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变得有“温度”

2019-09-10乔利荣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9期
关键词:温度数学课堂

乔利荣

摘要:数学讲究逻辑顺序,是一门注重学生思考的学科。任何思考的过程都含有情感的因素,有喜欢也有厌恶。积极的情感必将遵循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去寻求适合的学习方法。而“有温度”的数学正是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数学。

关键词:数学 温度 课堂

“温度”二字,对于生活,是感性的;对于数学,却是理性的。有“温度”的数学正是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将那些冰冷的数字、公式、概念变得有温度。有“温度”的数学是一种有情感又有思想的数学,具有生命力,它不仅关注数学情感,更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它不急于求成,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静静地思考,让学生去触摸数学的温度,不知不觉中触摸数学的本质。一句话,“有温度”的数学是我们数学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

一、做有“温度”的教师,打造有“温度”的课堂

一提起数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冰冷的数学公式与符号,要想让学生热爱数学,首先要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最受欢迎的数学课堂?是民主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还是充满辩论的课堂、活力的课堂?归根结底,最受欢迎的课堂应该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理解他们,尽可能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潜能,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记忆最深刻的是一节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的公开课,其中一个片段,上课老师评价一位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今天老师特别想跟你交个朋友,但跟你交朋友并不表示我贊同你的观点,而是因为你在课堂上敢于表达不同的看法。如果一节课我们的课堂上只有同一种声音,那这节课该是多么枯燥啊!”善待课堂中出现的“意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孩子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让他们自由畅想,我们要做的是耐心等待,让他们去经历、去探索、去创造。充满爱心,不仅敬业而且精业,这样有“温度”的数学教师才能不断打造出有“温度”的数学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才有一个个懂得思考、懂得探究、活泼开朗的有“温度”的数学小主人。

二、给足学生探究时间,在辩论中寻找答案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要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学生在活动中仿佛走进了一个奇妙的数学世界,完全没有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尽情地投入自己的学习热情,徜徉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在辩论中寻找数学的答案,让数学课堂持续“升温”。

二年级上册学习了厘米的知识,我设计了探究活动:测量《新华字典》,量出1厘米的厚度,数一数有多少张。要求小组内先交流测量方法,再动手测量,最后小组汇报。汇报环节尤其精彩,让我感叹于孩子们的思维如此活跃!

生1:我们组测量的结果是62张,首先用尺子量出1厘米,然后数出来张数。

生2:我们小组觉得你们的想法不准确,你们测量时把新华字典的壳子(硬的封面)也测量进去了,我们从里面测量的,我们组测量后数出来是90张。

生3:我们组觉得不用数,你看,从第1页开始量,量到1厘米处,就只要看页数就行了,我们从第1页这样量到了174页是1厘米,那说明有174张。

这组发言后,学生掌声不断,原来数学这么有趣,采取巧妙的方法,就可以很快知道结果(不用数数了)。

正当大家感叹这组汇报的精彩之时,又有同学发言:

生4:这个答案不对,你们看一张纸有2页,也就是说174页并不就是174张,2页才是一张。

听了他的回答,大家 “哦”了一声,再次赞叹:你太厉害了,原来刚才发现的答案是不对的,还要进一步计算,但是怎么计算呢?

生5:我知道,应该是87张,80张的话,是160页,还有14页,也就是7张,80和7加起来就是87张。

这真是太惊喜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高潮。回顾这一题的解题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及时汇报,集中各组的力量反馈了做题的最佳方法,学生的思维在汇报的辩论中逐步灵活,达到了极致,数学的“温度”持续上升!

三、创造性地使用学具,唤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数学教学要拥有一种暖暖的温度,不激进也不冰冷。创造地使用教具,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必要补充,能唤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温度。

教学苏教版四下《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教材中是让学生用固定长度小棒动手围一围,通过小组内交流,然后比较每一次围的情况,从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之和都大于第三边。本节课创造性地使用学具,原本固定长度的小棒用有刻度的透明胶片替代,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很多课堂使用学具小棒作为学具,目的是学生动手操作时非常方便,但是学具小棒都有一定的宽度,容易形成误差,特别是在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等于或者稍微小于第三边时,学生总会产生争议。为了避免这种非本质因素干扰学生探究的进程,我在学具上做了改变,利用透明胶片,里面塑封的是画好的线段作为学生探究的学具,选择的线比较细,这样便可以较好地避免因“粗细”造成的争议,让学生更准确地去找到认知的本质;其二,教材中固定长度的小棒限制了多种数据的产生,我精心设计了16cm,这个长度恰到好处,课堂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都可以产生。如每人一张透明胶片,任意剪成3小段,学生会有这样的发现:有些能够围成三角形而有些却不行。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情况呢?接着学生进行分类,为后面总结概括三角形三边关系,提供了充足的数据。

本节课一大亮点是创造性使用学具,改变虽小,但却前进了一大步。不但清除了障碍,还成功避免了影响探究活动的干扰因素,学生感受到数学探究中的“温度”。一句话,“有温度”的数学更接地气地帮助学生解决了最需要的问题,同时让孩子们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讲生活中的故事,让数学更富有生命力

温度——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温度,教师才能够挽留住孩子火热的心,有温度的数学才能真正变得温暖、温馨。讲好生活中的故事,让数学的温度自然能够散发出来,这也是教师在课堂所需要关注的点。

从《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教学来看,重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难点是弄清单位“1”。教学中,为了突破重难点,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分数,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你能用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三的意思吗?

生1:有8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找到了其中的四分之一,也就是2个小朋友。

生2:有10个鸡蛋,小红分了其中的五分之三,也就是说把10个鸡蛋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个鸡蛋,3份正好是6个鸡蛋。

……

让学生用生活中的事来说分数,给分数赋予了生活中的意义,为分数穿上了美丽的外衣,这些分数也变得灵动起来。

再比如教学五上的《等式与方程》,根据已有经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方程,课件出示方程:100+x=400让学生小组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这个方程可以表示哪些事情?

生1:小红家有100个鸭蛋,加上小刚家的鸭蛋一共有400个。小刚家的鸭蛋个数用x表示。

生2:一只狼狗与一只东北虎的体重合在一起是400千克,狼狗的体重是100千克,东北虎的体重用x千克表示。

……

学生汇报这一环节,真的是滔滔不绝,他们把抽象的方程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感悟到方程其实就是讲故事,从而加深和丰富了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诸如以上的案例还有很多,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把陌生的数学回归生活,解读生活现象,让孩子们在一个“温之有度”的环境中,以一个舒心的状态去“师生对话” “生生对话”,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状态洋溢在有温度的数学课上,我们的数学也就赋予了生命力。

总之,数学知识本身虽然是冷冰冰的,但是数学存在于生活中却是有灵动、有温度的。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给予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反过来,孩子们积极的学习又赋予数学以生命。因此,作为一线数学教师的我们也应该将自己的热情尽情发挥,用温度去打开孩子进入数学世界的大门,用自己的行动给冰冷的数学知识升高温度,增加热度。

参考文献:

[1]吴正宪,武维民,范存丽.吴正宪教育教学文丛·听吴正宪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2]杨秀清.有温度的数学[M].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10.

猜你喜欢

温度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温度与情绪大作战?
写字大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测个温度再盖被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