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髫

2019-09-10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19年17期
关键词:引申为游学孩童

【释义】

小孩子头发下垂的样子,后引申为儿童或者童年的意思。

【辨析】

“髫”容易和“髻”(jì)弄混。前者专门用于孩童,而且是用来形容头发下垂的样子;而后者主要用于“发髻”,指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起源与演变】

“髫”从髟(biāo),“髟”为长发下垂的样子。《说文解字》对“髫”的解释为“小儿垂结也”。指的是古时候小孩前额下垂的头发,后来引申为儿童或者童年。清代戴名世《姚符御诗序》“与余垂髫相识,稍长,各游学四方”,说的便是小時候就相识了,等长大一些,便各自游学。

【例句】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字里字外】

很多古人对年龄的称呼,都与头发有关。除了垂髫外,还有总角、束发、弱冠、及笄、黄发等。

古时孩童,把头发中分,在头的两侧束成两结。因为形状像牛角,所以叫总角,指的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后来人们也用“总角之交”来形容幼年时代就交好的朋友。

束发是把总角解散,束成一髻。这时已是孩童。开始束发的年龄大约为十五岁,在古代是入大学之年。

弱冠指的是古时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因此时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

及笄是女孩子的成年礼。大约到十五岁,女孩子就会把头发束起来,佩戴上笄(也就是发簪),表示自己已经成年,可以许配人家。

黄发则是用来形容长寿的老人。古人认为老人发白,白久则黄,因此黄发是长寿的标志。

(摘自《我的趣味汉字世界(第2辑)》,接力出版社2014年版)

猜你喜欢

引申为游学孩童
Do Softly Pray
兔死狗烹
理性看待“海外游学热”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
寓教于游,从“新”出发
神奇汉字
童年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