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课魂引领初中生的家国情怀

2019-09-10黎家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2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孙中山家国情怀

黎家玲

【摘要】“课魂”,是一节课的灵魂,能着重体现一节课的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和根本诉求。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是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和根本诉求。因此,历史教师应当精炼课魂,加强学生对国、对家的理解和认识,铸就学生的家国情怀。本文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课为例,探讨作者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提炼课魂,并围绕课魂,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渲染、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魂;家国情怀;孙中山

江苏省特级教师周明在《以“课魂”领航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中指出:“‘课魂’,不仅让历史课有线索、有中心、有高度、有灵魂,更能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历史认知和历史思考,对彰显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实现历史教学的根本诉求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课魂是要能体现该节课的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和根本诉求的。那么,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和根本诉求又是什么?孙中山说:“爱国是做人最大的事情。”我们初中历史课标也指出:历史课要培养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三观,为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是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和根本诉求。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铸就学生的家国情怀,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课堂上。下面,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课谈谈如何做到精炼课魂,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家国情怀的培养

提炼课魂,需要历史教师有“人文的情怀”,历史老师不能将历史教育降格为历史教学。当前,中学生的家国情怀现状还是比较严峻的:一些中学生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缺乏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认同、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不强;缺乏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感;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等等。

因此,广大的一线历史教师,纵然有中考的压力,纵然有升学的需要,但我们决不能忘记:历史学科的价值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中国人。培育家国情怀,不是给老师增加额外的负担,而是我们原本就应有的使命。

二、认真钻研教材,提炼、精炼课魂并充分发掘教材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精神

研读课标,是提炼课魂的起点和关键。华东师大聂幼犁教授就曾发出这样的忠告:“我们必须严肃地研读课标,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的期望。但是,只有高于课标,才能准确地领悟课标。”

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课为例,课标要求学生要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通过孙中山等人的革命事迹,体会革命党人的斗争精神。根据课标要求编写出来的本课教材,共有两个子目,即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分析课标和课文子目,发现他们很明显还是处于“形散”的状态。怎样才能找到一条线索,让整节课做到形散神不散呢?那就要提炼,精炼课魂。该课是以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为线索的,全程在凸显孙中山革命先行者的地位的同时,也着重彰显了他在国家、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时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唱响家国情怀教育的主旋律。所以,我们可以把本课的“课魂”提炼精简成“责任与担当”。

三、围绕课魂,营造充满浓郁家国情怀气息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1.新课导入为家国情怀教育上弦定调

德国教育学家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激励、呼唤、鼓励。”一个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起到了酝酿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凸显课魂,笔者为本课设计了这样一个这样的视频导入:

播放央视纪录片《孙中山》的片头。接着把片头语整理成文字:

“一个民族不會忘记自己的历史,更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引导人们前进的英雄人物,这其中就有眼前这位目光炯炯的孙中山先生。”

“我们是中国人,在今天应该要知道,我们现在这个地步,要赶紧想想法子,怎么样来挽救,那么我们中国还可以有救,不然,中国就要成为一个亡国灭种的地位,大家要警醒,警醒!”

——孙中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去感受伟大人物的伟大历程。

本课的导入,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中国人不会忘记孙中山,不会忘记他什么?接着又引出孙中山的话语,指出在国家、民族危亡时刻,需要国民具有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去想法子救国救民。从而过渡到探究孙中山的革命道路。为孙中山继承探索救国道路使命走上民主革命埋下了伏笔,营造了为家、为国革命的情愫和基调。

2.围绕课魂,选择形式多样且是典型、形象的课程资源来彰显家国情怀

众所周知,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具有典型、形象之特点的课程资源显然有助于学生对本课课魂“责任与担当”的理解与把握,也可以帮助我们渲染家国情怀。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综合运用了以下各类课程资源:

关于孙中山的课程教学资源的确非常丰富,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当中蕴含了大量家国情怀教育的素材。假设我们能够深入挖掘和孙中山家国情怀有关的内容,那么,这些资源就能够成为我们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良好的素材。

3.紧扣课魂,并基于所选课程资源设计出,有相当张力的问题链,无痕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是研究的起点。能否设计出促成学生有效交流的问题,事关课魂能否引领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基于此认识,笔者把“责任与担当”的主旨融入在教学提问之中,用问题引领学生思考,突显孙中山的责任与担当的伟大。在本课中,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1)医术精湛,名噪一时的名医孙中山为何甘愿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弃医从政?为何他会意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为何他上书不成,就主张要用“革命”来推翻清王朝?

(2)为什么孙中山被大家公认为是“革命先行者”?

(3)“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是却越挫越勇”的孙中山,临死仍不忘叮嘱国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

上述三个层次的问题的指向与功能各不相同,形成一种层层递进、彼此呼应的整体,从而构成推进本课教学的问题链。第一个问题是封闭性的问题,着力点在于要引导着学生回归教材,为本课的推进和提升奠定基础。第二个问题是半开放的,着重点在于要引导着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对重点知识目标展开探究且要追求史论一致,这样的学习过程具有思维热身的功能。第三个问题是开放性的,也是本课的核心问题,具有小切口、大跨度和深分析的特点。本课围绕孙中山的“责任与担当”设置的三个层次的问题,展开学习与探究,在教师借助课程资源创设的历史场景中,引导着学生以孙中山为例,“熏陶渐渍,深入于人的心性”,形成对国家的认同,对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也就是家国情怀。

四、精炼课魂,因势利导涵养学生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经历了无数风雨、磨难,最后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当中,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我们的凝聚力,我们的家国情怀。历史教学是家国情怀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依据教学内容,根据本课家国情怀教育的落位点,考虑学生情感教育的易触点,精炼课魂,选取相关教学素材组织层次分明、情感细腻的教学。言传身教是家国情怀教育的最佳途径。教师应该以自身的爱国思想感染学生,让学生主动投入情感,使学习心理过程向积极方面转化。

总而言之,历史教师应在当下的历史教学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炼课魂,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孙中山家国情怀
孙中山的绰号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孙中山彰显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