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019-09-10张苗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创造性美术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力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中谈到培養人的问题时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可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要从小开始抓起,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方能有所建树。小学美术学科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鲁迅先生说:画家所画的、雕塑家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张画,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表现。

例如《有趣的线条》这课,首先让学生们在多媒体白板上随意画线条,这些形状你想到什么?思考:通过想象,还可以表现什么?在这基础上你能用这些形状创造出什么?用什么方法表现出你的想法?运用多媒体实现展示,加上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当场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形象。我通过多媒体教学进行这样的绘画游戏,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表现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动态图案演示,使教学过程直观化,绘制与讲解同步进行。能够当场让学生自主操作电脑,创作设计,既可以拉近镜头看细节,又可以推远距离看效果,还可以反复演示,方便、快捷,教学效果显著。借助多媒体呈现范例作品的多样性,认识美术的多元性、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是旧的常规教学难以做到的。

二、加强美术能力训练,激发创新意识

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技能技法不可缺少,它是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观念和思想托付于各种材料、使各种材料变成表现的媒介,没有技能技法,这种种转变就不可能发生。就像盖高楼一样,不懂得盖楼的方法,不可能将楼房盖得高大、稳固。我们教师应该通过教学,帮助和指导学生探索和驾驭美术材料。

构图阶段很关键,尽管学生的绘画作品的构图没有成人作品那么严谨。但用心布置画面,设计出“美”的构图、与随随便便画上去,画面效果大不相同。在教学中,我碰到两种较为普通的现象。其一,是一些学生认为画得越多东西越好,整个画面画得满满当当,没有透气的地方。反之,另一种作画不够大胆,所画的物体既小又少,画面空空荡荡的。为了克服以上两种情况,在《用彩墨画鱼》一课中,我引导学生把自己画的鱼和景物剪下来,分成几个小组,各组利用大家剪下的独立的鱼和景物进行组合,研究如何在画面上布置最美,解决画面组织的难点,通过这个小游戏,学生很快地掌握了这点。

三、多角度,大范围观察欣赏,培养创新能力

美术欣赏学习领域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让学生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这样学生发展的起点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就更敏感了。在欣赏课上,学生对于那些难以接受的作品总是会问:这样的作品为什么会成为世界名作?教师除了引导他们感受作品的美感之外,还应该让学生们了解,这是画家用自己的心血独一无二的创造,由于他们的创新,丰富了视觉艺术语言。这样在教学中不断强调创新,甚至可以让学生也拿起画笔,模仿自己所感兴趣的风格进行创作,引导他们运用各种手段表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完成之后再讲评,使他们觉得有成就感,激起他们创作的热情,逐渐增强创新意识。

当美术欣赏涉及到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意义的领会等方面的内容时,作品还必然涉及到人类的方方面面。教师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把该作品与其背后所蕴涵的艺术理论联系起来。从特定时期的艺术理论所提示的角度来关照特定时期的艺术作品,这将有助于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进一步认识,并形成一定的历史感。同时,对有关社会历史背景和作品意义的讨论和介绍,也使学生扩充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养成多角度把握事物的有益思路和习惯,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性的学习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与心理自由是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一般条件。对个人的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在教学中就应该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美术课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学生们在创作与欣赏的过程中对于自己实践的成果或读懂作品,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喜悦感和成功感。这时美术教师就应该预设学生空间智力的差异。一方面看到特长生和的特殊才能的创造,使其有表现的空间和得到应有的鼓励与评价,另一方面更应着眼整体,作业难度适宜,并预计作业的成功率以及审美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感和作业形式与实用带来的喜悦,并刺激创作欲,养成创新习惯。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学生想象和创造。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幻想甚至离奇的想象力,作为美术教师,我感到,千万不可以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学生模仿,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学生的创造性。

创作性的学习环境应当具有“自由、安全、民主、合作、和谐、相互尊重的气氛”,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要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彼此切磋,相互研究。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不仅能够赢得信任和拥护,同时能够鼓舞信心和士气,有助于学生获得创造性思维。

总之,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他们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多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中,那么小学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已达成。只有这样,才能为新时代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全力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

[2] 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苗(1974.02);女,天津市,本科,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汉族;

猜你喜欢

创造性美术教师
美术篇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