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源流行语在日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王若楠谭爽

高教学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流行语日语外语

王若楠 谭爽

摘  要:词汇教学是整个外语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外语学习者的成败。因此,如何设计词汇教学环节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就成为外语教学中的难点。将围绕日源流行语,从其对中日社会的影响、对汉语构词法的影响以及词义变化三方面来探讨将其导入日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并尝试有意识地将能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政术语及传统文化术语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关键词一一列举出来,将其标准的翻译术语循序渐进地融入到日语词汇教学当中。

关键词:日源词;流行语;词汇;教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9-0109-03

Abstract: Vocabulary teaching is the basic segment which largely influenc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Hence, how to design distinctive vocabulary teaching segments and the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teaching is difficult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cusing on Japanese catchword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how to introduce them into Japa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ir influence on Chinese and Japanese society, their influence on Chinese word formation and the change of word meaning. 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list the key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corporate the standard translation terminologies into Japa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Keywords: Japanese source words; catchwords; vocabulary; teaching; curriculum politics

一、概述

词汇教学是整个外语教学中的基础环节。相比漫长的母语习得过程,高校外语专业零起点学生的外语习得过程是短暂的。尤其是大量的词汇难记易忘。而从理论上讲,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目的语国家文化态度的认可与否以及学习的积极性等情感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其外语学习的成败。因此,如何设计一些特殊的词汇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就成为本研究的主题。

词汇本身并不是一个个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个成员间相互关联、有规律有特点的庞大体系。因此,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情况,定期从系统、规律的角度对词汇进行归纳讲解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利用词汇之间的同义、反义、上下义等关系,也可以词汇间组合关系规律相近的词汇为中心进行归纳总结。笔者在一次词汇讲解中讲到了日语“干物”这个普通名词,而学生们则迅速联想到了时下比较流行的“干物女”一词,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之后这个词也被学生们牢牢记住了。这件事给了我很大触动:何不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日源流行语来帮助他们扩大日语词汇量呢。笔者通过课堂实践,设计了若干效果较为理想的授课环节,希望通过分享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

本研究所涉及的日源流行语均出自2006-2015年间的《汉语新词语》,该系列图书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划出版,记录了中国语言生活的变化与发展,覆盖面广,具有一定权威性。经笔者统计,十年间汉语新词语中的日源流行语所占比例仅低于英源流行语,排在第二位。由此可见日源流行语在语种分布上占据明显优势,对汉语的发展有一定贡献。另外,本文所选用的日源流行语词例均为普及面较广、结构相对稳定的词语。

(一)教学对象

本教学设计选取的教学对象为具有一年以上日语学习经历的日语专业学生。如果在日语学习的初期就讲授这些内容,往往会给初学者增添学习负担,不利于真正提升学习效果。而具备一定学习经验的二年级以上的日語专业学生则往往会具备相对丰富的日语词汇记忆能力,对中日两国现阶段流行的新词语或词语的新用法对比会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便于领悟所教授的新词语或新用法,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背后的两国社会发展的了解,对促进其日语学习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一定推助作用。

(二)教学设计

1. 从日源流行语看中日间的相互影响

(1)“给力”

“给力”一词目前在中国使用频率颇高,它最初起源于2010年一部日本动漫里的台词翻译,当时受到了中国年轻网民的热捧而广为流传至今。作为感叹词,它可以表达“有帮助、了不起、很像样”等多重含义。否定用法“不给力”则往往表示“与预期目标还相差甚远”。而随着该词的广泛流传,不久它又衍生出了动词的用法,如:“大家要给力呀”,这时的“给力”则指代“加油”。在2010年随着世界杯的进程,该词成为使用频率超高的热门流行语。而随后广告、各大媒体的报道、宣传中纷纷使用了该词,使得“给力”一词更加普及,现在该词已经作为汉语中的新成员被正式收录进《汉语大辞典》等多部字典中。“给力”一词虽然并非直接来源于日语,但也间接反映出日本的动漫带给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新一代年轻人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另外,在词汇拓展环节,带有“给”和“力”规律性读音的单词还包括“给料、给与、时给、権力、力作”等。

(2)“爆买”

“爆买”源于日本人创造出的日语新词语“爆买い”一词,即疯狂购买的意思。起因是2015年国庆节期间,中国人在日本疯狂购物,引发日本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而该词在当年还获得了日本年度最热流行语大奖。该事件过后,中日媒体也依然沿用这一说法,将中国游客在国外疯狂消费的现象称之为“爆买”。针对这一现象,每逢中国的节假日,日本各大商场都会做足促销准备,有的甚至还会通过开通微信等支付方式来方便中国游客购物。

到目前为止,“爆买”一词在中外媒体的报道中始终都特指中国游客在外国抢购商品的行为。这一词语的出现,折射出在中国游客的眼中,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商品质量要优于国内同类产品的普遍观点。因此该词可以说自带一定讽刺色彩,中国的商品是不是一定不如日本商品?日本制造的“爆买”一词需要引起中国各大企业和消费者们进一步的反思。

另外,在词汇拓展环节,根据读音规律,拓展词汇包括“爆発、爆笑、原爆、買手、買い物”等。

上述两个例子都属于日常生活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语,对其背景、缘由等的相关讲解大多能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还应多用日文朗读词例,让学生们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熟记词例的发音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多个具备相同发音规律的拓展词汇,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适用于该种讲解方法的词例还包括“完胜、完败、人气、出演、新锐”等等。

2. 日源流行语对汉语构词法的影响

现代汉语中伴随着来自外来语言新成员的不断涌入,构词功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小节将主要通过反映多元人群的日源流行语来分析其对汉语附加式构词法的积极影响。

在目前这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中,对各类带有鲜明特征人群的划分也林林总总。近年来,描述各种不同人群的新词语数量大、种类多。[1]如“掘客、秒杀族、布波女、便当男、星二代、3Q宝宝”等等。在这众多的流行语中就包括来源于日语的“草食男、草食女、干物女、肉食男、肉食女、宅男、宅女”等。这些描述追求不同婚恋观、价值取向人群的称谓大多来源于日本的文学作品。而这几个日源流行语与其日语原词大多相同或相近,属规律性发音,学生们又大多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所以教学中可以把这些词的日语发音及写法直接教给学生,这些日语词分别为“草食男子、草食女、干物女、肉食男子、肉食女、オタク、オタク女”。

除上述例子外,现代汉语流行语中类似的以“男”或“女”作为附加成分的词语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另外,近年来,“族”作为后缀在汉语中表现得相当积极,如“打工族、啃老族、虾米族、蚁族、麦兜族、秒杀族、毕漂族”等等都属于汉语中新兴的流行语。仅2009年一年,汉语中以“族”为后缀的新词语就达到了60余条。[1]而据前人考证发现,这个“族”作为附加成分的构词法是就始于日源词进入汉语后,逐渐被国人接受并使用的。[2]而日语中以“族”为后缀的派生词众多,如“太陽族、暴走族、深夜族、転勤族、婚活族、晩婚族”等,都可以作为拓展词汇讲授给学生。

综上所述,不论是“—男、—女”还是“—族”都表明,日源流行语在丰富了汉语数量的同时,还活跃了汉语的附加式构词法,促进了汉语构词方式的多样化。

3. 日源流行语的词义变化

受语言习惯、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日源词在从源语言进入到汉语的过程中,有的词义范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语言色彩会有所改变。

(1)“宅”

例如,由源自日语的“宅”派生出来的新词语有“技术宅、御宅文化、宅男、宅女、宅人”等。其中“御宅文化”的说法起源于日本。指痴迷于动漫、漫画、电子游戏而待在家里,与外界交流甚少的社会现象。多发生于青少年人群,而这样的人群被称为“御宅族”。这种称谓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嘲讽或自嘲的语气。尽管“御宅”一词中,其日文汉字有“宅”字,但这个字所指代的是“您”、“您家”或“您家的人”,是对对方称谓上的尊敬。

而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的词义发生了改变,偏向于将“宅”理解为“家、住宅”。因此词义变为“生活圈很简单,经常呆在家里不愿意出门”,作中性词使用。

(2)“暴走族”

再如“暴走族”一词,源自日本,意指“通常在夜间疯狂飙车,会给日本的社会治安和行人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的摩托车飞车党。”因此毫无疑问,用作贬义词。

但该词在进入汉语之后,词义与日语原词完全不同,变为“指代以环保或锻炼身体为目的,不辞辛苦长期坚持徒步出行或出游的人。”作褒义词使用。[3]

在词汇拓展环节,可以给学生列举类似的意义发生改变的词语例子,如“日系、素颜、内定、—控、亲子、攻略”等等。需要特别提醒学生们注意的是:上述这两类日源词,由于词义发生了改变,所以在翻译成日语时就必须要按照已经发生变化的汉语意思来进行说明性翻译。

4.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汉语新词外译

不可否认,由于外语专业的特殊性,目前对于外语专业学生的教育,往往更偏重应试教育,重工具性、轻人文性,外语教育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挑战。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外语教育的改革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课程思政”。但目前在人才培养环节上,外语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地融入思政建设还属于广大外语教师需要长期思考和摸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响应国家加强中华思想文化外译传播工作,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号召。本人尝试在日语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能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政术语及传统文化术语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关键词一一列举出来,再将其标准的翻译术语循序渐进地融入到日语词汇的教學中去。具体中国特色词语外译术语讲解词例如下:

词例1 中国梦—中国の夢

拓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華民族の偉大な復興を目指す中国の夢

词例2 命运共同体—運命共同体

拓展: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サイバースペース運命共同体を共に建設する

词例3 一带一路—一帯一路

拓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帯一路」建設推進工作指導グループ

综上,教师在“中国关键词”以及“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等多种渠道精心挑选出最能阐释中国理念、政策和价值观的词语及短句,并由浅入深地传授给学生。为这些国家未来的外语人才今后能够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助力。

三、结束语

针对中高年级的外语专业学生,各学校均会开设阅读课程,如报刊选读课、泛读课等。而这类课程的教材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时效性差、内容相对滞后等缺点。因此,笔者认为应该适当在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日源流行语的导入。可加入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或相近的日源词,尤其应该结合教材,加入一些与主题相同但时效性强的词语,来提升教学效果。

其次,新词语本身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大多数词语在产生一段时间后就会消亡。因此部分新词语不够规范,或表意消极或表达方式粗鄙,其中哪些词语是值得传授给学生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好教学的度。学生们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扩大词汇量,使日语水平得到提升。

另外,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中国特色词语外译术语的讲解与引导旨在讓学生们在习得新词汇的基础上,对本民族的政策及文化进一步深入了解,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念,提升学生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侯敏,周荐.2009汉语新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

[2]赵冬梅.英语、日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系统的影响[A].外来词汇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95-101.

[3]刘志昱.汉语日源新词与原词的对比研究[A].汉语新词日译研究[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74-105.

[4]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EB/OL].http://210.72.20.108/index/list_1.jsp

[5]中国关键词——权威解读当代中国[EB/OL].http://www.china.org.cn/chinese/china_key_words/

[6]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8)[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5.

[7]王浩宇.“课程思政”视野下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空调冷热源技术》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8,11.

猜你喜欢

流行语日语外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排行榜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