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比较分析

2019-09-10田家林

财会月刊·下半月 2019年12期

【摘要】提高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是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国民经济产业部门中筛选出专利密集型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接着使用超效率DEA模型计算我国东中西部及各省市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差异,发现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总体不高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内各个省份的差异较大,大部分省市的运营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然后基于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影响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发现东中西部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国际化程度对东部地区影响显著,而政府的财政支持、基础投资等对中西部影响显著;最后提出提升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政策建议,包括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运营的制度环境,因地制宜,根据产业与地区不同,差异化选择政策重点,完善知识产权运营区域间的统筹协作机制,夯实知识产权运营的产业基础,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运营主体的责权利,打造真正面向市场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等。

【关键词】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超效率DEA;Tobit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994(2019)24-0134-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CJY099);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YJA79001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系列专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7DDA003);金陵科技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jit-b-201225)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赖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向知识技术要素占主导转变,知识产权战略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迅速,专利的年申请量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知识产权的创造环节成绩突出,但是知识产权的运营环节、产业化环节存在诸多问题,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效率不高,要想实现从知识产权“大”国向“强”国的转变,迫切需要提高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我国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普遍偏低且呈现区域不平衡的态势,加快知识产权创造向运营转化的进程,提高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是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研究,不同的学者研究的出发点和视角有所区别,主要研究视角包括国家政策视角、区域产业视角及微观主体视角等。在宏观政策视角方面,宋河发[1]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运营的政策发展历史,并提出政策体系构建和发展的建议;许春明、单晓光[2]分析比较了我国纵向的时间序列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以及横向的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吴凯等[3]认为,开放经济体国家应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在区域产业视角方面,王振宇、刘秋红[4]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了我国中东部地区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差异,发现呈东高中低的特点;冯宗宪、丁梦[5]研究发现,本土技术不断转移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提升有积极作用;赵嘉茜等[6]认为,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存在知识产权无效产出、闲置知识产权较多等问题;陈伟等[7]基于DEA和TOPSIS模型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认为总体效率偏低;田家林、顾晓燕[8]基于创新主体的视角分析了三大主体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差异。在微观主体视角方面,袁琳[9]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运营的典型模式;侯曼等[10]从企业的微观视角出发分析了知识产权运营存在的問题及改进建议;张彦坤等[11]基于高校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的驱动模式。

现有关于知识产权的研究更多聚焦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创造,而对知识产权运营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视角出发,构建了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评价模型,使用超效率DEA模型,以我国27个省市(部分地区数据缺失)为样本深入分析了各区域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高低,在此基础上,使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了影响区域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对策。

二、专利密集型产业筛选

1.专利密集度评价体系构建。关于专利密集产业的界定标准目前各个国家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采用的计算方法是专利密集度等于特定国家本国专利申请量除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或研发投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计算方法是特定国家(地区)的新企业专利申请总量除以该国地区专利申请总量。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对专利密集型产业做一个系统的归类,评价一个地区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仅要考虑产业的专利申请数量、授权数量等,还需要考虑促进产业专利发展、提升专利密集度的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基础、科学技术、高等教育水平等。本文选取的初始指标见表1。

各个产业的规模、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难以对众多指标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并且不同指标反映的信息也可能存在重叠,因此本文使用SPSS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来降维,并提取综合因子[12]。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本文使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从26个基础数据中一共提取出3个公因子,见表1。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4.339%,3个公因子分别反映了总体26个数据信息的50.659%、27.448%及16.231%的信息,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见表2。从表1可以看到,因子F1在企业办研发机构博士硕士、企业办研发机构经费支出、有效发明专利等指标上载荷最大,反映出各个产业的主要投入指标,包括人员、经费、设备等。因子F2在企业数、有R&D机构的企业数、有R&D活动的企业数等指标上载荷最大。因子F3在资产总计、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上载荷最大。

2.专利密集型产业筛选。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本文初步得出了我国工业产业各因子得分及其排名见表3。从表3可以看到,各个工业产业的专利密集度水平差异巨大。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得分超过均值的可以称为专利密集型产业,有11个产业,占总体的28.94%。本文主要以专利密集型产业为研究对象。

三、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

1.投入产出指标设计。基于不同的研究主题,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投入产出指标比较多样化。基于前述有关研究成果,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的投入指标主要选取投入到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人力、经费等资源,包括:①R&D人员全时当量,专利密集型产业是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研发人员的数量及投入的工作时间等是非常重要的投入指标;②R&D经费内部支出,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经费投入要求比较高;③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④研发机构数;⑤研发机构人数;⑥技术经费支出。

产出指标具体包括:①新产品产值,产值是反映一个产业产出的最直接的经济指标;②新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反映了一个产业的市场规模,新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反映了知识产权对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③专利申请数,专利是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直接产出结果,将最终转化为新产品或者直接进入知识产权市场进行交易;④有效发明专利数,有效发明专利是一种质量更高的知识产权运营产出。

本文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数据来源于2018年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以我国27个省份(含自治区、直辖市)为样本,西藏、青海、宁夏、新疆部分数据缺失,故不在样本省份范围内。

2.各地区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比较。使用DEAP 2.1、EMS 1.3软件分别计算各个省市的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如表4、表5所示。

(1)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总体不高。达到理想状态的一共有6个省份,未达到理想状态的有21个省份。全国27个研究对象的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平均值为0.716,还没有达到理想值1。其中,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812和0.880,都没有达到理想值,特别是纯技术效率值更低一点,说明我国各省份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在规模效率上相对较高,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应,而在纯技术效率方面离理想状态较远,有待进一步提升。

(2)东中西部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无论是综合效率还是规模效率或纯技术效率,东部地区效率值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也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运营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都差异不大,说明中西部地区没有明显区别。具体到各个省份来看,效率值最大值达到理想值1,而最小值只有0.317,在继续对达到前沿面即效率值为1的省份使用超效率模型计算时,发现最大值达到2.835。广东、重庆和北京的效率值排在前三位。

(3)各个省份的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差异较大,特别是东部地区各个省份的差异更大。全国总体效率的标准差为0.581,纯技术效率值的标准差大于规模效率值的標准差,说明地区效率值的差异更多来源于技术效率而不是规模效率。各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大,从表4可以看到,虽然在地理上同属于东部地区,但是广东与辽宁、海南等知识产权的运营效率差异巨大。中部地区各个省份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相对差异不大,表现为标准差值相对较小。西部地区各个省份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差异较大,与西部省份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差别较大有关。

(4)大部分省份的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还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从效率值来看,排在前六位的都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说明目前的专利密集型产业规模相对合理,福建、河南、江苏等地区已经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后续的发展中应该更加注重提高知识产权运营的纯技术效率。其他的大部分省份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其效率值排名也相对靠后,在专利密集型产业后续发展中,需要兼顾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四、影响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主要因素

影响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很多,考虑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同时也参考前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筛选了以下几个指标来考察:大中型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外企R&D人员全时当量、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出口比重、设有R&D机构的企业数、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政府资金占R&D内部经费支出的比重等。

根据超效率DEA模型的设置,其效率值均大于0,属于截尾数据,Tobit回归模型属于被解释变量受到限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为截尾回归模型,因此,建立效率值与影响因素的Tobit回归模型。使用Eviews 6.0软件分别计算全国及东中西部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其结果如表6所示。

1.从全国范围来看,东中西部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影响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国际化程度及政府财政支持等。

2.东部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国际化程度。

(1)企业规模。从统计指标值来看,东部地区的企业规模对于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影响为正且显著。一般而言,企业规模越大,知识产权运营意识和能力越强,在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越有优势,可以投入越多的资源用于知识产权的运营,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在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环境下,知识产权的创造意愿不足,运营能力不足。

(2)企业性质。本文主要根据资金的来源把高技术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内资企业、港澳台企业等,在统计分析时本文以外资企业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外资企业的R&D人员全时当量对该地区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影响显著,一般而言,研发人员的全时当量对运营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但是从统计结果来看其作用方向是反的,其深层次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企业国际化程度。本文用出口占高技术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来衡量国际化程度。结果表明,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其知识产权的运营效率越高。

3.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基础投资及政府财政支持。

(1)政府财政支持。本文使用的指标是政府资金占R&D内部经费支出的比重。知识产权运营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从发展历程看,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时期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从资金、税收等方面支持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统计结果来看,财政政策支持对中西部地区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2)基础投资。本文以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整个产业的基础投资来参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的基础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知识产权的运营效率产生显著影响,而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基础投资在产业发展初期的作用更为明显。

4.企业研发主体地位未对知识产权运营效率产业显著影响。在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企业一定是发挥主体作用的,本文用设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来衡量企业的主体地位是否发挥作用。从统计结果来看,东中西部该指标都没有通过检验,即在知识产权运营中,拥有研究机构的企业数量并未实际影响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的运营效率。从一般统计结果来看,在国内知识产权的创造方面,专利发明等主要来源于高校科研院所而非企业,所以目前企业的研发对于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影响还没有显著体现。

五、提高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政策建议

1.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运营的制度环境。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数量增长迅速,专利的申请授权量已经连续多年世界第一,但是总体来看,其质量不高,真正投入到生产运营中去并带来产业利润提升的有效专利不多。知识产权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相关金融市场不发达,某些实力较强的外国企业在市场中抢先设置了许多知识产权壁垒,阻碍了知识、技术等要素的溢出和扩散,对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知识产权运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实质是产业内含的知识产权含量的提升,知识产权具有不同于传统生产要素如劳动和资本的特性,它具有较强的外部特征和公共产品的特质,因此更需要政府这个有形的手进行干预,营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以促进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2.因地制宜,根据产业与地区不同,差异化选择政策重点。从影响东部地区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因素来看,主要是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和企业国际化程度在发挥作用,而研发主体性质、基础投资及政府财政支持对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知识产权运营的市场化程度更高,因此对于东部地区,应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特别是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影响中西部地区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因素来看,主要是基础投资和政府财政支持在发挥作用,说明在产业发展早期阶段,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往往能够显著影响知识产权的运营效率,因此应该利用政策导向为专利密集型产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3.完善知识产权运营区域间的统筹协作机制。我国各省份的专利密集型产业一方面存在着技术、市场及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另一方面在面对国际市场时又需要协同作战,通过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等形式开展协作,积极引导创新资源在地区间的有效流动,兼顾运营的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方面继续加大对知识产权运营要素如人才、资金等的投入,增加对发明专利等创新成果的投入,增加新产品的研发费用,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区域间创新资源的统筹安排,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强化政府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整体统筹管理,在各省份建立起地区间的创新资源分配机制与考核评价体系,使得各地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4.夯实知识产权运营的产业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增长贡献越来越大,知识产权带来的溢价越来越大,应继续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产业发展是知识产权运营的基础,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转型升级,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技术创新,通过科学技术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5.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權运营主体的责权利。一方面要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成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营主体,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申请国际专利,熟悉和适应国际市场的知识产权运营规则,真正融入国际市场的创新链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的质量,提升知识产权运营的能力和效率。另一方面,也需要开展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创新主体的协同作用,通过优势互补,整合系统内部创新资源,实现知识增值,促进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提升。

6.打造真正面向市场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创造已经取得了数量众多的专利、发明等,但是由于缺乏市场导向,一些研发成果离市场较远,难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而往往成为沉睡的专利;高校、科研院所只是关心科研项目的立项、经费的使用及如何结项,而真正面向市场、面向需求的知识产权产出较少。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起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打通技术创新的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打造一个真正面向市场、面向需求的完整高效的创新产业链。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河发.我国知识产权运营政策体系建设与运营政策发展研究[J].知识产权,2018(6):75~81.

[2]许春明,单晓光.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验证[J].科学学研究,2008(8):715~ 722.

[3]吴凯,蔡虹,蒋仁爱.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果:基于开放经济体国家的面板数据[J].系统管理学报,2010(8):379~382.

[4]王振宇,刘秋红.中国中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比较——基于三阶段DEA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8(14):173~179.

[5]冯宗宪,丁梦.本土技术转移对省际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22):108~111.

[6]赵嘉茜,宋伟,叶胡.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绩效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3(1):31~34.

[7]陈伟,康鑫,冯志军.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研究——基于DEA和TOPSIS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1):125~130.

[8]田家林,顾晓燕.基于创新主体视角的区域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提升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12):62~70.

[9]袁琳.基于中介服务视角的我国知识产权运营典型模式研究——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1):170~177.

[10]侯曼,武敏娟,邢战雷.基于协同视角的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14):187~193.

[11]张彦坤,张辉,李煌华等.高校知识产权运营驱动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13):114~118.

[12]田家林.区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不均衡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4):118 ~ 121.

作者单位:1.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南京211169;2.江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中心,南京21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