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价值共同体的研究视角

2019-09-10夏雅罗玉正

关键词:价值理性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夏雅 罗玉正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价值共同体的构建面临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超越价值理性、现代公民的社会性与个人精神困境之间的张力、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被边缘化的学术地位等困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价值共同体”,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发展转型的时代诉求。笔者认为应构建二者的价值共同體,寻求二者的价值认同,以维护二者应有的学术地位,凝聚价值共识,发挥二者的合力,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价值共同体;价值理性

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持续推进,加深了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专业化,导致人的异化、物化和主体性缺失,主流意识形态被挑战,肩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重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认同感危机。高等教育为适应市场对专业分工的技术需求高度专业化,工具理性突出。通识教育是适度回归传统社会的价值理性追寻,旨在弥合过度市场化倾向的高等教育彰显出的工具理性。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既有实现中国梦的民族性价值理想,又面临大国崛起的系统化压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二者的价值共同体,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塑造政治成熟、文化自信的中华民族意义重大。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价值共同体的研究现状

(一)内涵界定

1.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概念在2006年正式引入大陆,但学界对其内涵的界定尚无定论。一般而言,通识教育是关乎个体知识建构、价值判断、情感养成、人格塑造的非专业性、非职业性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的价值理想,旨在从个体的个人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张力中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它是“一种体现理想化教育目标和价值追求、体现人类社会对解决自身问题的美好愿望的教育形式”[1],它侧重塑造健全人格、实现自我解放。通识教育是西方古典自由教育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时代性延续,它倡导大学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构建牢固的文明国家共同体,并在高校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文明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将高校学生培养成有责任的、能担当的合格社会公民。新时代背景下,在实现通过教育本土化的基础上,纠正传统高等教育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过度膨胀的弊端是通识教育与生俱来的价值使命。

2.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阶级社会,是统治阶层有意识地对统治对象实施政治意识形态同化的“教化统治术”。在传统中国封闭内向型的大陆性农业社会里,统治阶级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政治教育”,教育内容、方式、目的与统治阶级的政治治理模式息息相关,最大特点是象征权威的外在制约对个体毫无底线的辖制,个体必须认同和顺从这种统治规则。“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受教育的学习目的是施展政治抱负。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指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社会或国家本位为导向的,而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以及知识化、工业化、市场化、高度的行业分化等时代特点,都凸显出对人内在需求的关切,这就要求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在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同时,需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个性化。

3. 价值共同体

价值共同体(axiological community)是基于共同价值、理念、文化和经验的群体[2]。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价值共同体是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共同的价值理念、价值取向、文化要义与核心经验所产生的稳定学术群体。这种稳定学术群体具备深层次的自主性认可,在个体人格矢量和整体环境矢量的共同塑造下,形成一种完整的精神建构,这种精神建构又具体反映在该学术群体的日常思维理念中,这种完整的精神建构是价值共同体稳定存在的灵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纵深发展,加速了世界扁平化的进程,促进了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教育主体扩大化、教育平等化,网络威胁的潜在性和不确定性”等新特征,冲击了高校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导致部分高校学生质疑传统价值体系的意义。同时,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负面思想的大肆传播,造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念出现认知危机,逐渐弱化我国制度化、权威性、灌输式突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此外,在价值多元、开放包容的时代里,由于教师评价体系传统的利益驱动机制,不少高校重教学科研,轻教书育人,忽略学生个性化需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秉承单向输出式教育方式,其教学理念、内容、载体均具有明显滞后性,与高校学生生活的现实语境脱节,难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这种适应性障碍的同时,缺乏与时俱进的系统化教育改革,导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话语权认同危机,难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价值引领功能。

(三)高校通识教育现状

国内通识教育的发展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学界研究者从最初注重对国外通识教育历史脉络及实践的介绍与总结,转向在少数重点大学进行实操性的通识教育探索。整体而言,国内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超越专业视野,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认可并主动尝试探索通识教育的本土化。通识教育从最初的偏宏观抽象、重理论层面探讨到部分综合性院校开始进行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清华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和社会科学试验班、上海交通大学核心课程模块结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知行文科实验班等。这种由学校层面至上而下推动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念及培养模式的探索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但因试行过程中遇到诸多现实问题,如师资匮乏、不被师生重视、缺乏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等,同时课程设置相关的上位或下位的衔接问题有待进一步系统化探索和解决,目前并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

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基本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并不重视通识教育理念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即使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其课程设置与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相去甚远,仅在学分上有所体现,甚至成为学生逃课混学分的捷径,并未起到“通识”作用。据笔者了解,部分理工类地方性高校甚至取消大学语文这一全国高校通行的通识课程。因此,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基本呈现出二元结构: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正在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经典课程等多种方式探索,旨在践行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并实现通识教育的本土化、中国化;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导致通识教育流于形式,虚有其表。

(四)构建二者价值共同体的研究现状

“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3]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价值共同体,终极目标是实现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属性。现代社会以来,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但因市场分工细致、人才培养高度专业化的特点,大学内部各学科、专业之间缺乏交流甚至日渐分裂,各学科领域的学者以是否符合本专业学术话语体系来评价学科发展前景与教师师资水平,学者认为,“他们各自的学科或专业是自成体系的、是独立的,既不需要其他学科的假设和结论,也无须其他学科的支持”。[4]因此,高等教育内部各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仅体现在处于同一行政系统中,这种关系并无实质内容。且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字面看似同属于教育研究范畴,而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是依托于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一套成熟的研究体系和评价标准,但通识教育作为新课题,仅被视为教育学中的一个研究方向。二者的学术地位差异悬殊,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问题进行比较研究较多,但鲜有直接涉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价值共同体”的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关注人之为个体人和社会人的特点与品质,从不同视角比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挖掘二者的核心共性元素,实现构建二者的价值共同体是完善高等教育育人体系的题中之义。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价值共同体的研究视角

(一)产生起源视域下构建二者价值共同体研究

从二者产生的起源看,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构建价值共同体的“共同之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阶级社会,是统治阶级采取隐性或显性、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暴力或非暴力等多种方式使社会成员认同其传播的思想理念、政治观念、伦理规范、价值导向等一系列形而上的约束规则,以实现思想引领和政治统治的实践活动,具有显著的阶级性、社会性、政治性、价值指向性和古典性。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治国兴邦之人才,他提出“知识即美德”“教育应该是美德、知识、体育的统一”“为邦教人、为国育才”等教育思想[5]。通识教育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的古典自由教育传统,即源自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自由教育思想将理性教育、美德教育和体格训练有机结合,注重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充分解放个体心灵。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与生俱来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具有同源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古典政治性是从属于其古典性的内生性特征,其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的基本政治功能未变,但其政治功能的实践路径会根据现代社会组织机构及制度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最终服务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服务于社会主义历史文化及意识形态,服务于人民,并实现其思想使命:借助隐性政治理念熏陶和现代显性传播工具的倡导,使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识教育的古典含义发展到现代社会,意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前提下,培养具有本土文化素养和全球视野,具备知识探究、理性判断、健全人格的合格社会公民。基于产生根源的视野,二者均通过不可见的软性社会管控力量来实现受教育者理智、品德和体格潜能的充分释放。以此为契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价值共同体,增强受众群体的凝聚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古典政治功能完成现代性转向,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维系社会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视域下构建二者价值共同体研究

意识形态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所反映的社会发展道路、经济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设计、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肯定的态度和看法[6]。本质上,意识形态认同是一种稳定的、高层次的价值认同。高校是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主阵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增强了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了国际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贯穿着高等教育的产生、发生及未来走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高等教育必须坚守的價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公民对其所在的独立性政治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通识教育的引入中国,是社会主义的中国高等教育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发展的一大方向,尽管学界对其内涵界定尚有分歧,各高校通识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也大相径庭,但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天生承载着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承担着培养高校学生高度的社会主义认同感的使命。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属性与社会功能。

当前,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观念淡薄成为高等教育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一。随着中外各领域交流的深入发展,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境外敌对势力故技重施,以网络为载体传播低俗娱乐文化,在高校学生中大肆渗透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高校学生受到自由民主思想、普世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去意识形态化”等负面思潮的影响,世界观出现明显的个人化、功利化倾向,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认同呈下降趋势。因此,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价值合力,构架二者价值共同体,以一种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加强高等教育中的意识形态教育刻不容缓。故高校中的意识形态建设,应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两手抓,将两种教育形式与对国家、社会的理解结合起来,培养高校学生知识构建、价值判断、人格养成、文明自觉性的同时,形成一种浓厚的社会关怀伦理氛围,提升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和理解,构建二者的价值共同体,使其成为高校学生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内驱力和精神支柱,并最终实现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目标。

(三)温和社会本位论视域下构建二者价值共同体研究

由于高等教育塑造社会的作用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被学界重新审视,相关研究随之更多转向社会维度。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对象应掌握社会有序运转所需知识结构和存在法则,服务于社会需求的同时实现个体社会化,这是社会对每一个教育对象共同的工具性期待,故教育目的应依据社会发展需求来确定。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是年长的一代给未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年轻一代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发展其生理、智慧和道德三类品质,使其适应政治社会和具体环境对个人提出的要求。”[7]最终落脚点是社会,强调教育的存在是出于社会更新、延续的需要,是一种基于社会需求应运而生的社会任务,是社会和谐有序进化的工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高校学生提供思想引领、信仰准备以及良性的社会价值取向养成过程,体现出一种温和的社会本位思想。高校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共享的知识、资源、理智、修养、人格、情感、思想、思维等,这种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为社会所认可。因此,在高校学生离开学校、完成社会人角色转换和塑造时,才可能摆脱个体生命的局限,具备以成熟的社会人身份去重新体验理想、信念、信仰、快乐、愤怒、痛苦等情感实践的能力,顺利适应社会的有序更新、延续和进化过程。而通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一定的课程内容与制度保障,培养具备合理知识结构、理性批判思维、积极情感态度、健全人格品质的合格社会公民,合格公民是顺应、遵守并服务于社会运行规则的。可见在社会维度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目标具有某种内在一致性,二者都旨在突破个体局限,是传递社会思想、风俗、心理、情感、观念、法则的阶梯。

此外,受社会市场化改革及西方自由主义泛滥的影响,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市场式民主”应运而生,削弱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凝聚力,导致教育领域的功利化、个人本位倾向日益严重。笔者认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适度回归集体意识和社会本位思想,学界需全面思考和把握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尤其代表高等教育价值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与外部广泛社會之间的关系。在适度社会本位论视域下,兼顾高校学生个体情感、心理、现实需求,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从中提炼出一套被公众广泛认同并逐步践行的价值理念,一种兼具个人诉求前提下的社会集体利益至上的群体精神,是基于温和社会本位视域下,构建二者价值共同体的题中之义。

(四)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构建二者价值共同体研究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凝聚力[8]。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是指依托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向心力、生命力与创造力而产生的对外辐射系统,主要包括传统文化、政治文化和流俗文化三大部分。高校是构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柱和前沿阵地。基于文化软实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均为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一国的文化软实力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原生文化环境。建国后,因社会生产力恢复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逐步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随之而来的社会公德体系败坏、高校学生信仰缺失、道德缺位现象也日益严重。

基于文化软实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均具备文化育人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环境、内容、方式、载体等无一不带有高校这一文化环境的烙印。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均是在人和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展开的,属于客观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高校校园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校园文化环境中,有不同主体的思想、成长经历和文化适应能力,不同客体的要求、规范。在这种种的主客观因素中,精神文化是其核心导向,精神文化通过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生生之间的交流等途径,形成一种文化凝聚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文化育人成效,这种隐性的、稳定的文化凝聚力,正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价值共同体必不可或缺的基础。

全球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环境中,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上。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起步较晚,且处在西方文化软实力话语权占据绝对优势的环境中。基于文化软实力视角,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价值共同体,其实质是构建一种文化价值共同体,这种文化价值共同体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一脉相承、殊途同归。二者的目的和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其最终文化使命都是培养高校学生具有孔子一样“文不在兹乎”的文化气魄和文明自信。这种文化价值取向的践行,就是文化软实力的展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应结合时代特点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国家战略,提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中的占位。根据时代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应进行积极的适应性转化,及时更新自我功能定位,在传统工具性功能中挖掘出二者的文化价值功能,并以文化价值取向为主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建以文化软实力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价值共同体,增强当代高校学生的时代使命感与爱国情,筑牢当代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明自觉意识,践行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初衷,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价值导向,提升高等教育的文化软实力,践行文化强国战略,传续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五)回归生活视域下构建二者价值共同体研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造性地提出生活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的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作用,凡是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也就是教育的中心问题,没有生活作为中心的教育就是死教育。”[9]现代社会以来,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要求现代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价值,现代教育随之与生活世界渐行渐远。科技理性带来物质繁荣的同时,也僭越了人的理性,现代社会虚无的一面暴露无遗,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走出这种现代性困境,提升生活品质。

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即生存于其中,我们的一切活动和产物都得以产生的现实而具体的生活境遇[1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本质都是一项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巩固和提升社会的意识形态认同感,为个体成长和美好生活创造宜居的人文环境,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健全的个体人格,最后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二者遵循从知识教育回归到文化教育、再从文化教育回归到生活教育的轨迹,其本源和归宿均为生活。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开展过程中,较少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价值的成长和内心情感需求。基于回归生活的视域构建二者的价值共同体,将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融入价值共同体中,以此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体验,培养他们明辨是非、选择良善的能力,实现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目标,最终获得“美”——美好生活。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有为解决我国主要社会矛盾贡献力量的时代性使命。基于回归生活视角,构建二者价值共同体,沟通不同学科,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兼容并包,理解现代社会、理解传统、理解自己、理解生活,并适度回归传统、回归本我、回归真我,最后回归生活,掌握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回归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共同的精神家园。在人被异化、物化司空见惯的现代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回归并引领现实生活,增强人们对生活的价值获得感和情感归属感是构建二者价值共同体的精神旨规。

三、小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政治意识形态的灌输,强调其为发挥内在社会稳定器功能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识教育侧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民角色的固化。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应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同等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发展也应与时俱进。在不同视域下构建二者价值共同体,形成一種隐含自主构建、价值引导、文化自信、文明自觉的价值取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因诸多原因,面临学科化发展滞后、合法学科地位遭质疑、生存空间受挤压、学科地位边缘化等困难。从不同视域探究构建二者价值共同体,旨在加强二者的合作,整合信息时代的全球信息文化资源,理清教育学学科跨门类之间的逻辑联系,推动教育学的学科化诉求向纵深发展,修正高等教育领域技术理性僭越价值理性的取向,实现高等教育工具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打造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性文化名片,加快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进程,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 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170.

[2] 周少青.权利的价值理念之维:以少数群体保护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 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9.

[4] 弗兰克·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5.

[5] 萧云瑞,诸惠芳,邹海燕.外国教育史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3-29.

[6] 丁忠甫.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6):104.

[7] 张渭成.外国教育学科发展概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23.

[8] 约瑟夫·奈.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9]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育的真谛[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41.

[10] 李敏.从教育现象学的体验探究讨论教育回归生活的本质[J].科教文汇,2018,(8).

猜你喜欢

价值理性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批判之管见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