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是为了 将来可以有尊严地生活

2019-09-10张谷微徐茹

杭州 2019年14期
关键词:事情读书孩子

张谷微 徐茹

每天只要不是很晚回家,我都会在我儿子睡觉前和他聊10分钟。我可以知道一下他每天遇到了什么情况,今天有什么事情让他觉得特别自豪,有什么事觉得非常气馁,有什么事觉得有点窝囊,有什么好的事跟你分享,还有什么不好的事希望你跟他分担,等等。

家庭影响重在教育

我觉得,一个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或者对孩子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在教育。

这个教育其实并不在于孩子要考多少分。我们常常忽视了对孩子美育方面的教育,他们对于体育的热爱或者对于艺术的热衷。

我父亲这辈人,他们对于音乐、文学、戏剧等都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认识,就教育来说,这些东西才能真正塑造一个人的人格。上海这座城市的一大魅力在于,这座城市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有很多的机会去接受这样的教育——美学教育。

著名的小提琴家海菲兹1927年就到上海来演出过,所有的世界古典音乐大师几乎都在这座城市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全世界最好的艺术团体都会来上海,让你有机会去欣赏。

让我们的孩子不仅仅局限在功课、分数,而是让他们有机会参加更多的体育运动,去欣赏举行的各种画展、演出,我觉得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现在社会上做父母的很多都非常焦虑,我也不例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缺失,再加上对孩子教育的迫切心情,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特别着急,这让我们忽视了孩子的差异性。

有的孩子就是快,有的孩子就是慢;有的孩子特别善于读书,有的孩子不善于。但不善于读书的孩子,也许在某些方面,他有他的长处。所以我们要知道,每个孩子有着差异性,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孩子。

同样,我们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幸福的理解,也不能光从金钱、物质的角度,更多地要注重精神层面。

“上海滩民国才女”严幼韵女士,是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先生的妻子,在她111岁过最后一个生日的时候,还跳了一支舞。她都100多岁了,还是那么雍容华贵,那种气质,我们有句话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气质不是金钱堆出来的,它是教育堆出来的,是一种文化堆出来的。文化和知识又不太一样。我们现在常常对孩子强调的是什么呢?是知识。比如,我们给孩子灌输的是:贝多芬哪一年生,哪一年死;但最重要的其实应该是认识到贝多芬的音乐好听在什么地方。我觉得这就是文化和知识之间的区别。

成长与父爱

教育应该强调的是能力,强调人与人共处的关系。我觉得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学习成绩当然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重要的是什么?第一个是你的善良,第二个是你的忠诚,第三个是你的荣誉,这些才是你最重要的。你跟人相处才能处在一种最好的状态。

对于名,对于利,对于权,你要用一个很淡的眼光去看它。属于你的就是属于你的,你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就要失去一些什么东西。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这样一种很重要的人生观。

家族从祖辈开始积聚了一些财产,可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一切化为灰烬。所以从我们这代起又从零开始,没有靠家里的名声,没有靠家里的金钱,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自己为自己负责。

而今天这样一个开阔、开放的时代,给每一个人提供了这种可能,特别是当你生活在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过去我是一个学医的人,现在我可以变成一个做电视的人,这是种非常大的跨度。在过去的时代,也许在其它的城市,就很难实现,但是你生正逢时,遇到了这个时代,遇到了这样一个生长的环境,所以才形成了今天的你。这是我做电视这么多年,对人生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而我跟我的儿子相处,我一直和他在说一个理念,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有一句话叫作:“多年父子成兄弟”。我觉得父亲和孩子之间应该像朋友、像兄弟一样。我希望用一种非常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人,包括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是个慢性子的人,我则是个特别急的人。比如有的时候因为慢,考试来不及做,成绩有所浮动。这种情况,我就会说,这次考得不好,那下次好好考吧。我觉得成绩这个事还是要从长线看,因为人生是个长跑。但比如对于孩子撒谎这个事儿,我对他就比较严格。

我虽然做娱乐这一行,但一直没有带孩子到过社交场合,最近因为觉得他大了,第一次带他去了一次。那次,我就在旁边观察他的为人处事。我觉得还挺有意思,他不怯场。他也追星,那天碰到邓紫棋,我说,我也不认识邓紫棋,你自己去跟人家讲话。他就跑去和人家讲了一大堆,说你这个歌不错,那个歌不错。还跑到梁朝伟那儿去,跟人家说了半天。我就在旁边看着他,看他能不能独立地应付一些场面。

如何教育孩子“好好读书”?

其实,国外的孩子也补课,现在,在美国的华人孩子补课现象更甚于国内,因为他们竞争激烈的程度不亚于我们这里。有“愉快教育”这样的说法,但这句话其实是个伪命题,这个世界上的教育是不会愉快的。从我自己的成长过程来说,我书读得不错,但也觉得读得挺苦的,这个苦,是我们自己加给自己的压力。

儿孙自有兒孙福。有必要的一些补课还是要让孩子去补,但希望家长可以用更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一条人生道路,世界上的事情总有办法。我从读书到工作,也碰到过许多事情,有的时候特别绝望,但往往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第一点。

第二,要永远相信你的孩子。你要给他正向的鼓励,如果他的数学不好,你要鼓励他,你的英文还不错!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儿子将来一定要成为名家。我告诉他:你要知道读书不是为我,不是为家里,是为自己。读书为了什么?你要记住一个词,叫dignity(尊严)。你读好了书之后,你将来可以靠你学到的东西有尊严地生活。Do what you want to do,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比如说你老爸我就是这样,我可以做我现在想做的事情,不用去讨好别人,不用趋炎附势,不用伪装自己。我可以做一个真实的自己,靠自己的本事活在这个世界上。

因此我认为,读书,就是为了你将来可以有尊严地生活。

本文系曹可凡在上海复旦大学馨然荟讲座系列之《倾听可凡——感恩父母爱的力量》中的演讲,有删减

猜你喜欢

事情读书孩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一起读书吧
把事情写具体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