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学生“‘键’步如飞”

2019-09-10吴晓茵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45期

吴晓茵

【摘要】《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参考书》中提出:“虽然科技在不断地创新,输入法五花八门,但键盘输入依然是最主要的打字输入工具。”如今科技发展迅猛,现在写作业和工作的方式都逐渐从以往的纸上作业越来越多地变成了电子作业方式,夯实打字基础,逐渐形成快且准的打字能力,学生将一生受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键盘指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层出不穷,新奇又好玩。虽然现在家庭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但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鼠标和键盘上玩游戏常用的几个键位。键盘指法是我们小学三年级上册所学的内容,更是全册课本的重点知识。

然而,经过观察,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刚接手学校的五六年级,我第一节上课就想给学生摸摸底,让他们输入一段文章。我发现学生打字的时候手指乱放,更不用提基本键位了。学生的手指“龙飞凤舞”,有的学生甚至用一个手指在键盘上戳键盘,需要输入问号、顿号、双引号等符号的时候,都纷纷问:“老师,这些符号怎么打出来?”当时,我第一反应是惊讶,三年级的打字知识几乎全丢了。与当地各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交流了一番,发现这种现象在小学里普遍存在。这引发了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怎么才能把打字教学落到实处?让每个孩子都掌握良好的打字技能。当然,我更希望孩子们都能做到“‘键’步如飞”。

一、学校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上足课,上好课

国家教育部已经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规划在未来几年内,把中学信息技术课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上指出,小学必须保证每班每周开设2节的信息技术课程。如果信息技术教学得不到学校的重视,脱离学校的支持,无法保证课时,即使教师有心也是无力。

学校真正重视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师一定会更加认真努力地抓好打字教学,研讨教学。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练习,信息技术教学就如同纸上谈兵。

二、教师要抓好打字训练,实行多样化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是打字教学的主要场所,可是在如今的打字教学中,由于学生太早接触电脑,有先入为主因素,错误地认为我能打字就行了。上课教师要让学生重新改掉坏习惯,是现阶段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一)传统的讲授法

虽然在现代教学中,主张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讲授法的仍然不会过时。由于它在传播知识时具有集中、短时和高效的特点,只要运用得当是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和技能,并能为进一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打好基础。所以讲授法无论是过去、现今还是放眼将来,都是不可替代的。在键盘指法的教学中,用讲授法可以让学生快速地知道到键盘的基本键有8个,分别是:“ASDFJKL”,学生少走弯路。

(二)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当下信息技术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小组交流、多番尝试等途径来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并选取代表讲解。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学生提问要积极,以更好地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思考、探索能力及与人合作的精神。在进行打字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小组布置任务。如,一分钟内在保持指法正确的前提,速度达到50kp/s,然后组内成员互检,达标人数最多的小组可以适当表扬与奖励。

(三)小组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几人一小组为单位,围绕给出的问题,各抒所见,然后通过讨论或辩论,对观点进行再加工——-整合——总结。其优点在于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既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该方法普遍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采用,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1.討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在讨论前老师要明确讨论题及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查阅资料、开展调查研究,拟好发言提纲。

2.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见解。讨论要围绕中心,从实际出发,让人人都有发言机会,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3.结束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简述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吸收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例如,在打字教学前,给一段打字高手的视频,先抛出问题,小组进行讨论:请观察这位高手打字时有哪些技巧。经讨论可得出观察结果:手要放基本键,手指分工要明确。

4.竞赛法

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竞赛式的教学法。教师将知识点和任务融合在竞赛题目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也可以进行个人比赛。竞赛法的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带学,适当地使用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好表现,所以对于竞赛几乎都很感兴趣,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堂效果尤其显著。

5.建立成长记录卡

为孩子建立“打字成长记录卡”,每周记录“速度”及“正确率”,记录卡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超过预期还是需要努力赶上大伙儿的脚步?若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改正。每月老师根据记录卡的数据,定期表扬优秀的学生,鼓励与帮扶薄弱学生,使教与学形成良好的循环反馈。

小小的记录卡,记录着孩子们一路的进步,效果良好。同时每季度进行打字能力比赛,颁发奖状,孩子有荣誉感。当然,多样化的教学远不止这些教学方法。除了教学方法多样化,还需要在课堂中多鼓励学生,“你们真厉害!老师还没教,你们自学就已经会了!”“看来这个复杂的小键盘并没有难倒我们同学们”等等做导语。不要对吝啬对学生的肯定和赞美,为他们树立自信心,随后再会针对键盘分区提出疑问请学生帮助,难易程度循序渐。

三、每课一练,熟能生巧

在保证课时的前提下,无论中年级还是高年级,笔者认为都需要对学生进行键盘打字的训练。如果能保证每课一练,就能熟能生巧,速度和正确率一定有明显提高。三年级打字是重点,每节课上新课前的10分钟规定进行指法键位练习。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新课前的5-7分钟进行词组和句子的输入练习。五六年级需要对打字练习进行一定的技能提升,课前3-5分钟进行文章的输入。小学信息技术的每课时的内容不会很多,占用课前几分钟进行打字训练后,剩余时间也足够把新课讲完、讲好。

四、学生应该认真学习,持之以恒

(一)端正态度,认真学习

你的态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已决定你是失败还是成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攻克难关,必须先端正态度。若态度不端正,学习马虎对待,就会效率低下。端正态度,首先要做的是有一种“我想学,我要学”的主动积极心态。要意识到,正确打字,是会伴随学生往后学习和工作的日子。

(二)坚持训练,活学活用

“持之以恒,谓有恒心,持续不间断,老是那么一股劲地进行。”学习者应该要坚持每次训练都认真对待,坚持严格按照基本键和手指分工进行练习,无论是练习键盘指法、键盘布局还是词组、句子或者文章。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练就打字又快又准的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打字技能,把我们的纸质作文转化成电子文档输入到电脑中,组织学生自行在网站上投稿或者发表文章。综上所述,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展现72变的本领去教育学生,功夫不会负有心人。训练有素,持之以恒,相信孩子们“‘键’步如飞”指日可待,让孩子们的指尖在键盘上舞动人生。

参考文献:

[1]赵波,段崇江,张杰.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