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中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2019-09-10朱文婷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6期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综合性护理重症监护室

朱文婷

[摘要]目的:旨在探討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如东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与综合组(30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测定护理前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护理总有效率达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6.67%),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547±1.24 vs 8.52±1.9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控制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预后,具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感染性休克,综合性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120-02

感染性休克即脓毒性休克,主要指因感染引起的机体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注急剧下降、有效容量急剧缺乏引起的机体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综合征,是导致ICU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随着临床对感染性休克研究逐渐深入,研究发现,在临床感染性休克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控各项体征指标与控制输液速率,做好护理工作可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对症处理,对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报道,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及时、有效、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多器官功能障碍情况发生,提高患者救治率,有效改善预后。本文抽取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如东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与综合组(30例)。常规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2~72岁,平均(52.3±6.4)岁,其中17例重症肺炎,9例腹腔感染,4例脑血管意外伴吸人性肺炎;综合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0~71岁,平均(52.1±6.5)岁,其中15例重症肺炎,10例腹腔感染,5例脑血管意外伴吸人性肺炎。人组患者均存在明确感染灶,且伴有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感染性休克,对两组患者病例资料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生命指标检测、遵医嘱用药、构建良好治疗环境等内容。给予研究组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包括:①体位护理:患者取仰卧中凹位,将其躯体、头部略抬高呈20°-30°,将其下肢抬高呈15°-20°,促进回心血量增加,确保关键脏器供血。避免移动,在意识清楚、血压逐渐平稳,尿量大于30mL/h,患者休克症状缓解后,可取半卧位,便于引流,降低感染风险。②病情监测:严密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体征,每15~30min测量一次血压与脉搏。注意加盖棉被做好保暖工作,对于高热患者可采取物理或药物降温。③扩容护理:结合患者病情适当给予深静脉置管或者粗静脉穿刺,按照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原则进行输液,输液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气促、肺啰音等症状。待收缩压大于12kpa、尿量大于30mL/h、意识恢复肢端温暖则表示补液量足够,可适当采取措施纠正休克。④用药指导:根据临床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情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结合药物机制、半衰期等制定合理给药方案,观察药物副反应情况及对肝肾功能影响。⑤并发症护理:若伴有头痛、呕吐或昏迷等表现应警惕脑水肿,一经发现立即通知责任医师,并遵医嘱给予20%甘露醇与呋塞米进行脱水治疗,缓解脑水肿情况。若出现昏迷抽搐则应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做好急救准备。做好24h尿量记录与相关实验室指标定期检查工作,严格控制输液量,可酌情给予2L/min氧流量的鼻导管吸氧,避免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危及生命。

1.3gL察指标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对护理前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CRP正常参看值<5mg/L),并评估护理效果,护理效果评估标准:患者治疗7日后意识恢复,且周围微循环灌注明显改善,收缩压大于90mmHg,脉压差大于30mmHg,尿量大于30mL/h,则为显效;患者意识清醒,但需药物调整血压,尿量增加,脉压差与收缩压均达到显效标准,则为好转;若病情无好转或加重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统计处理软件:SPSSl5.0。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X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效果评估综合组护理总有效率达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前后血清CRP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血清CRP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综合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讨论

感染性休克主要指全身性感染引起的以脏器功能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心输出量与低外周血管阻力引起的组织灌注不足。临床针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主要从损伤出现即可开始,在进行对症纠正治疗的时候不仅要控制感染源,还要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除此之外,早期容量复苏、给氧、机体炎症调节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也是必不可少治疗措施。因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较危重且病情进展迅速,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极高的职业素养,确保其在最早接触患者时即可正确评估病情并果断采取有效急救护理,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而救治后的护理工作对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传统常规护理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且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各方面护理需求,护理效果并不理想。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涵盖患者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护理内容,可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侯世峰等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期间应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研究发现可以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缓解炎症状态,促进预后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相比常规护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有利于预后恢复。

综上所述,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控制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预后,具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感染性休克综合性护理重症监护室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评价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被动抬腿试验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意义探析
每搏量变异度监测指导感染性休克术中容量治疗的应用价值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