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研学活动的实施

2019-09-10王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45期
关键词:南村番薯红领巾

王瑞

2019年11月,我校开展的“秋的研学路上,红领巾在飘扬”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外文明实践走进全国文明村紫南村”两次研学活动分别于11月3日、11月4日和11月24日荣登“学习强国”。很多同行慕名询问:“活动成功登上全国最高媒体平台的原因是什么?”笔者作为两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组织者,认为新时期的小学研学活动的实施应做到如下三点:

一、结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让研学活动设计有高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近日印发的建设《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要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应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因此,“秋的研学路上,红领巾在飘扬”研学活动设计了“缅怀先烈”“致敬红领巾”“挖薯大比拼”“美食分享会”“缤纷帐篷节”等活动环节。把研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等相结合,引领学生跳出传统课堂形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收获快乐与知识,谱写一曲“爱的教育”新乐章。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外文明实践走进全国文明村紫南村”活动设计了“享橘共美”“参观中国最美乡村——魅力紫南”两大环节。通过校园橘子的采摘和传递,将好人文化、文明乡风、文明校风、文明家风建设串联一体,从而推动学生形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他们的心灵种下一颗颗崇德向善的种子。

二、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让研学活动有诗意

我们通常见到的活动方案,“活动目的”中的文字描述硬朗,口号式的表达比较明显。如何让“活动目的”真正的实现人性化,并且吸引师生、家长去了解活动详情,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研学兴趣,促使家长更支持与配合学生参加活动。笔者认为,应当将研学方案的文字进行精心润色,实现一份诗意与美好。

在“秋的研学路上,红领巾在飘扬”研学活动方案中,笔者用一首儿童诗表达活动目的:

秋,描绘在小农夫的草帽上;

秋,静默在对先烈的缅怀间;

秋,跃动在鲜艳的红领巾;

秋,栖息在饱食薯香的铁铲尖;

秋,嬉戏在缤纷的帐篷里;

秋,沉浸在爱的分享里……

玫瑰“秋之韵”研学,

是红色的、是金色的、是彩色的!

它将带给可爱的小玫瑰,

一段快乐、缤纷、有爱、秋韵十足的成长旅程!

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外文明实践走进紫南”活动方案中,笔者又是如下表达“活动目的”:

我是“禅城好人”“佛山敬业爱岗之星”玫瑰保安段成华叔叔,

我是禅城区“最美教师”提名的玫瑰陈颖雯老师,

我们是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的禅城“最强音”十大新闻人物玫瑰家长,

我们是未来最美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小玫瑰!

我,

我们,

最美的玫瑰人,

一起走进中国最美乡村——佛山魅力紫南,

欣赏美,融入美,传递美!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三、实施“启-行-延”课程体系,让研学活动有内涵

以往,学校的研学活动都是一天时间,承包给旅游公司进行。学生通常会统一组织去一个景点参观、学习、游玩,虽重视“行”当天的活动安排,但未重视活动前期的启动阶段与后期的延伸阶段的实施。如何让研学活动实现系列化、课程化,让学生的“研”热起来,“学”高涨起来,我校实施“启-行-延”课程体系,将研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社会反响强烈。下面,以这两次登上学习强国的研学活动为例,重点讲讲“启”“延”两个课程体系的实施。

(一)“启”一份美好的憧憬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何让学生对研学活动有更大的期待,有更美好的憧憬,有更多的收获,“秋的研学路上,红领巾在飘扬”活动的启动阶段安排了如下环节,对学生进行导学、导练、导思。

1.草帽DIY,化身小农夫

学生将要去农场活动,那么,就来一次草帽DIY,化身小农夫吧!这顶草帽为孩子亲手打造,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的,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全体学生戴上小草帽劳作,不仅可以遮阳,五彩缤纷的草帽还能点缀整个农场,成为一道别样美丽的风景。

2.微课学习《番薯宝宝成长记》

学生将要去开展的一项活动为“挖薯大比拼”,然而,处于城市中心的孩子很少接触农田的生活,他们甚至不知道番薯是长在地里,还是挂在树上。因此,活动前有必要对番薯认识一番。如,了解番薯的成长过程、收获的方法、做成美食的方式等,因此,学校专门制作了《番薯宝宝成长记》的微课,让学生提前学习,做到心中有数。

3.帐篷怎么搭,看看视频吧

秋天是搭帐篷玩耍的季节,活动中设计了学生搭建帐篷玩耍的环节。因此,在“启”阶段,安排了学生对照微课学习如何搭帐篷、如何拆帐篷。学生熟悉了搭拆帐篷的方法,活动当天就会顺利很多了。

4.秋之韵,爱的分享

收获的番薯将要如何分享?这不是一道数学题,而是一道浓浓的爱的分享题。在“启”阶段,学校动员全体家长、学生、老师一起头脑风暴,在班级群里进行热议。于是,有了送给辛勤教導我们的老师、送给为我们保障安全的保安叔叔、送给学校的美容师清洁阿姨,把番薯义卖后将所得款项用来购买书籍、文具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儿童各种金点子的呈现……研学中有爱的教育!再来看看“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外文明实践走进全国文明村紫南村”活动中启动阶段的安排:

1.享橘共美

我们即将组织学生去中国最美乡村——紫南进行参观。紫南村是全国文明村、全国最美乡村,佛山市唯一的“广东省十佳最美乡村”。紫南还正在努力打造一个好人之村,逐渐通过乡风美、行为美,引领村里的每一个人的心灵美。而我校也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学校,校园里有“禅城好人”“佛山敬业爱岗之星”玫瑰保安段成华叔叔,有禅城区“最美教师”提名的陈颖雯老师,有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禅城“最强音”十大新闻人物的全体学生家长,学校还有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美美的精神文化。

因此,我们设计了由学校最美的人,摘下学校唯一一棵橘子树上的所有果实,在去参观紫南村的过程中,开展“享橘共美”活动,将橘子赠送给紫南村的“佛山好人”,从而实现欣赏美、融入美、传递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队前教育

由于此次参加活动的学生为一年级即将入队的学生,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少先队知识教育的时候,组织他们观看佛山好人事迹介绍视频,紫南村介绍视频,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少先队的基本认知、情感和向往的同时,立志以后争当“最美少先队员”。

(二)“延”一段缤纷的旅程

研学,还应当有一个“延”的过程,包含有对活动的记录、反思、拓展、延伸,从而实现研学课程的饱满与丰盈。“秋的研学路上,红领巾在飘扬”活动在“延”阶段安排了学生填写《研学手册》,记录研学活动的收获;组织各班开展番薯美食制作和分享会;开展阅读与秋天有关、与农作物有关的读物的读书活动等。

在番薯美食制作和分享活动中,孩子们由“小农夫”化身为“小厨师”,小巧手尝试对亲手挖出的番薯进行洗、削、煎、炸、煮、蒸,继续感受劳动的快乐;在家长的指导下,番薯饺子、番薯糖水、番薯西米露、番薯条、番薯芝麻丸、番薯片等各色番薯制成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孩子们将美食带回学校分享给校长、老师、保安、清洁阿姨,让薯香在校园弥漫,爱也在校园传递!

不得不说,挖番薯、做番薯美食、分享番薯给孩子们留下了非常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也激发了他们对农作物有了更强烈的探知欲。于是,在“延”阶段,学校继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台《年级推荐书目》,组织学生阅读介绍其他农作物的读物和描写秋天的读物,让“研学”在书香中回味悠长。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外文明实践走进全国文明村紫南村”活动则在“延”阶段安排了“我与紫南村美景”的最美照片评比和“画一幅紫南村美景”的最美画作评比。学生画出了活动当天感受最美的一刻,画出了对成为“最美少先队员”的深切向往。

猜你喜欢

南村番薯红领巾
母亲的凉拌番薯叶
山东一社区免费送适婚青年婚房
《红领巾》的“童年照”
用树叶辑成的书
桐南村以北
眠床底下的番薯(节选)
烤番薯
智取红领巾
发芽的番薯
洗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