增产46.1 kg、50.7 kg、52 kg,分别增长8.6%、9.4%、9.7%,增产效果显著。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3个处理的增产效果没有处理5好,但高于处理4,且3个处理间增产差异不大。

四、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明显,接近125 g/L硅噻菌胺22.5 mL/10 kg的防效,明显高于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37.5 mL/10 kg的防效。同时,使用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对小麦蚜虫的防效也十分明显,其防效明显高于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2.5 mL/10 kg的防效。此外,使用12.5%噻呋·咯·呋虫悬浮种衣剂90 mL/10 kg进行种子包衣对小麦全蚀病、蚜虫就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较为经济,又持效期长,对小麦种子、幼苗安全,建议在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衣剂拔节期小麦
浅析小麦的收获与贮藏技术
小麦,你好
小麦新品种济麦262抗旱性研究
超微粉型水稻种衣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四种不同水稻种衣剂育秧效果对比研究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种衣剂选用和使用注意方法
3%咪·恶悬浮种衣剂试验总结
麦田欢歌
涝淹深度和时间影响杂交中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